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车美女
新车报价
情色短信
首页- 邮件- 短信- 商城- 搜索- 新闻- 体育- 财经- IT- 娱乐圈- 女人- 生活- 健康-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出国- 求职- 游戏- 校友录
汽车首页 新闻 查询 试车场 车文化 香车美女 购车指南 报价 贷款 二手车 车主手册  SUV 俱乐部 约会
Sohu >> 汽车频道首页 >> 2003专题研讨会 >> 会场进行时 我来补充两句
杨学桐:中国汽车生产和市场形势
来源:[ SOHU汽车 ]

  主持人:

  下面进行主题演讲,首先有请

  杨学桐: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各位代表,我的发言题目是关于汽车的生产形式和市场的情况。中国的汽车工业像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一样,汽车的生产、起步比较晚,特别是轿车。但我国的汽车发展速度并不慢,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汽车工业尤其轿车工业从汽车的生产规模和消费规模已经开始进入世界的前列。首先从汽车的生产规模来讲,我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五十年代初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了规模的生产。在三个阶段就是说从0到一百万辆我国用了40年的时间,而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用了十年的时间。从200万辆到300万辆我们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去年我国生产汽车已达到340万辆。其中轿车106万辆。今年元月,汽车工业继续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汽车生产完成了32万多辆,销售32万辆,所以基本供销是平衡的。分别增长了61.32%和77.69%,所以从今年元月发展的速度来看,我们继续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创造了历史的最好水平。其中轿车销售了14万多辆,同比增长184%,就是说增长近两倍。汽车工业完成总产值7467.6亿元,增长了36.35%,从市场消费的规模来看,2002年我国国产汽车共销售了325万辆,其中轿车104万辆,进口汽车近13万辆,其中进口轿车7万辆,所以去年我们汽车的消费市场共约350万辆销售规模非常大。

  第二近年来汽车消费的特点。

  我国汽车市场已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完成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的过渡,虽然这两年市场增长,但仍然是供大于求,由于入世后,关税降低的速度很快,汽车市场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特别是轿车,2002年下线车型和进口车型达到30多种,今年估计有40多种新车型下线。三个档次的轿车在市场上都看到很多新面孔。中国消费者目前的需求重点实际和国际上是一样的,即品牌、价格和服务,这是第一个特点。第二是汽车进入家庭来势强劲。从目前来看这种进入家庭的势头是势在必行。轿车进入家庭应该说不是口号和目标,应该说是一种规律。不少发达国家二十年代已实现了轿车进入家庭,美国1919年轿车开始大批量进入家庭。这时汽车的产量是二、三十万辆,和我国的现阶段基本相似。到1929年十年期间产量突破了500万,并开始大规模地企业重组。像德国是汽车的诞生地,1937年5月28日大众汽车公司成立,大众汽车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进入普通的家庭,为普通消费者购买。虽然二次大战延缓了德国汽车进入家庭的速度。但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轿车普及率达到每千人900辆,实际上也是大规模进入家庭。1966年轿车已大规模地进入家庭。日本汽车工业起步晚于西方三十年,直到1953年汽车产量还不足5万辆,但到1967年日本的汽车产量几乎压倒了所有西方的汽车产量。这和日本政府的努力有关,也和日本的消费观念有关,把汽车是身份象征转变为汽车和轿车是生活的必需品。巴西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国家,1980年的汽车密度也达到了每千人450辆,意味着汽车大规模进入家庭。中国汽车的市场潜力依然很大。

  第三轿车进入家庭不但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是汽车行业、机械工业以及相关产业自身的需要。只有轿车进入家庭,才能使汽车工业的服务领域得到极大的发展,才能使轿车工业成为带动各相关工业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可以带动和使用橡胶工业的80%,工业玻璃的75%,机床工业的25%和钢铁工业的20%。所以汽车工业轿车进入家庭是行业的需要也是我们社会的需要。所以我们认为既然汽车工业的最终出路在于进入家庭,就必须成为家庭日用消费品中的一员,也就必须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和遵循消费品的服务规律,营造放心的汽车环境,需要各界的努力,但首先需要的是政府的政策和我们产业界的自律和响应。谢谢大家。

  

我来补充两句
相关文章
  • 现场报道: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 介绍现场嘉宾
  • 快讯:研讨会即将开始 嘉宾纷纷入场就座
  • 相关分类信息
  • 捷亚泰宝来捷达特价促销
  • 大宇蓝龙全线降价
  • 安全港湾车手陪练中心
  • 丰田威驰团购车型!
  • 上海申通驾驶员培训二部
  • 上海车市导航(新车)
  • 成都莱克汽车广场
  • 二手车买卖信息上传窗口
  • 网站登记 - 我们的客户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08号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