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管学军: “物美价廉”没有过时
主持人:关于营销的问题,我想起来一个记者写过一篇文章,尹明善说物美价廉是已经过时了。现在中国的汽车包括日、韩的汽车在国外打市场其实都是以价廉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不知道几位对这个问题样的看法?或者是中国的汽车民企走怎样的路才走得通?
中国工业报管学军:丰田当年也是走价廉的路,最后逼得不得不搞了一个凌志,中国的民营企业也是这样的,要先走廉价的路。 通用最早不是制造汽车的,而是搞运输的,都是从低到高的过程,中国的企业不可能逾越这个过程。高档车必须随着他们对汽车的认识的加深,才可以突破技术和质量的过程。只有当你到了这个程度的时候,你才可以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上了高档品牌后,才有可能制造一个新的品牌。
新华社祝虹:国内市场的潜力还大得很
新华社祝虹:吉利、力帆、众泰都有自己的机遇,中国的市场太大了,每个人的产品是不同的,市场定位也是不同的,这就是他们各自的机遇。如何突破瓶颈,产品由低到高,由中往高走,如果拿不到低端的路线,就不可能制造汽车。就像众泰说,没有利润的事,我们是不可能做的。而是看到了制造汽车中比制造摩托车和打火机有更大的利润,就是说每个民企资本的发家史是不同的,所以不敢苟同说他们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原来的农民是开摩托车的,现在的农民要开汽车了。东北的农民可能是开微型的汽车,可是到了西南情况就不同了,市场太大了,你不可能完全将所有的东西都涵盖在里面。
中国青年报武卫强:土耳其人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管是什么东西,中国总是能又便宜又好的造出来,汽车也一样!”
中国青年报武卫强:除了祝虹老师说的国内市场地大物博和潜力的情况,我补充一个小故事。是江淮的老总左延安讲的。
左延安和省里的领导去了土耳其,一个下午接见了13个经销商,他们都盯着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他们从历史上得到一个经验,无论是鞋子、家具、还是手机中国人都可以制造得又便宜又好,所以我们要和中国人先建立联系,所以他们说不怕我们的汽车制造得没有人要用,外国的穷人也是很多的。只要我们有人可以捅破这层纸,市场是无限大的。中国人的潜力是无限大的,中国人制造汽车可以说是后起之秀。(大家都乐)
主持人:您刚才讲的故事可不可以说明,中国民企的优势甚至是大于合资企业的?
中国青年报武卫强:不能简单那么讲,我说的只是中国民营企业制造汽车是有出路的。合资企业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们催生了中国的汽车市场,让很多人了解了什么是汽车市场,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的问题。在全球化的市场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中国青年报武卫强:民企发展的两个瓶颈
1,中国人对汽车的理解
瓶颈的问题,我认为未来民企对汽车的发展,有两点是需要改变的,一个是对汽车的理解,例如中国的消费者理解汽车的概念,汽车对于我们的作用是怎样的。这个就好比美国人对金融的理解,华尔街上随便找个人都要比中国某些专家理解的多。汽车是外国人多年沉淀的。这里我说的主要是制造汽车的人,包括制造汽车的设计理念和理解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对汽车的研发、技术和发展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说中国的民企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可以达到与国外的汽车一样的程度。
2,中国汽车没有很好的企业文化,这限制了它们做大作强,汽车民企不要走中国摩帮的老路
还有一个就是汽车的文化,中国的民企对汽车企业的管理的局限性以及我们传统的文化对汽车企业的文化是有影响的。现在在吉利的周围又带动了一批汽车厂家,我们的厂家在作强作大的过程中,你做到一个集团公司的时候,如何用企业的文化将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保留下来,这是他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
