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咨询公司预测中国将是增长最快市场 |
欧洲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日前调查访谈了我国10家整车制造商和90家零部件供应商,针对入世后中国汽车产业如何发展这一主题进行分析和调研,并征求了南美、欧洲和美国资深的汽车行业专家的意见,形成了对中国汽车产业入世后走向的预测。
近年来,中国的轿车市场一直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据预测,中国将是全球轿车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在2005年前能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此后将会是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国内汽车厂的主要车型的私人购买比例不断攀升,轿车市场销量在2005年将达到100万辆,2010年将达到200万辆,其中增速最快的将是排量1-2升的私人用车。
尽管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能力总利用率相对较低,但5年内仍有40万辆产能的扩充计划,产能过剩现象至少要到2005年才能有所缓解,此后整个行业将经历一场大规模整合,持续降价必然进一步加大小规模整四制造商的压力。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先进入中国的国际汽车制造商已开始利用先进入的优势,在逐步形成高中低档的产品系列的同时,已从生产向市场销售环节和供应采购环节渗透,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品牌为中心转移。这些厂商正准备运用其在全球的金融和租赁经验,在中国开创汽车消费信贷的新业务。
入世后,市场开放,国内汽车制造商将与国际品牌抗衡,大量的整合和兼并不可避免,中国的汽车工业将出现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同时发展趋势。整合过后,到2010年,中国轿车市场将由3-4家全系列和1-2家针对细分市场的制造商所主导。
目前国内近70%的零部件供应商相对或明显缺乏国际竞争力。特别是一些高技术的关键模块或系统,如安全气囊、ABS、自动变速箱、全球定位系统等。30%的零部件供应商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但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和原材料密集型的零部件,如电池、车轮、保险杆等。罗兰·贝格预计,到2010年,经过大规模整合的中国零部件供应商的整体数量将减少70%,最后形成20-30家一级、250-350家二级、1250-1500家三级供应商。目前,中国政府及整车制造商应主动帮助解决零部件供应商的价格、规模、质量及研发等问题,以使中资零部件供应商利用低成本优势努力进入整车制造商的全球采购网络。天津日报
中国汽车网 |
相关文章 |
上海大众老总南阳谈走向市场经济(2001-11-22 08:33) |
走进WTO大门 中国小型轿车当自强(2001-11-22 08:50) |
解析入世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2001-11-22 08:42) |
中国入世十五载车市沧桑(2001-11-22 08:30) |
明年元旦开始 汽车关税减让(2001-11-21 12:38) |
入世后世界汽车巨头的中国战略(2001-11-21 11:20) |
WTO槌声刚落汽车业新车亮相(2001-11-21 11:47) |
我国汽车工业与国外的最大差距是服务贸易(2001-11-21 09: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