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为吉利叫好” 造车之门为民企打开 | 江铃集团董事长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我为吉利、华晨等利用民间资本制造汽车的企业叫好。”这是记者所采访过的国有汽车生产企业老总中第一个公开明确表态的人物。
民间资本介入汽车生产一直是让人比较忌讳的话题。吉利、悦达、奇瑞、华晨等近两年来受关注的原因更多在于其能否获得轿车“准生证”,以及获得“准生证”后“巨变”的轰动效应。其中最明显的当属加盟上汽集团的奇瑞。奇瑞从“黑户”到获得“正身”,轿车销量一路攀升,成为2001年国内汽车界最大的“黑马”,被列为当年“十大汽车新闻事件”之一。从产业政策上来看,从《目录》管理到《公告》管理,可以说是中国汽车业的一大转变,但对于国家定点轿车生产企业而言,登上国家经贸委《公告》毫无疑义。业内更关心或者说惟一关心的也就只有“准轿车”生产企业在今后的命运如何了。
所以,当吉利登上《公告》的当天,李书福的吉利汽车就迫不急待地给全国各大媒体发来传真,兴奋之情力透纸背。其程度远大于吉利以往的任何利好消息。也正源于此,吉利对优利欧的市场推广投入了诸多精力和心血,再不像当年的吉利和美日一样,“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近日被本报记者独家披露的珠海公牛公司即将推出的“宝来喜登”和李书福胞弟李书通的“杰士达美鹿”再度引起业界对民间资本介入汽车生产的重视。本报记者在对李书通进行电话采访时,李的口风极紧,答应本月底才能告知详情。但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一个年产20万辆轿车的“民营汽车城”正在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的眼皮底下悄然成形。李书通施展“合纵连横”的解数,在新车上市之前,借“江北美鹿”拿到了政府公告。杰士达与以前的吉利、悦达等以“准轿车”身份上市相比,明显是从它们的经验中吸取了更多的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
不管是吉利登上公告,还是杰士达“借腹”江北美鹿,都意味着民营企业获准可以进行轿车生产和销售。而这正是“庶民的胜利”。
与轿车生产企业不同,国内皮卡企业的老大————长城皮卡早在几年前就以民营企业的身分介入了皮卡的生产,而公司高层认为长城能在几年间跃居行业之首,民营的灵活机制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入世以来,国家经贸委有关负责人已多次表示,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进入汽车领域,减少对汽车市场准入的行政性审批,鼓励各类企业公平参与竞争,进一步壮大中国民族产业的力量。
造车之门已然为民企打开。(侯小军)
南方都市报
| 相关文章 | 杰士达打造上海“吉利” “美鹿”月底上市(图)(2002-04-15 15:20) | 吉利优利欧首批投放300辆 定价7.69万(2002-04-11 09:43) | “杰士达”新车介绍 造车者究竟何人(图)(2002-04-08 09:5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