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财经 - 道琼斯 - 汽车 - 房地产 - IT - 游戏 - 影视 - 音乐 - 女人 - 求知 - 求职 - 购物
汽车首页 - 汽车查询 - 汽车动态 - 购车宝典 - 维修保养 - 香车美女 - 展会速递 - 二手信息
汽车
- 汽车查询
- 汽车动态
- 购车宝典
- 维修保养
- 展会速递
- 二手车信息
 
汽车>具体内容
入世对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影响
 

一、国内市场

我国摩托车工业起步于50年代,经历近4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奋斗,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80年全国产量只有4.9万辆,企业只有几家,品种不过十几种;到1998年,全国产量达到878.94万辆,年平均增长31.4%,生产企业更增加至140余家(国家有目录的企业),产品从50CC-250CC近千个品种。1993年中国摩托车产量第一次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达到335.15万辆,1997年首次突破1000万辆,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居历史最高位。

近年来,全国摩托车产销量一直保持在850-1000万辆之间。1998年全国总销量为885.7万辆,其中50CC(含)以下122.9万辆,占14%;90、100、125CC共636万辆,占72%;250CC共13.7万辆,占2%。当年进口车约308辆。可以看出,国内市场主要以国产中低排量车为主,进口车比例很小。随著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道路的改善,小城镇建设的加快,摩托车市场潜力越来越大。预计今年产销量将达到950”1000万辆,以此为基础,在未来10年间平均增长8。10%,到2010年年销售量达到1500。2m0万辆是完全有可能的。同时,我国国民收入增长的趋势以及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未来10。20年间,中低排量摩托车仍将是国内市场的主流。

(1)以日本、欧洲为代表的第一类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以日本为例)。日本1998年年产摩托车约270万辆,其中出口量在140。160万辆。在50-6Kx∶C小排量车上,日本的产品目前价格比较高,产量比较低,仅供应国内的需求。以轻骑AG50摩托车为例,价格为4000元人民币,而同类型的日本产品在中国售价约13000元人民币(关税25%),一般都要高出3。4倍;至于国内2000元左右的小排量车,日本更是无法与我们竞争。所以,在这一领域,入世以后,他们不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冲击;在如。150CC中低排量车上,这是国内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中国与日本都在生产,日本产量不大,主要以生产KD件为主,但配套体系非常完整。前几年日本四家大公司都看到了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几乎都在我国建立了合资公司,主要就是生产90-150CC车。这一排量档次的产品,日本曾经在十几年前大量输入我国。随著近几年中日摩托车合资企业的增多,产量的增大,日本同类型的摩托车由于价格高而失去优势,直接输入我国的产品越来越少。日本企业采取降低进口成本等方式由合资公司参与国内争夺,使国内摩托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合资公司在国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部分地冲击了国有大中型企业。但从长期来看,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他们也极可能利用技术先进、开发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配套体系完整、形成批量快等优势,开发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中低排量摩托车,直接把产品输入我国。国内企业若能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技术含量,同时降低产品价格,这种威胁会小得多,反之,日本等国产品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我国市场。在100-125CC产品上,日本等国的产品(25%关税)与国内同类型产品的价格相比约高出60-90%,但在品牌的知名度、用户认知程度、车作为一种发展趋势,市场潜力很大。在这一领域,中国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从产品、技术到人才都无法与日本、欧美等国家相提并论。

(2)以我国台湾地区、韩国、印度为代表的第二类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影响。韩国摩托车生产企业主要有晓星公司和大林公司两家,年产量约30万辆,以lOO-125CC车为主(占80%以上),产品主要引自日本。从硬件和软件上,韩国与我国几乎相当,另外由于其产量较小,技术输出能力不足,虽然五年前其产品开始输入我国,但末被用户认可,因此短长期对国内都不会有太大影响。印度距离我国较远,产品单一,技术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不如我国,入世后对我国影响也不大。

