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汽车,你是啥?
在地球上,人类分居各地,各地的人们又都有各自的语言。自古以来当不同地方的人碰在一起需要交流时,就需要有同时通晓这两门语言的人进行翻译。 翻译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交流双方的沟通质量。好的翻译可以使交流双方尽兴、满意,而差的翻译在历史上甚至引发过战争。
汽车是外国人发明的,汽车也来到了中国,但相对于语言的翻译,汽车的“翻译”还不能说是成功的。
最早的汽车被中国人当成是装了轮子的轿子,所以,汽车又被称为轿车,远远地行驶在普通百姓的愿望之外。
后来,汽车开始慢慢驶入中国人的家庭,揣进口袋的钥匙圆了汽车梦,但诸多烦恼也随之而来。
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在中国被“翻译”成了越来越多的形态。
某汽车公司销售老总话当年,曾有经销商来到办公室跪求车源。这里,汽车被“翻译”成了钞票,跪求车源就是跪求钞票。
忽而限小、忽而限停、忽而加费……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各种限制、各种杂费,一古脑儿都往汽车头上扣。这里,汽车被“翻译”成了唐僧,谁都想咬上一口。
交通纠纷多了,汽车拥有者被“强行”冠以“强者”头衔,在完全守法遵纪行驶的前提下,与甚至是违章的行人及非机动车发生事故时承担主要责任。这里,汽车被“翻译”成了窦娥,或者,更是被“翻译”成了雷锋,出演着一出出奉献剧目。
交通事故也多了,几十万的车在路上撞成了两截,车上的人或死或伤,却迟迟不见法院审出结果。这里,汽车被“翻译”成了覆舟之水,是阳世到阴间的传送器。
最离谱的“翻译”莫过于:目前在中国,汽车还不能算消费品,“消法”中找不到相关的对消费者的保护条款。在这个范畴内对汽车的“翻译”就像个等待起名字的新生儿。
最令人瞠目的“翻译”是这样的:一位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换车达二十几次,每次的理由无非是仪表上的新品保护薄膜被揭掉了、里程表显示车子已经行驶了几公里等等。这时,汽车被“翻译”成了处女膜,购车人是在娶媳妇。
怎么会这样呢?是我们的“翻译”水平太差?是汽车“翻译”起来太难?
都对。在中国,对于汽车的“翻译”工作一直就没有停止过,而真正正确“翻译”成功的时间,在未来。
“One car come one car go,Two car peng peng one car
die”。
谁给“翻译”一下?(王一民)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