在不久的将来,你会发现在吉利和浙江的周围还会出现一批汽车企业。
如何作强作大,这是中国所有的企业面临的问题,中国的汽车企业很多了,但是中国没有所谓的500强,我们在作强作大的过程中,如何建立企业的文化,希望汽车企业不要重蹈摩托车企业当年的路,国家将来如何更好的规范,将优势的资源和人才集中在一起,共同的发展汽车行业,这就需要很好的汽车文化和制度来落实。
现在的民营企业是一个企业建制和发展的过程。现在的中国民企很多是家族企业,丰田、福特公司以前也是家族企业,跟吉利和力帆也是一样的,目前的吉利是李书福占大的股份,力帆也是尹明善占了大的股份。但是国外的企业最后都必然都走向了公众的公司,比如丰田,福特,最后都由家族化走向了社会公众,家族股份现在只占很少部分了。中国有这么多的民企,但是没有大的民营企业。
中国工业报管学军:中国应该是一个“里出外进”的市场
中国工业报管学军:我同意武卫强的观点,用国际化的观点看待国内的汽车,未来中国的市场,应该在全球的角度下看待。中国应该是一个里出外进的市场,外国的企业进来了,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外国的企业来了,将技术带进来了,建立了中国汽车的基础。在这个同时,中国的自主品牌产生了,在和国外企业的竞争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在这个时候,因为中国市场的容量有限,就要必然走向国外和世界,因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车的价格比较低,可以进入欧美、日本这些汽车发达国家所不能进入的市场。例如说:非洲、南美,一万美金以下的汽车,发达国家已经制造不出来了,可以当这些欧美的品牌过几年再想进入的时候,那块地已经被中国人占领了。
现状和未来是相联系的,也就是说,正处于自主品牌刚刚起来的阶段,还是成长的阶段,正是从猿到人的“脱毛”的阶段,当毛脱了,就要走路了,要用人的思维考虑市场。
因为中国经济的东西部的差距,决定了中国市场在未来的20—30年内都是一个成长的市场。因此,国外企业会不断将新的产品拿来,不断将中国市场作为当重要的市场,因为外国公司的存在,他们有技术有外溢,中国的企业可以学习到。在未来的三至五年内,就会形成中国企业向国外走的一股潮流,这个潮流中,中国的企业可以在中国的本土学习到跨国公司的技术,包括从跨国公司引进先进的人才,同时也可以想国外购买技术、外包,形成自己的独有的技术。这就是用人的思维考虑市场了,需要占领市场了。在中国和外国公司竞争的时候,他们也形成了自己的营销理念,他们将这些理念可以运用到其他各个的国家,这就是里出外进的过程,最终形成一个非常强大的中国的自主品牌群。
主持人:您说的里出外进是由中国的民营企业主导的吗?
中国工业报管学军:应该是这样的。这就是国与国之间在汽车产业之间战略的差异,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是它将中国市场作为全球市场的一部分,它要占领中国的市场,获得最大的收益,因此不大可能将中国生产的产品返销回德国和日本去,也不可能将中国生产的产品拿到已经存在、占领的市场中去。这就是说他们就要占领中国的市场,用中国的市场带动他们本国的就业,这是基本的经济规律。作为中国来讲,用世界的市场解决中国的就业市场,必须要从中国走出去,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家现在支持自主品牌的原因。因为宏观战略上的差异,决定了政府一定要支持自主品牌。这也是民营企业的机遇,也是民营企业发展的趋势。
中国工业报管学军:民企发展的瓶颈是企业管理
主持人:谈一下民企发展的困难。
中国工业报管学军:汽车的管理是所有的管理中最难的,企业管理的发展中,汽车是领先的,例如大批量的生产,是由汽车产业产生的,精益、捷敏生产也是由汽车行业产生的。现在的平台战略也是汽车领域的,这些都标志着管理的现代化,不仅是对产、供、销的管理,同时也是对人的管理,也是对信息和资本的管理。这是最难的,现在我们的企业,可能有相当多的企业认为汽车就是四个轮子绑一个沙发,这就是与国外优秀企业在管理上的差距。现在的盈利,不意味着你未来可以生存,现在进入不意味着就一定可以生存下去,但是现在是机遇,现在不进入,以后就很难。我认为三年进入汽车行业都是有机会的。
(责任编辑:李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