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车也是一种“规则”国外商家要慢慢读解 |
武汉的那位大汉终于把自己的“大奔”给砸了。在相关的新闻报道中,砸车的过程被描述得惊心动魄又痛快淋漓,不但动手的人带劲,连旁观的人也齐声喝彩,其场面有点像一场小型的狂欢。
一般我们都相信越是大的、知名的企业,越是珍惜自己的名誉和信誉。因为商誉就是最大的资本,越是在成熟的市场中,就越是如此。所以这次奔驰公司面对对方的数次砸车“预警”,却还是让事情就这么发生了,让人有点意外。而砸车的车主虽然被这辆车折磨得够戗,可是他似乎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要借助司法解决,直接就招呼起了铁锤。于是“奔驰”名声受损、车主财产受损,两败俱伤。都“WTO”了,连国与国之间都讲究“双赢”,可这回的买卖双方却让事情发展成了“双输”,实在是奇怪。龙永图先生曾说,追求双赢的过程,就是双方不断妥协和让步的过程。以此推论,“双输”的过程就一定是一个双方都以为有理、都不肯让步的过程。从披露的事实看,也确是如此。
现在最热门的一个词就是“接轨”。而似乎不言自明的是,所谓接轨,就是改我们的轨,以接国际的轨,而国际的轨已经在那里摆着,就是一系列法律、协议、规则和不成文的“国际惯例”。这次奔驰公司面对“砸车”的危机,却坚持在法律的规则内试图论证自己的清白,大约就是咬死了“国际惯例”。而国内舆论在论及砸车事件时,也多责怪车主不应该绕开法律、意气用事,其着眼点自然也是“国际惯例”。
可那位车主到底是轮起了铁锤。尽管他的行为很不符合国际惯例,甚至带有明显的江湖气,但它带给奔驰车和奔驰公司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在他的心里,也许自有另一番道理。多讲点情理,别死认法律,还是中国人普遍能够接受的惯例。而你不讲理就别怪我不讲理,也符合我们传统中一报还一报的公平规则。这番道理虽然接不上国际惯例,但可能却是中国百姓心里的“惯例”。那辆车也就是在这样的道理下,被大张旗鼓地砸了。如果奔驰公司还在意中国的市场,那么这次事件对它的伤害就不算小。既然“双赢”需要相互的适应和妥协,那么要来中国求“赢”的外国商家,就也得量一量中国的“轨”、摸索一下中国的“惯例”,否则即使在硬规则上赢了,也可能陷在软规则里动弹不得。接轨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单向的,各做调整、相互适应,才是双赢的基础。
砸车未必有理,也不一定妥当,但它可以成为一道题,供奔驰公司和其他来中国求“赢”的商家慢慢读解。本报评论员:张天蔚
北京青年报
|
相关文章 |
前天老牛拉昨天大锤砸 大奔烂了又有何用?(2001-12-27 08:19) |
铁锤加大棒 车主狂砸“豪华奔驰”(2001-12-27 08:02) |
东南汽车引进“三菱”再联“奔驰”(2001-12-26 16:32) |
新车一年修五次 武汉车主今天铁锤怒砸奔驰(图)(2001-12-26 08:08) |
奔驰跑车频发故障 车主怒极:不退就砸了!(2001-12-21 18: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