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发言:奔驰是不是活该挨大锤? |
|
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12位“奔驰汽车受害者联谊会”的车主进京“声讨”奔驰,无疑,整个事件的发展已经达到双方都不得不重视的程度。
从去年12月26日开始砸第一辆奔驰到今年3月8日再次砸一辆毫无任何问题的奔驰,再到此次车主进京“奔走呼号”,消费者和奔驰公司一直进行这种无任何进展的“斗殴”。而双方没有任何一个能解决整个事件的有效方案,消费者说自己是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采取的“自我方式”,奔驰公司称自己没有任何问题。那么,持续这么久的“奔驰”事件还能不能解决?奔驰又该不该挨大锤呢?
车主无路可走:奔驰慢待消费者
去年12月20日,听说武汉车主要砸自己的奔驰车,本报记者连夜赶赴武汉,首先记者对砸车这一事件持怀疑态度,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不管有没有质量问题也不应该砸车。这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到达武汉之后,负责整个事情的董事长助理刘月玲对记者说:“其实我们也不想砸,只是我们已经讲出来了,没办法,等等看吧”,甚至,连记者要拍一张拿铁锤的照片,她也不答应,但到砸车的最后时刻,奔驰公司对消费者的不积极态度使车主最终决定砸车。
12月24日,记者赶回北京,在发稿之前和一位法学界的专家进行了一次对话,这位专家说:“这件事情非常敏感,武汉车主有可能引发一场侵犯奔驰名誉权的官司,如果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在砸车当天它们有可能派顾问去现场调查取证。”但随后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发展的,“砸车”之后,奔驰公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奔驰公司正在考虑从法律上有什么途径可以解决,坚信奔驰车没有质量问题,并提到车的故障是油品质量问题所引起的。
对此武汉车主认为,如果是油品问题,那就是说武汉油有问题,奔驰公司应该把车拖回德国奔驰总部,生产一种适合中国武汉油品的汽车。”
随后,奔驰没有任何解决问题实质性的措施,甚至不再提及“运用法律途径”一词,而武汉车主却频频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不得不安排专人负责这件事。
23位车主投诉:奔驰重视不够
“由于‘砸车’事件的影响力,全国各地的“问题奔驰”车主都开始向武汉“集中”。有的电话咨询,有的想组建一个集体投诉的组织。”刘月玲说,“这样,一个以交流、共同寻求尽快、合理解决为宗旨的奔驰汽车质量问题受害者联谊会组建起来了。”
最初的5人是珠海车主黄冠、深圳车主蔡壮钦、武汉车主赵军、宁波车主乌根祥、北京车主王咸庆,这些车主共聚武汉,共同寻求和奔驰公司解决问题的方法。
宁波车主乌根祥,驾驶一辆S320在高速公路上与中巴车高速追尾,气囊未打开,造成乘员毁容、受伤,经过国内权威专家鉴定,认为是奔驰车质量问题,后与奔驰交涉无果。珠海车主黄冠驾驶一辆奔驰E240A/T在行驶当中左胎尺松脱,方向失控,深圳车主蔡壮钦在高速行驶中安全气囊未能打开,造成人员死亡。2000年1月起诉,至今未开庭。北京车主王咸庆的奔驰C200保修期进维修站修理,维修人员答复由于是发动机进水造成,无法保修。
随后,全国各地的“问题奔驰”车主纷纷致电“联谊会”,申请加入的成员迅速增加,负责这种事情的刘月玲说:“我每天要接到来自全国各地奔驰车主的很多电话,有时晚上都不能好好休息,直至最近,还有人要求加入,现在已经有23位成员。”按说,这应该引起奔驰公司的高度重视,但一切好像风平浪静,似乎“砸车”事件已经过去了。
旁观者义愤:奔驰拿消费者没有办法
消费者一直认为自己是“上帝”,消费者的意见商家应该充分尊重,而奔驰公司恰恰忽视了消费者的意见,有“纵容”整个事件之嫌,果不其然,3月8日,武汉再次上演砸奔驰事件,而这次所砸的是一辆毫无问题的奔驰,到底“伤者”是谁,是消费者?是奔驰?奔驰拿消费者没有办法?
