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2年亚洲暨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湖北武汉拉力赛即将举行。这是建设“汽车城”的武汉和汽车运动的一次“亲密接触”。举办这类赛事,是有利于推动武汉汽车产业发展的。因为车是车赛的基础,性能良好、品质卓越,才能在赛场上所向披靡。
成为“汽车城”一直是一个“武汉之梦”,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武汉就有了一大批姓“汽车”的企业,从轻型汽车整车厂到汽车配件厂、车身附件厂、传动轴厂,从发动机厂到改装厂、客车厂、车厢厂,应有尽有,初步形成了一个门类较为齐全、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改革开放以后,武汉又与法国“雪铁龙”合资创建了神龙汽车公司。作为我国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十年来“富康”车驰名中外,实现了产、销快速增长。中韩合资武汉万通汽车公司、中马合资武汉富城汽车有限公司,也已具备年产轻型车10万辆的生产能力。建国以来几代汽车人的心血和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但是,许多老汽车人也指出,武汉要做大汽车产业,无论在规模效益还是在质量效益方面,都任重道远。统计数据表明,神龙公司2000年盈利2.7亿,贡献巨大,但其当年整车产量为5.39万辆,销售5.2万辆,年产15万辆生产能力这一优势并未充分体现。
以世界名车的成长轨迹作为观照,武汉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城”,就应与汽车运动保持“零距离”。福特汽车公司把车赛形象地比作“高科技奥运会”,因为在车手驾驶技术、勇气和智慧的竞争背后,进行着一家公司乃至一个国家最高科技水平的竞赛。法拉利、本田、三菱等都是借助汽车运动而羽翼渐丰的。他们把赛车场作为检验最新技术的实验场,在新型赛车上运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往往过三到五年就会转化到普通民用车上。车赛对车的极限性、破坏性使用,是检验汽车整体质量最残酷、最客观的“试金石”。对技术和质量精益求精,才能适应比赛要求,最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所以在美国有约1万名科技人才,日本则有2万名直接从事赛车设计、制造和研究。
这次汽车拉力赛犹如一股新风吹来,对正在建设“汽车城”的武汉,有新旧观念的碰撞,也有学习借鉴的良机。应对加入WTO所带来的冲击,调整结构,整合资源,与世界汽车产业链对接,在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寻求新的机遇,武汉亟需通过车赛及时了解和跟踪各国汽车工业前沿先进技术,激发奋发图强精神,摆脱急功近利心态,扎扎实实练好内功,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实现国产汽车技术品质的重大突破和竞争档次的大幅提升。
一旦成功地与汽车运动形成这样的良性互动,汽车工业就会进一步发挥它对武汉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建材等一系列汽车产品的下游工业,道路、城市建设、加油站、修配等服务业便将随之兴盛;各种步入新经济和信息化时代所亟待研发的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智能化交通管理等就有了新的助推器。
并非巧合的是,建设“汽车城”的武汉又在国家有关方面积极支持下,争取到外资合作,筹建武汉什湖国际赛车场。相信会有这么一天,“汽车城”武汉也能直接通过车赛塑造品牌形象,提高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并为中国汽车运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依托和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