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常晓南承认,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任何事情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他不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更渴求赢得客户尊重与社会信任。“要做就做到行业里数一数二,如果做不到,就坚决不要进入”的简单又坚定的信念,让他在自己的生命版图中画出了一道又一道完美的曲线。
大学11年 厚积薄发
具有传奇色彩的11年大学生涯决定了常晓南的与众不同,在3个院校先后读了3个专业的他在当时“就觉得读书好”。受其父亲的影响,常晓南对古汉语情有独钟,他认为正是古汉语的精辟,锻造了他追求完美和精益求精的性格。
1996年底,他随几位好友赴欧洲考察,印象最深的当数德国汽车工业。“中国经济会发展,购买潜力一定非常大。”凭着这个念头,常晓南于1998年毅然迈出国家机关的大门,一句“我喜欢市场,喜欢买卖的关系”平息了所有的质疑。
文化是根 认同是本
“宁可牺牲短期的财务数字,也要把基础打牢。”把眼光放长远已经成为常晓南的习惯,当时正处在国内汽车市场发展的起步期,他就已经意识到企业文化的价值。
一本名为《挥杆》的书给他很多启示。书中谈到人的一生离不开三件事,其一就是高尔夫。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职位升迁和财富积累都是正常的过程。“但挥杆不同,打很多年不等于真正进步了。”常晓南把挥杆的动作比喻成企业的成长,只有先会站,才能走,再是跑。他萌发了将这项运动推广给广大车主的想法,“感悟人生,体验其中的奥妙。”他相信通过高尔夫的挥杆,顾客都能找到某种感觉,之后爱上这项运动,同时认同经销商的价值观,“拥有人生的哲学远比拥有我们的车要大的多。”
人才是一切的核心
象征国际标准的4S模式很早就导入中国,却少有经销商按照该标准选拔员工。2003年,常晓南再次勇敢尝鲜,大批量招募高校毕业生,“品牌全球化需要配备高质量的人才队伍。”2005年6月至次年1月,常晓南更是在亦庄店开业前,对所有员工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脱产培训。在他看来,这是取得成功的必要铺垫,“高起点切入,这是国际化营销模式的出发点。”
如今,亦庄店内员工的构成令他很满意,25岁到30岁的年轻人占70%以上,而各个业务部门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都是国家一类院校毕业的学士或硕士,这个比例加起来大于40%。“专业加学历,不论什么品牌的4S店,我们都遥遥领先。”
至于最令常晓南得意的,无疑是那本融会所有亦庄人智慧的企业内刊——《在路上》。这本基于精准营销、受到多方褒奖、发行量突破6000册的精美刊物甚至改变了传统4S店的营销模式。“文化依靠团队,团队就是拼人才。”常晓南就是这样走在别人无法模仿的亦庄WAY上,时刻提醒着自己,“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