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稳健的发展势头和强劲的盈利能力令业内外刮目相看,这正印证了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左延安所说的“江淮汽车自主造车‘第三条道路’已经收到成效”。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记者 裴达军
与现代长达10年的技术合作,目前被证实是要铁定分手,本该听起来是不大好的一件事:和技术合作方分手,人家要撤走技术支持的。 但这一切似乎对江淮汽车的影响并不大,有人认为这是好事情。
江淮汽车和现代分手的最大因素,除了现代转向广汽等其他原因外,就是江淮在自主研发、自主品牌上的不让步,不怕丢掉合作方,实际上恰恰反映了江淮多年来借助技术合作,已经在自主研发方面具备了很深的功底,这正印证了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左延安所说的“江淮汽车自主造车‘第三条道路’已经收到成效”。
身处市场、产业环境并不是很好的安徽省,江淮汽车集团这几年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了产业内外的关注。而近年来江淮汽车超常的盈利能力更是为业界所称道。
作为2005年国内14家重点汽车企业惟一利润增长的企业,今年1~9月份,江淮汽车销售129417辆,同比增长10.45%,销售产值95.58亿元,增长12.9%,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主要经营指标连续10多年来保持年均50%的增幅。目前江淮汽车在实现了全系列卡车、客车、商务车的快速稳健发展的同时,以10月份上市试销的SRV(运动休闲车)瑞鹰(瑞鹰新闻,瑞鹰说吧)为开路先锋,江淮已经全面启动了被广为公众关注的自主研发轿车项目。
稳健发展
在中国汽车行业,江淮汽车原本名不见经传,没有国家投资、政策资源有限、技术力量薄弱,但它却在激烈的竞争中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作为惟一一个没有合资背景而进入国内汽车业前十强的企业,江淮稳健发展的背后,左延安用“走质量效益型路线的结果”这样最直接明了的话语来概括,实际上,这是多年来江淮在学习型基础上系统化创新的结果,而这种经营企业的理念在江淮得到很好的贯彻。
打开江淮汽车的网页,你可以看到“系统思考、团队学习”企业经营思想闪耀在新闻主页的位置,实际上这是江淮力求每个员工从内心切实体会到如何跟上一个系统思考、学习型、创新型企业的步伐,而正是这样的企业文化造就了江淮精益化的管理方式。
企业的经营指标能反映这一切。2005年,江汽集团以销售整车15万辆、销售收入125亿元、利润总额13亿元的骄人业绩,雄踞国内14家重点汽车企业集团效益榜首,成为2005年惟一利润增长的企业。
今年前3季度,江淮汽车销售129417辆,同比增长10.45%,销售产值95.58亿元,增长12.9%,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在各个细分领域如客车底盘、卡车系列、MPV都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延续了高盈利能力,各类产品齐头并进,没有明显的短板,这在目前的中国汽车业内是难得可贵的。
在江淮传统的盈利大户轻卡,其过硬的质量令同行称道,其市场份额不断紧逼同行老大福田,格尔发也逐渐走出上市以来的慢热状态,步入正轨;中卡亮剑正在成为江淮在细分市场上又一枚棋子;瑞风延续了在MPV市场的持续稳定的市场份额。据悉,随着与现代的分手,江淮自主研发的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瑞风商务车Ⅲ将在年内投放市场。另外,在北京车展,江淮还将投放一些乘用车的概念车。
对于这样的成绩,左延安认为,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江淮就开始学习精益生产、投资、管理等内容,江淮能够实现利润的多年持续增长,正是精益化管理这一成果的体现。
江淮强劲的盈利能力正受益于精益化管理对于成本的严格控制,来源于公司长期基于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塑造,基于系统创新。而公司稳健、平衡的发展正是左延安所倡导的技术、管理、机制、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和营销理念六大要素要平衡的体现。
