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受煎熬 桑塔纳捷达在降价声中依然沉默 |
夏利降了,吉利降了,羚羊降了,富康也降了。在一片喧哗的降声中,我们感受到一种沉默,两个大众--“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的沉默。
桑塔纳和捷达门前冷落鞍马稀,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夏利店里的人头攒动。面对此情此景,不难想象,这两个厂家的管理者,正在忍受着怎样的煎熬。
降,还是不降?对上海大众来说,不降是一贯的营销风格,这两年,多少风雨敲打过桑塔纳?多少流言中伤过桑塔纳?但桑塔纳降了吗?没有。厂家的解释是:我们没有降低价格,而是不断增加配置,提高性能,使车的科技含量增高。桑塔纳虽没有明降,但暗降不少,性能价格比提高了。对上海大众的这套营销理论,消费者挺买账。2001年,桑塔纳又销售了11万多辆,市场老大的地位依然不见动摇。
正因为如此,德国大众在去年,不顾我国十五规划中提出的“大力发展8万元轿车”的计划,明确指出,不在中国生产10万元以下轿车。为了表明这个态度的坚定,德国大众还引进了一汽大众新车宝来为证,指出其市场价位在20多万元;而上海大众的POLO,尽管是A级车,售价仍在10万元以上。
如今,车市降价风暴又起,而且来势汹汹,上海大众能经受起这次冲击吗?如果顶不住压力,把价格压到10万元以内,就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为了不食言,上海大众也许还采取暗降方式与对手周旋。但是,在降价大势所趋的背景下,这样的策略还能坚持多久?
对夏利、羚羊来说,降价不是目的,而是提高市场份额的手段,降价只能保一时旺销,要长久发展,必须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提高售后服务水平。这两年,夏利和羚羊在新款车的推出、新技术的应用上,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对他们来说,降价之后,最迫切的任务,还是提高轿车的性能和质量,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市场淘汰。(俞清木)
经济日报 中国汽车新网 |
相关文章 |
国产车价格大战将10月份以后达到颠峰(2002-01-16 14:24) |
进口车销量没有上涨 车价今年还要降(2002-01-16 14:05) |
轿车降价 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几家欢喜几家愁(2002-01-16 09:35) |
吉利拚死保住“最便宜轿车”称号(2002-01-15 15:38) |
中国车市降声四起 主流车型按兵不动(2002-01-15 09:26) |
车市销售患“流感”今年将有三次“降价浪潮”(2002-01-15 09:19) |
专家提醒:国产车要谨慎把握降幅(2002-01-15 09:38) |
最后一块“大蛋糕” 六汽车集团逐鹿中国市场(2002-01-14 14: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