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环保局负责人就2008年环境状况公报答记者问
【本报讯】(记者 范京蓉)昨天,市环保局公布了《2008年度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全文详见今日A12版),并举办新闻发布会。市环保局副局长林翰章及环保局各职能处室主要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就噪音污染、酸雨状况、污水处理、国IV车用燃油的使用、深莞惠环保合作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据最新的环境状况公报,2008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空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河流水质有所改善,但污染仍较严重,主要河流中下游水质劣于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近岸海域东部海水达到国家海水水质第一类标准,西部海域受到一定程度污染,水质劣于第四类标准,城市声环境处于轻度污染水平,辐射环境处于安全状态。
多管齐下控制噪音污染
对于《公报》中公布的去年特区内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5分贝,达标率为50.5%,有记者问道,交通干线噪声达标率较低的原因是什么?环保局及相关部门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林翰章表示,深圳面积小、土地资源有限,但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发展的结果就是路网稠密,各种道路星罗棋布、纵横交错,客观上不利于噪声控制;另外,深圳机动车辆多,有些道路常年施工改造致使路面通行状况不佳等,都是交通干线噪声达标率低的主要原因。环保局就此曾多次进行课题研究,想方设法降低噪声污染。目前我市主要采取的措施有:设立隔音屏障,主要在不影响景观的个别主干道使用;改善路面,如将水泥路改为柏油路或其他有利减弱噪音的新材料路面;加强绿化,道路两侧能够绿化的尽量绿化,逐步减轻交通噪声污染。他还表示,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在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将尽量将人为导致的交通噪声降到最小。
排放降低酸雨仍反复发生
近年,城市酸雨频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我市的酸雨状况也是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根据《公报》,降水pH年平均值为4.79,比上年上升0.06,酸性有所减弱;酸雨频率为64.4%,比上年上升7.9个百分点。
市环境监测中心负责人就深圳去年酸雨酸性减弱而频率增加的现象进行了解释。他说,一般而言,降水pH值小于5.6就可视为酸雨,酸性减弱说明我市减排工作取得了成效,但是,即便在没有排放的情况下,一个地区仍然可能会下酸雨,所以深圳酸雨的频率有波动和反复的现象,要彻底降低酸雨的频率还需要整个广东省在污染减排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
深圳黄绿标继续沿用
现场有媒体问到,作为积极推动环保的城市,深圳原计划推行汽车国IV标准和国IV标准燃油将于何时实施?省环保局曾要求对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实行统一管理,自3月1日起启用全省统一样式的环保分类标志,这一政策对深圳的黄绿标志有何影响?
林翰章表示,国IV标准车型已于08年认定,实行国IV标准在污染减排方面可谓事半功倍,但推行国IV标准汽车需要多个部门协调,目前正在进行之中。在国IV标准燃油方面,质监部门正在积极牵头制定相关标准。同时,还需要和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协调油源。目前,受国际市场影响,有关国IV标准燃油的油源和油价等方面都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环保局正在积极与各方协调,争取今年底或明年初推出相关政策。
关于众所关注的黄绿标问题,林翰章解释说,省环保局确实推行了3月1日起统一全省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的政策,但是深圳是全国首个推出黄绿标志的城市,通过地方立法建立起一整套机动车环保分类和管理体系,而且深圳对黄绿标的分类管理指标要严于全省指标。鉴于深圳将于2011年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空气质量有较高的要求,省环保局已经同意深圳继续执行自己的黄绿标政策。
构建深莞惠优质生态圈
林翰章在新闻发表会上还简单介绍了深莞惠在环保合作方面的目标和措施。他表示,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环境改善能使三市相互促进,取得更大的发展,所以深莞惠的环保合作非常紧要和迫切,是环保局近期的工作重点。在环保合作上,要做到环保规划相互衔接、功能吻合;共同治污、同步治污;资源共享,设施共用;优势互补,环保互惠等,通过机制、资源的共享,分工合作,推进交流,共同提高,共同构建优质生态圈。
他还介绍说,三市将水环境治理、空气质量、环保课题研究等方面做出具体的安排,特别是对水环境的共同治理已经列入三市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深圳将在2010年前新、改、扩建20座污水处理厂,建设1000多公里污水处理管网,使深圳特区内的污水处理率达到100%,特区外达到80%,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20%以上,污泥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10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