坚定走“第三条道路”
与现代的分手,众多媒体认为是江淮急于突破由于和现代技术合作的协议出口限制而急于扩大海外市场,试想一下,江淮敢如此舍弃多年的合作伙伴,说明了它已经“心里很有底”,瞅准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正如左延安所说,江淮已经“出师”,江淮自主研发造车的“第三条道路”已经铺就,这“第三条道路”,区别于国内一些企业通过合资直接引进成熟技术以及通过整合技术资源来造车,而是引进技术然后消化创新。
江淮和现代的技术合作由来已久,在多年的合作中而不是合资中,江淮处处学习积累,着力进行消化吸收。上世纪90年代末,江淮旗下的合肥客车厂在具有自己底盘资源优势的前提下,和现代签约,引进技术生产现代客车,江淮产品在当时客车底盘和轻卡的基础上得到延伸,同时也在日后的岁月中逐渐吸收内化了现代客车技术。
瑞风商务车的引进,可以说是双方精诚合作的经典之笔,瑞风从上市到现在在MPV细分市场所取得优秀业绩,相信合作双方都很满意。但江淮最满意的,应该是现代走后,自己完全能有能力自主开发新一代瑞风商务车Ⅲ,据悉,这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PV将在年内投放市场。
实际上,引进瑞风商务车,走的是常规的技术引进的路子,江淮必须向现代汽车公司支付每辆车的技术提成费。虽然代价较大,但随着对技术的消化,目前瑞风商务车其实已经有了更多的自主技术,并且这种自主造车技术被更广泛地应用到目前已经在市场试销的瑞鹰的研发及制造过程中。
尽管与现代组建商用车合资公司失败,但双方格尔发重卡的合作已经为江淮卡车添上了重彩的一笔,更为重要的是江淮有了重卡的技术储备。
有了这些积累和吸收,江淮当然有了足够的弃现代而坚持自主品牌的底气。据悉,为了提升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和上市,江淮投资3亿元的汽车研发中心已经获准待建。
战略转型宜审慎
除了与现代的分手外,江淮汽车目前最引人关注的恐怕就是上马轿车项目,这被认为是江淮汽车从商用车为主向综合型汽车企业发展的一次战略转型。
据江淮市场部相关人士表示,新车预计会在2007年上市,将为轿车设计新的LOGO,目前这一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据悉,江淮轿车的设计年产能为20万辆。
目前江淮在轿车产品、投资、品牌及市场规划等准备工作正在展开,江淮规划在2008年之后,其战略重点极可能将转移到以自主品牌轿车发展为主。作为轿车开路先锋,已在今年7月广州车展低调亮相的SRV瑞鹰,目前已在国内部分地区试销。
就像有的业内人士对所说的一样,江淮仅凭商用车和客车底盘等业务板块就能在国内汽车企业10强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进军轿车是理所当然的。但笔者认为,随着快速发展,江淮汽车摊子已经铺得很大,必须面对急于涉足轿车而向综合型企业转型所带来的风险,如何保持平衡发展与持续的盈利能力,才是江淮的当务之急。
从江淮目前各事业板块的情况来看,轻卡竞争很激烈,作为江淮的主营业务,江淮轻卡随时面临着被福田拉开距离,或被东风挤下去的状况,重卡格尔发正处于上升的攻坚阶段,不能有丝毫松懈,新一代瑞风能否延续以前瑞风良好的销售状况,还很难说。所以说,江淮并不是很轻松,当前能在这些主营业务上更进一步,拉开距离,保持稳定发展态势,才是江淮最紧迫的问题。
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轿车竞争已经日趋惨烈,国家对新建轿车项目正在进行严格的调控。再者,据悉江淮计划明年首先推出的是2.0L排量的C级车,竞争对手直指合资品牌,全新品牌的运作压力可想而知。更关键的是,轿车上马后,摊子越铺越大,资金、技术以及产品布局等将成为很大问题,江淮能否保持各板块此前形成的平衡发展态势,而不至于用发展良好的商用车板块来补救轿车板块,也有待时间检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电话010-63045013) (责任编辑:南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