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幕: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产业:是个孕育创造的产业
马惠娣:我补充一点。 对于休闲产业方面,刚才古老师讲得很好,而且他作为一个职业作家还是充满一种激情,在呼唤一种文化的底蕴,能够融入我们的休闲生活,我们的产业,这个非常好。休闲产业的形态和我们以往的形态有什么不同,它要体现出来以人为本,其中我的一本书就是《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因为这是我们休闲产业当中的一个部分,它必须是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性,否则这个休闲产业没有任何意义了,跟工业时代的产业有何区别,所以从这个角度,你做这个企业的就要知道这个休闲产业的特指是什么,要把人真正作为上帝,真正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发展产业。
古清生:这里我补充一下。和谐社会的基础应该是和谐的环境,和谐的市政基础,没有这个,和谐社会没有根基。
主持人:刚才马老师讲的有一点非常好,真正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发展产业。
主持人:创意体现在人性关怀的角度。
马惠娣:无法释放创造力、想象力,就不能展开思想的翅膀。
主持人:说得非常好。在刚才的谈话中,谈了很多休闲,马老师您在国外居住多年,您就谈一下国外的汽车和休闲的发展状况,跟国内对比一下,有哪些方面不一样?
马惠娣:我每次出国有一个好处,一般都是住在我的美国朋友家里面,这样对他们生活了解就是在一个无距离的环境中。因此可以说了解一个更真实的西方休闲社会的休闲生活的状况。我是搞休闲研究,他们都喜欢带着我从不同的角度做一些体验,其实美国人特别喜欢开车,车几乎是融入他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比如说我在纽约的时候,我住在米勒家里面,她也是为了让我体验汽车休闲文化,就带我去住在巴福勒的女儿家里面,从纽约到巴福勒大约400多公里,其实可以坐飞机,但是他们是带着我坐着小车去的。我们三个人一大早上路,而且米勒的丈夫迈特已经63岁了,但他像一个年轻人一样,把爵士乐在车里面放得声音很大,就像我们通常在电视里看到的画面一样。虽然我年纪不算很轻,但是那会的感受却真得是特别轻松愉快。我曾经接触过一点西方的汽车文化的研究,没有切身体会过,但那次觉得特别惬意,听着爵士音,声音放得很大。后来我有点担心,觉得音乐会不会影响迈特的注意力呢?他说不会。美国人还有一个特点,不像中国人急着赶路,心态也非常休闲。美国大概是每隔50公里有一个服务区,我们肯定是要停下来在那里喝咖啡,休息一下,吃一点小点心再上路。400公里公路也很好,如果在中国跑应该是4个小时跑下来了,我们那天大概走了不到9个小时,就是带着休闲的心态出去玩的,没有紧迫的心理,大家一路很轻松,而且聊得很开心。我快到巴福勒的时候,我说迈特你是不是太累了,要不要我来帮你开心,他们就笑了,他说我是开飞机的,意思是开小车对他来说只是在股掌上做事情。当然了我们回来的时候,可以请我开。当然这是一个玩笑话。
马惠娣:这个路程上我观察到两个现象,一个就是出游者本身的心态,这是作为出行的主体了。从客观上来看,美国前几年是2.7亿人口,1.9亿辆车,除了不能开车这个年龄以下的人,几乎每个人一辆车。公路上的车也很多,而且那天是下着大雨,车速是限在时速65英里,大家的车速都没有减,但是车距保持的都很好。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公路行驶的时候,因为大家都是正常速度行驶,没有一辆车往前加塞的,没有看到这样的。第二个,在公路设计上也非常好,没有像我们的,比如有便道进来的车会在这里形成一个卡口。他是通过很长的辅道,美国的高速路路面还是比较宽阔的,就很缓地进来了,根本不影响这个主车道。从人的感受来讲,没有不愉快或者发生追尾或者突然减速。当然在纽约周边还是看见过有车的交通事故。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搞休闲汽车,要考虑的一个是牢固性,通过性。在国外,我看到很多车,包括车的整个体型的设计都要适合人,比如要适合长途跑的设计,让人在车厢内,在路上有很放松的意识,另外包括色彩上的使用,都是非常悦目,让人产生放松的心理和心情,从这个角度上,可能给我们的启示很多。
(责任编辑:陈映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