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广义地讲,指的是销售的网络系统;狭义地讲,指的是厂家组建的特约经销网络。流行的说法是,渠道就是汽车产业的“江湖”,上游的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和下游的消费者在这里对接,整个产业的风云变幻可以通过渠道完整地展示出来。
2006年岁末,汽车产业的“江湖”还是那个“江湖”,但争斗却越来越激烈。
在《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实施一年多以后,汽车销售渠道发生了很多变化:失去政策庇护的汽车大卖场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只不过改变了一种生存方式;被汽车厂家“钦定”的4S店继续疯狂“繁殖”,导致销售终端“僧多粥少”,价格暗战愈演愈烈。
此外,源于“弱肉强食”的生存发展,来自销售渠道内部的博弈开始公开化,弱势经销商面临坚守还是退出的抉择,强势经销商则不甘心做厂家的附庸,开始以集团化的方式迅速扩张。这一年,多个汽车厂家不约而同推出自己的销售和服务品牌,开始整合渠道;与此同时,在区域市场上,规模不等的经销商集团或经销商联盟开始涌现。
在针对销售渠道的控制和反控制的博弈中,欢乐与忧愁纷至沓来……
渠道变革:换了一身“马甲”
今年8月15日,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正式搬迁了。以“中国汽车市场晴雨表”自诩的“亚市”代表了过去10年间汽车销售的主流模式。有人说,以4S店集群模式出现的“新亚市”标志着,200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获得了胜利。
这个备受争议的《办法》规定,汽车销售必须经生产厂家授权。据统计,当时,汽车市场上大约有80%的经销商无品牌代理权,以北京为例,登记注册有小轿车经营权的经销商有3000多家,但真正有品牌授权的经销商不足十分之一。那些未经授权的经销商即便神通广大能弄来新车,但因为无权给客户开具零售发票,不得不面临被“驱逐出境”的危险。其中,以亚市为代表的大卖场是这些“不法”经销商的主要集中地。因此,《办法》的实施无疑是要“革”大卖场的“命”,并一边倒地承认厂家授权的4S店为汽车销售的唯一模式。
以4S店集群模式出现的新亚市是否标志着《办法》的胜利呢?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据介绍,目前北京有22个汽车交易市场,420多个4S店,2900多个汽车经销商。以提高汽车销售门槛为目的出台的《办法》实施1年多来,汽车销售市场的散乱局面并没有改变多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那些未经授权的经销商还在卖车,只不过摇身一变,成了获得授权的4S店的二级代理商罢了。
与以前相比,这些所谓的“二级代理商”不能独立完成销售任务,需要与4S店捆绑经营,但由于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又不同于4S店直接设立的二级网点,因此一旦发生纠纷,未经厂家授权的经销商和4S店就互相推卸责任,即便闹到法庭上,消费者也必须和这两家企业同时打官司。
“这的确把销售搞复杂了,但会发生纠纷的毕竟是少数,能增加销量却是事实。”一家4S店的老总对记者说,收编这些未经授权的经销商,无需资金投入,但可以把业务范围扩展到各个角落,等于增加了好多销售网点,何乐而不为?