在3月8日再砸奔驰之前,奔驰公司和武汉车主进行了一个谈判,奔驰代表7人,武汉代表3人,奔驰代表其中一位是质量问题的负责人。在谈判中,奔驰方认为车本身无质量问题,答应为其免费清洗燃油系统以及随后请客户进行为期一年的路试,但问题的焦点是车主要求对砸车引起的损坏部分进行维修,奔驰代表不答应,武汉代表不放弃,最终谈判破裂了,从那一刻起,注定“砸车”事件再次上演。
一位到场的记者说:“在当天,一位头戴奔驰标志帽子的先生曾被拒之门外,原因是观众要求其脱帽在地上踩几脚,这位先生不答应,之后离开现场,可见‘奔驰’事件已经伤及了消费者的情绪。”
据一些媒体报道,提供这辆车的是一位北京车主,记者电话询问武汉车主,得到的回答是,车牌是黑色的,车牌中间一位数是9,车主不愿意透露身份,完全是出于义愤,武汉野生森林动物园的副总经理段志刚说:这几天来,他不断地接到各地奔驰车主的电话,言语中流露出要把车送到武汉砸掉这一想法,这样的车主不下四五位。
西安车主换车奔驰不让声张
那么,是奔驰公司不重视消费者的情绪?在23位车主中,有五六位车主因车的问题要求退车或者换车,在中国还没有实行汽车“三包”这一政策时,奔驰车有没有退车或换车这一事实呢?3月11日,记者打电话给23位车主之一的西安车主高成武。高说,他已经放弃“联谊会”的活动,原因是在与奔驰数十次交涉无果后的1月份,奔驰公司从德国法兰克福派来专家,认定是车的质量问题,并答应可以换车。现在高成武就开着一辆新款的ML320,车牌是奔驰包办的,奔驰人员说:“你先开着吧,看行不行。”但不让高先生“声张”。
是不是由德国专家鉴定才能最终决定是否退车或是换车?奔驰是否应该对其他22位车主都做类似的鉴定?而不是一味地推诿,这样整个事件就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局面。
事件的发展不应到这种局面
3月13日,10多位奔驰车主再次进京“声讨”奔驰,可以说,事件发展到这种局面是最初没有想到的。记者见过几位欧美国家的人士说,“这件事在我们国家是不可能发生的,即便发生了,也不会是目前这种局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师说:“砸车这一件事的发生有其特殊的一面,首先是中国人的法制思想是外国人不可理解的,往往这种维权意识非常强烈,造成非常冲动,如果奔驰公司能很好地理解消费者这一感受,也不会发生这件事。”
3月13日,记者再次电话给奔驰公司要求采访有关人士,接电话的是公关部一位陈小姐,她要求记者把采访的问题传真给她,她要向上汇报,几个小时后,这位陈小姐传过来一份和记者所问问题毫不相干的“说明”,说是让记者看一看。
如果一味地推诿而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砸车”事件又不知如何发展。
奔驰车主为什么非要进京维权?
读了3月1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的“12位奔驰车主今日进京维权”的报道后,对该文列举的23位奔驰车主购车后的不幸遭遇深感同情之余,笔者也油然生出这样的想法,奔驰车主为什么非要进京维权?
我们看到,12位奔驰车主不远千里、万里来到北京进行维权,应当说他们也是出于无奈,如果受害的奔驰车主投诉后,当地的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能够及时地予以调解和处理;如果受害的奔驰车主投诉后,相关的行政部门能够及时地予以调查和解决;如果受害的奔驰车主起诉后,相关的司法机构能够依法及时地予以开庭受理,以正是非,从而使奔驰车主的权益在法律上真正地得以保护,还劳12位奔驰车主来京“奔走呼号”?
就“奔驰索赔”事件而言,给我们的启示很多
1.消费者因商品质量的问题状告经营者或者销售者,最重要的是证据。而这种因商品质量的问题,必须是质检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相关部门及时、有效的出具存在商品质量问题的检验报告,不仅是消费者日后与经营者或销售者协商、仲裁或者诉讼解决问题的重要证据,更重要的是质检部门是否能够真正维护消费者权益。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开放了绿灯,包括奔驰公司在内的外国进口汽车如果在中国汽车市场有“立足之地”,也必须应当遵守“世贸组织规则”,采取“国民待遇”,正确处理消费者与经营者因商品质量发生纠纷的问题。
3.在处理“奔驰轿车索赔”案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律存在着不健全的问题。这种法律和法规的状况,从根本上不能真正地保护中国消费者的权益。
4.真正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是法律。作为消费者的奔驰车主应当根据中国目前相关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真正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是要有经营者侵权的证据。
美国柠檬法:保护期内三次修不好可退车
在美国,为保护汽车消费者合法权益,协调汽车制造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在汽车质量问题上的关系,各州都制定并实施了名为“柠檬法”的法规。在此,特向读者介绍美国俄亥俄州的有关法规。
(一)柠檬汽车定义:柠檬车是指存在一个或数个不符合明示担保内容问题的汽车。顾客在1年或第一个1.8万英里里程内如果发现所购买的新车存在影响其内在使用性能、价值或安全的问题,应向制造商报告并要求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他们不能在给予适当机会后解决问题,该车就可能是一个柠檬。
(二)制造商是否曾得到适当机会修理汽车:如果顾客对下列问题之一做出肯定回答,则可以认为制造商已经得到适当机会按照俄亥俄州法律要求修理汽车:1.是否曾3次修理同一问题但其仍然存在?2.汽车是否在本法时效内修理的时间超过30日?3.是否8次或更多次修理影响汽车内在使用性能、价值和安全的不同问题?4.是否修理过1次曾导致死亡或严重人身伤害的问题?
如果顾客对上述问题之一做出肯定回答,顾客将有权要求制造商退换柠檬车或退赔整个采购费用。
新华社
|
相关文章 |
多次投诉无门 中国奔驰车主自发成立维权组织(2002-03-15 09:04) |
砸奔追踪:奔驰公司难避“店大欺客”之嫌(2002-03-14 20:22) |
砸奔驰风波后 媒体应当三省吾身(2002-03-14 18:27) |
不得不说的话:砸大奔砸出扭曲的心态(2002-03-13 11:31) |
是否在作秀 砸奔驰当天门票暴涨30元(2002-03-13 09:01) |
梅赛德斯-奔驰对武汉事态的最新说明(2002-03-13 09:13) |
艰辛的维权 23位奔驰车主各有苦衷(2002-03-13 09:04) |
12位奔驰车主进京维权递交投诉书(2002-03-13 09: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