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一片关于成品油即将提价的猜测中,国家发改委5月8日并未调整油价,而是撩开了已经执行了5个月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神秘面纱。
昨日,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公布了《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
这是去年12月19日发改委开始施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以来,首度公开该机制的细节。
如何计算4%?
如何计算这个4%?发改委价格司一位权威人士向CBN记者解释说,“4%的计算基数是上一次确定调价时22个工作日的国际油价的移动平均价格,而不是调价前某一个时间点上的国际油价”。
由于《办法》指的是“工作日”,这意味着国内成品油价格最快也要30天调整一次(按每5个工作日搭配2个休息日计算)。
有专家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里面有一个悬疑,政府并没有透露我国的成品油调价参考了哪些国际原油价格。
常见的原油品种就有WTI、布伦特、米纳斯、辛塔、杜里、塔皮斯、新加坡原油市场价格等指标。
而且,各种原油价格有时差距还很大。5月7日,米纳斯的现货价格是61.02美元/桶,而WTI的期货价格是每桶56.71美元,相差7.6%。中投证券研究员芮定坤认为,我国可能会使用一个三地原油均价的概念。
更加引人注意的是,《办法》强调,“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汽、柴油价格”,这里用的是一个“可”字。
一位基金研究员表示,“22日和4%是调价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分析师杨伟也认为,这说明政府仍然指导着定价,调价并非板上钉钉。
但厦门大学能源专家林伯强教授的看法不同,“对于这个字,也不能太过计较。既然有了22日和4%的概念,那么国家就应该会调整,否则就不必推出该机制。”
“加工利润率”没有明确
在《办法》中,发改委表示,国内成品油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
《办法》还第一次明确地将成品油与国际油价联动的范围限制在每桶130美元以内。根据《办法》,当国际油价低于每桶 80 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将以国际油价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确定。当国际油价高于每桶 80 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若国际油价重新冲上每桶130美元高位或以上,根据办法,成品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而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将不提或少提。
“加工利润率依然没说清楚。”一位基金公司的石化研究员对此表示。
而林伯强则表示,这个加工利润率不会太高,“应该在10%以内,政府会考虑石油企业的合理回报”。
与调价传闻的关系
值得回味的是,发改委公布该办法之日,与坊间传出成品油将调价的消息,只相隔不到一天的时间。
记者多方获悉,前日确有调价计划,但在晚上9点多被临时取消。
“近期国际油价大涨,国内可能会大幅调价。发改委选择此时发布该《办法》,可以理解为政府希望先公布规则再调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分析道。
而另一位证券研究员得出的判断是,因为天气开始变热,未来油价可能会继续上升,国内油价的调整或将频繁,“让消费者更清楚地知道政府的定价机制,对市场稳定会有帮助”。
发改委解释“涨得快降得慢”
昨日随《办法》一起发布的,还有一篇以答记者问形式出现的政策解释性文章,在文章中,发改委明确给出了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将坚定走市场化道路的未来蓝图。
发改委表示,中国当前的成品油价格实行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是一项过渡性的措施”,而将来,“随着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形成以及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内成品油价格最终将由市场竞争形成”。
发改委还透露,根据对一些国家成品油价格的跟踪调查,目前中国成品油含税价格在石油进口国中处于较低水平。但发改委提醒说,“我国石油资源匮乏,目前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油价受国际油价的影响程度逐步加深”。
该文章还对3月份时调整国内成品油价引发民众“涨得快降得慢”的质疑进行了反驳,称去年国际油价大幅攀升时,国内成品油价并没有跟随国际市场油价同步、同幅度上涨。
“2008年初国际市场油价为每桶90美元左右,我国成品油价格仅相当于原油价格每桶68美元左右的水平。6月2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每吨上调了1000元后也仅相当于原油价格每桶83.5美元,远低于当时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每桶130美元的水平。”该文章表示。
发改委进而解释称:“去年12月19日国家出台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降低成品油价格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是从每桶147美元的价位,而是从每桶83.5美元的价位降下来的。”因此,称国内“涨得快降得慢”是“一种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