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中国车市真阳光( 报价; 图片)。这是记者在上期《老沈侃车》栏目上写的文章。2006年中国车市的增长态势好过预期,成为2003年之后增长最快的一年。
2006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临了。
市场状况依然会很好
业界对2007年中国车市的预期,在今年会保持一定增长问题上,大家观点是一致的,但在增幅问题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增幅仍然会较大,有的则认为增幅会缩水,甚至可能大幅下滑。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研究员刘明的观点。刘明预测,2007年整个市场状况依然会很好。从长期趋势来看,汽车行业的增长速度还会保持在20%~30%左右。2007年虽然比2006年可能有所下降,但还是一个比较高的速度。
然而有一部分业内人士担心今年的增幅可能会大幅下滑。他们担心的理由主要是中国汽车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产能过剩挑战。个别人士还认为,中国车市与美国市场换代消费特征不同,国内消费主导仍是新车消费,而新车消费的波动性往往更大,一轮新高之后,增长曲线可能会调头向下。
增幅可能让人看不懂
尽管经历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车市的需求已居高不下,国内汽车产业仍面临着产能过剩加剧、价值链利润率低下等问题,同时还必须接受更为严峻的环境与能源等问题的考验,但记者坚信:2007年又是一个好年,增幅很有可能让人看不懂。
记者比较赞同刘明观点一些说法:一是从影响市场的短期因素看,明年经济增长速度还会在9%以上,还仍处于一个很高的速度。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汽车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今年车价的下降幅度不会像去年这么高,估计会小一些。
业内大多数人士认为,2007年我汽车产销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考虑到700万辆基数已经较大等因素,2007年增幅较2006年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仍能保持15-20%的较高增长。
记者基本认同上述说法。然而,记者认同的是“2007年汽车产销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这一观点,而对“2007年增幅较2006年可能会有所下降”持保留看法。
2007年要出奇迹
记者为什么说,2007年中国车市的增幅可能让人看不懂?
按常理讲,2006年我汽车产销增长幅度较大,基数已很高,因此2007年的增幅较2006年可能会有所下降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且我们也不能忘记2003年“井喷”之后2004年的迅速下滑的教训。但是,记者总觉得2007年要出奇迹。
按照刘明所谈的理由,奇迹不可能出现。在记者眼里,出奇迹有以下几个方面理由:
一是消费者手里有钱了。
前两年,许多消费者的钱投在房产上和套在股市里。现在不同了,房产没戏了,出来的有的投进股市,有的想买车了。股市自前年底“触底”以来,火暴得让人看不懂,股民账户里的钱成倍地增长。据称,今年的股市是“牛市整固年”,钱不会像去年那样好赚了,于是有人见好就收,于是就想买车了。
二是消费者购车欲望高涨。
消费者手里有钱势必购车欲望高涨。有几个现象值得大家关注:一是去年11月份的北京国际车展,观展人数创历史新高,可以说是火暴得发疯;二是上海的车牌拍卖平均中标价再次突破4万元;三是去年底,上海车市的价格开始回升。
在欧美国家,每个家庭都有几辆车,而在中国拥有一辆车的家庭还不多,中国有几亿个家庭,可见中国的汽车市场有多大!你只要用心到市场里去走走看看,就不难发现,消费者购车欲望在不断高涨起来。俗语说,消费是有“人来疯”的,一旦消费者购车欲望不断高涨起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产能过剩并不可怕
前面已说过了,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产能过剩挑战,担心对中国车市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国家有关部门也发出了有关产能过剩的警告,国家发改委最近还针对我国汽车业产能过剩现象,准备提高投资准入条件。
上述担心是有道理的。在这个问题上大家都吃过亏,2003年车市“井喷”之后2004年的产销迅速下滑,各厂商都吃足了产能过剩的苦头,至今仍记忆犹新。我们决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
然而,我们还应该实事求是科学地看待这个市场。记者以为,在目前的市场大背景下产能过剩并不可怕。理由是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下的常态,车市的向好使产能过剩成为次要矛盾。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产能过剩并不是很突出,去年底上海车市的价格开始回升就能说明:厂商的压库任务去年底就完成了,而在前年,厂商的压库任务一直到去年2月才基本完成。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事。
消费者手里有钱了,购车欲望日益高涨,再加上“环保新政”的推出,更新换代进入高潮期,因此,2007年的中国车市不想火也难!这就是记者所说得中国车市迎来的特大利好。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