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是必然妙在手法 车厂何必讳忌说降价 |
新年伊始关税大降,进口汽车价格全面下调,也引起了消费者对国产车降价的热切期待。对于这个敏感问题,绝大多数车厂三缄其口,面对降价呼声不敢明确表态。也许,无声等于默许,车价是免不了全面下跌了。
细细盘算一下,可以说今年之内,几乎没有一辆国产车可以逃脱降价的命运。由富康"新自由人"领头,捷达作秀,夏利2OOO世纪广场强行跌入10万元大关引发的国产轿车降价潮,实际上已经起动。销售额最大的中低档轿车,受此直接影响,降价似乎不可避免。靠厚利和加价养肥了经销商的广本雅阁和奥迪A6最易受进口车冲击,中高档车跌价只是早晚的事。相对来说,国产微型车受进口车影响最小(一张"无价"的进口车许可证就值好几万),降价压力也最低。
现时车价的问题,不是跌不跌的问题,而是何时跌、跌多少的问题?可以说,在加入WTO后关税降得最猛的第一年,巧妙地处理好"怎么跌价"这一难题,很可能成为衡量国内车厂经营者手段高明与否的标准。跌多跌少,跌早跌晚都不妥,价格的问题,就是当前中国汽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占据三分之一轿车市场的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都已谨慎表态"近期不会降价",静观其变,算是比较策略的回答。唯一敢于早早跳将出来宣布2002年度决不降价的目前只有广州本田一家。广本雅阁真能挺得住现在的价格吗?先看雅阁的价格,它受进口日本车的影响最大,而且几年来从没有降过价。广本2000年只生产了3.22万辆,90多亿元的总产值却创利税40多亿元。利润空间巨大,它不跌价谁该跌价?再看广本雅阁的品质,除了外观内饰与上海帕萨特各有千秋(或许更讨亚洲人欢心)外,从技术含量、用材、操纵性能、安全性、售后服务各方面看,都比不上帕萨特,但价格却有过之无不及。随着关税的降低,以及国人对汽车认识水平的提高,擅长"组装"汽车的广本,后续发展能力让人生疑。无可奈何花落去,暴利满钵的广本真的还能挺着高价的头吗?说今年不降价,目的恐怕是想先稳住消费者多赚点钱。
价格里面出市场。如今进口车牵头,车市开始全面洗牌。一旦进口车价格趋稳,国产汽车大有必要随进口车价格同比例下调。因此现时的降价不是抢市场、扩市场的问题,而是保市场、保江山的存亡大计。
谁愿意看本该到手的一包钱成了一叠钱,汽车厂家这两年确实是被降价话题讲烦了讲怕了。更可恼的是,消费者还不领情,每次降价并不能换来销量的见涨,反到成了消费者认定还要降价的理由。
说竞争力来自于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没错,说将来竞争的主战场在服务也没错,但中国的情况明摆着与众不同,我们的消费者的认识水平、我们的市场的幼稚状态以及明显偏高的价格,决定了价格仍是目前中国消费者评价汽车、影响购买的的最主要因素。厂家你尽管跌价吧,我们的消费者绝不会因为买了刚大跌价的汽车而感到丢面子。价格战虽然不是车市竞争的高明手段,但在车价明显偏高的中国市场,它却能起到核武器的作用。
话要说回来,买车与否,是个人根据实际需要、收入水平、车价高低而定的。如果降价成为买车的唯一理由,也会成为我们不买车的理由(还要降价)。笔者以为,不管中国是否加入WTO,买车的人总会越来越多,车价总是要回归于它的价值,只是具体进程有所不同而已。这个进程首先就是一个"降价"的过程,我们的一些车厂何必讳莫如深不给消费者一点诚信,让人反感呢?本报记者张云
|
相关文章 |
国产车降价大事记 秦川“福莱尔”降价4千(2002-01-21 09:17) |
汽车降价一周来的的震撼与掌声(2002-01-21 09:15) |
竞相降价 国产轿车到底还能降价多少?(2002-01-19 17:51) |
主流轿车?耐心等待会降的!(2002-01-19 17:20) |
得民心者得天下 轿车价格该降就得降(2002-01-17 13:50) |
亚市老总谈夏利车降价引发车市地震(2002-01-17 10:36) |
国产车“主降派”对“坚挺派”看谁笑到最后(2002-01-16 15:12) |
忍受煎熬 桑塔纳捷达在降价声中依然沉默(2002-01-16 15: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