于是,2006年的汽车“江湖”上演了一场收编大戏,成千上万跑“江湖”的小喽啰被各大“门派”收编了。那些晚一点下手的4S店出于竞争的需要,要么派出人员增设更多的分销网点,要么亲手培植出一批新的“未经授权经销商”。
2006年的汽车销售渠道只不过换了一身“马甲”,《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就此彻底落空。
渠道扩张:价格开始失控
2006年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厂家很少提及降价,但降价比哪年都凶。
尽管来自厂家的公开降价越来越少,但来自销售渠道的暗降成风。汽车价格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数字,换成了标价、协商价格、成交价格等几个不同的身份。最近,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今年考察了好几个国家的汽车销售市场,发现只有在中国买车能砍价,“一款车型的最低成交价到底是多少,这真是一个高深的学问。”
一个叫邹原春的消费者告诉记者,他最近买了一款新车,费了很大力气。他介绍说,自己找了很多“关系”,终于从厂家那里争取到一个“大客户优惠”的名额,能便宜9000元,但与经销商“砍”下来,不仅能获得8000元现金优惠,还能获赠3000元装饰和3000元保养,权衡一下比“大客户优惠”还要便宜。他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开始就和经销商直接“杀价”。
2006年的汽车市场,来自销售渠道的降价声音此起彼伏,有的让利幅度甚至高达几万元,汽车价格开始失控。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种失控大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部分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不强,经销商完不成销售任务,不得已降价促销;另一个是实力较强的经销商为了打压对手,主动加大让利幅度,吸引消费者来买车。
“频繁降价的主要原因是经销商太多了。”苏晖对记者说,今年北京市场上新车销量再创新高,有望突破36万辆,但经销商有近3000家,平均年销量为100多辆,不打得头破血流才是怪事。
近年来,与厂家扩大产能同步,4S店数量同步增长。为了更好地方便消费者,厂家通常规划在一定里程半径内修建一家4S店,希望各家4S店在属于自己的区域内开展业务。“实际上,这不过是厂家的一厢情愿,买车不同于加油,只要有更大的优惠,消费者是愿意多跑几步路的。”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在4S店里等待消费者主动上门买车是不现实的,他们必须到各个地段,尤其是一些大卖场去设立销售点,实力较强的4S店索性多开几家分店。从厂家的统计看,一个区域内可能规划了10家店,但事实上开展业务的有上百家。
“僧多粥少”,降价是最有效的武器。北京联通汽车销售公司的一位经销商对记者说,新车销售利润渐薄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总体来说,未来的汽车经销商一定要在维修保养、装饰美容、汽车保险、二手车等业务上赢利,为了增加这越来越明朗化的后市场业务,眼前的新车销售利润只能割舍。
从割舍利润到亏本也要卖车,这中间只隔了一层纸。2006年岁末,已经有经销商站出来说:“不玩儿了。”脆弱的渠道摇摇晃晃,某一天大面积坍塌下来,不知道会砸死多少人。
渠道博弈:控制与反控制谁是赢家?
渠道是汽车产业的“江湖”,这个“江湖”是属于谁的呢?
生产厂家手持《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说:“当然是我说了算,生杀予夺大权都在我手里。”经销商则认为,建立销售店投资成百上千万元,厂家没掏一分钱;经营过程中,通常是先付车款,后提车销售,厂家不担风险,还要占有绝对话语权,凭什么?
今年以来,针对经销商的擅自降价行为,不少生产厂家曾高调表态,要严格控制市场价格,严肃查处违规经销商。有的厂家甚至聘请第三方调查公司,暗中稽查价格,发现一起罚款5000元~1万元不等。一个正好“撞到枪口上”的经销商对记者说:“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收集了其他经销商十几份违规降价的证据,要罚一起罚,别人都这么做,凭什么只罚我?”
“法不责众”,厂家控制市场价格的意愿“流产”了。记者了解到,2006年,12月31日至2007年1月3日,在北京展览馆将举办“首届4S汽车节”,参加这个活动的4S店集体拿出200万元作为购车优惠基金。活动组委会称,在经销商优惠活动的基础上,这200万元优惠资金将再次让利于消费者。还在想尽办法稳定车价的生产厂家不知对此作何感想。
在经销商团结起来,意图操控“江湖”的同时,他们当中的“大佬”们则开始秘密扩大地盘,力图统一“江湖”。联通汽车集团在全国经营了几乎全部的主流汽车品牌,拥有近百家4S店。最近,该公司一位内部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他们正在秘密推进“百市千店”计划,北方区域将用5年时间从目前的40家4S店扩张到300家。
该人士说,家电行业的国美、大中是很好的例子。他们并不进入制造行业,但他们的品牌足以在消费者当中构成信赖。中国的汽车行业还远不及家电行业成熟,但随着市场的不断成长,中国的汽车经销商中一定会有几家脱颖而出,成为汽车销售服务行业的旗帜,甚至是某一区域的垄断者和标准制定者。
“江湖”到底属于谁?博弈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