有过买车经历的人也许还记得,5 年前买一辆捷达基本型还得花上十二三万元,可现在一辆“捷达伙伴”只要7.98万元(这还是厂商公布的价格,到了经销商那里还能再砍下千把块钱来)。没有准确的统计说入世这几年来车价总共降了多少,但细心的人会发现,每年降10%左右总是有的。
5 年来,汽车价格好似正在成熟的苹果,慢慢变得越来越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想去也能去尝一尝了。
装在篮子里的苹果
当一篮子苹果摆到你面前时,你会怎么办?相信大多数人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比较一下哪个更好看,估计一下哪个最好吃,然后从中挑一个细细品味。经济型轿车就好比装在篮子里的苹果,很多,但需要仔细挑选。
一般来说,人们习惯把10万元以下的车都称之为经济型轿车,在这个价格区间拥挤着的车型最多,按德国人的标准衡量,一般分为A级、A0级和A00级。其中包括合资产品,如大众系列的捷达、普桑、高尔;丰田系列的威驰、威姿、威乐;通用系列的赛欧、凯越;标致雪铁龙系列的富康、爱丽舍、206、C2;福特系列的嘉年华等。也包括国产品牌,如夏利、吉利、奇瑞、华晨等的众多车型。
这个级别的车型这几年价格战也打得最激烈。人们也许还记得几年前发生的吉利紧盯夏利的价格战——非要比你便宜1000元。面对中国轿车市场的降价狂潮,前德国大众总裁毕睿德曾感叹“中国市场很累人”。5 年之后,再对比一下经济型轿车的价格会发现,现在只要花上三四万元钱,就能买得起一辆也能开着到处跑的轿车了。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汽车(特别是经济型轿车)也已不再是“水中月,镜中花”了。记得几年前一位朋友因为经济条件不太好,刚到北京时连交房租都很困难,但现在已经在考虑买捷达还是买俊杰了。
篮子里的苹果多了,随之而来的麻烦事是,从中选出一个好的来很困难。这几年,汽车记者们经常会遇到的一件事,就是亲朋好友们要求帮忙挑选新车。这事儿看上去简单,其实挺麻烦,因为即使是经济型轿车,也细分出了多个价格区间,8万到10万的、5万到8万的、5万以下的……其中即有合资的,也有技术转让的,还有纯国产的。于是,记者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往往就是“价格区间从哪儿到哪儿的?”然后才是“要合资的还是国产的?要新潮时尚的还是稳当可靠的?”
伸手就能够到的苹果
对于相当一部分中国人来说,中级车的价格就好比还长在树上的苹果,还得伸一下手才能够得着。而这个市场也是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市场。
按照德国人的标准,这个市场上的车型主要集中在A+级和B级,包括大众、丰田、通用、福特、本田、标致雪铁龙等跨国公司的品牌,以及一汽和上汽及华晨等国产品牌;价格一般在10万元以上至30万元以下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几年前曾预言这一市场将成为中国轿车工业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同时也将成为中国轿车工业的中坚力量,这几年的事实证明这一判断是正确的。
在接触到一些中级轿车的市场传播策略后发现,它们的市场定位往往选择了那些“成功人士”(尽管这句话已经很俗了,但厂商仍乐此不疲),而标准就是“事业有成、家庭幸福”。通俗理解就是这部分人已经有了相当的经济基础,他们大多是企业主、城市白领、专业人士等,因为大多数人从社会底层走出,所以他们更关注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希望有能够配合他们这种诉求的车型相配。虽然他们还不是“特别有钱”,但中级车已经是他们稍微伸一下手就能够到的苹果了。
记得2000年前后曾帮一位在保险公司工作的朋友买过一辆上海大众生产的1.8自动档帕萨特,当时的市场价是29.8万元,因为是“走了关系”,厂商优惠了一些,那也要28.9万元,手续全办下来,花了30多万。尽管他当时已经是某保险公司的副总裁,月收入已在万元以上,但面对一款30多万元的车还是觉得“贵了些”。现在再看上海大众的领驭,外形更漂亮了、配置更高了、动力更强了、价格却更低了,甚至“供不应求”。
可以预见,中级车市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随着竞争的加剧,这一市场的价格会随着需求量的增加进一步降低。
还得跳起来够的苹果
曾不止一次地看到面对一辆高档轿车时人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喜爱,但真正能够拥有它的人只能是少数——“酸葡萄”的寓言故事连孩子都知道。
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奔驰、宝马等高档品牌就像还挂在树上的苹果,看得见但够不着;虽然有一部分人已经够到了,但也是需要跳起来才够到的(比如奔驰S级300以下或宝马730以下);只有很少一部分“最先富起来”的人们才会毫不迟疑地掏腰包,并且要“给我加上所有能加的配置”。
尽管如此,高档轿车这几年来的降价幅度也是惊人的,其中最撼动市场的就是宝马的降价。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史登科到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降价,记得降得最厉害的一款达到了10万元。而奥迪仗着进入中国最早,实力最雄厚,在价格上也最有竞争力。如今在北京生产的奔驰也汲取了前者的经验教训,给出了市场能够接受的价格。
如果把中国轿车市场与发达国家作个比较就会发现,前者呈“枣核形”——两头小,中间大;而后者则呈“宝塔形”——顶尖小,底座大。两种不同的市场模型必然出现两种不同的市场结构:前者对中级车的需求会逐渐增加,而后者则平稳保持对各种车型的需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曾对中国汽车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过评述:一个快速、持续、理性发展的中国汽车时代正在到来。总的发展趋势是,产量增加但增幅减少;个性化要求不断增加;价格持续下降使利润率下降至5%左右的国际水平;消费者选择更加趋于理性化。
用更形象的比喻就是“苹果正在慢慢成熟”。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