但台湾地区不同。台湾摩托车生产企业以光阳、三阳、台铃等公司为代表,产品以100。125CC为主,年产量160余万辆,其中出口50多万辆。在硬件上台湾与大陆相当,但在软件上,虽然其早期产品多引自日本,但经近年来的发展,在中低档摩托车上已具备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台湾地区已逐步摆脱了“日本老师”的影响,可以抛开“拐棍”独立行走了。目前,台湾在大陆已有几家合资公司,在摩托车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人世后,由于消费习惯趋同,产品性能价格比较大陆略占优势,不排除向大陆批量输入产品的可能性,特别是在踏板车领域,会有一番肠杀。但同时还应看到,台湾摩托车工业近几年来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一是产量基数低,没有保持稳步的增长;二是品牌在国际上没有获得广泛的认知。大陆摩托车行业只要团结奋战,坚持以市场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人世为契机,进行摩托车行业的“二次创业”,台湾也不会对大陆形成较大威胁。

(3)以印尼等国为代表的第三类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这类企业大多为第一类企业在当地设立的“销地产”工厂,以100CC、125CC车为主,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产量一般不大,主要是地产地销,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中短期来看,入世对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影响比较大,是绝不能忽视的;长期看来,影响也很大,但随著我国摩托车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开发能力的不断提高,入世对我国的影响会趋于弱化。近期,在我国即将人世消息的影响下,摩托车市场出现低迷状态,这是消费者对入世会带来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预期心理造成的。但从摩托车生产厂家的角度来看,目前摩托车的价格已降至谷底,产品几乎没有什么利润可言,价格不会再进一步下调了。我相信,随著消费者对入世的深入了解,市场不久将会出现好转,近期市场的低迷也不会影响明年的销售形势。

二、国际市场

最近5年以来,国际市场对摩托车的需求呈复兴势头,需求量平均每年增长10%。欧美等发达国家50CC小排量摩托车需求平均增长30%,发展中国家对100。125CC中低排量摩托车的需求每年增长15%,许多欠发达国家对质优价廉的三轮车需求成倍增长。这些都让摩托车生产商感到振奋,也给我国摩托车生产企业提供了较大想象空间。但总体看,人世对促进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欧洲市场,尤其是西、南欧市场在最近几年里成为中国摩托车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以轻骑集团为例,1996年以来对欧洲摩托车出口量占总量的50%。根据现有“普惠制”的原则,欧盟市场对从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进口的摩托车征收0。13%的关税,这一税率基本已降至最低税率,故入世对中国摩托车企业进军欧盟市场的影响不大。若对中国全免税,则会给国内摩托车行业较大的发展空间。北美市场与欧盟市场大抵相仿,对来自中国的进口摩托车税率都在10%以下,故是否入世对国产摩托车的影响也不大。

南美目前对我国摩托车产品征收的税率较高,一般在30%左右;非洲的关税就更高了,如肯尼亚的税率高达40%。但这并不意味著中国入关后这些高税率就会降下来,也并不意味著上述国家和地区会马上降低关税,这还取决于他们人世的进展情况和入世后采取什么样的保护性政策。

以上是人世对我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影响。但加人世贸组织对我国摩托车工业最大的影响还在于技术开发。虽然我国摩托车生产企业的整体实力这几年提高很快,但与日本、欧美等国家的企业比,差距还相当大,表现为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不强,新产品开发速度慢,自有技术少,尤其是缺少专利性技术,在高档产品技术上缺乏突破。产品开发仍然停留在引进和仿制上,企业发展的后劲受到限制。在产品引进上,国外公司一般只向其合资公司提供;在仿制上,他们正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已没有前途;消极等待,就会更加被动。此外,无论从企业整体规模、管理水平还是营销能力等各个方面,我们差距都很大。我们有大企业,但仅是产量大,还谈不上强,如果不能尽快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数年后我们将处于不利局面。

三、面对入世,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对策

入世后,我国摩托车工业面对的压力是巨大的。但也要看到,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们已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力,特别是在150CC以下中小排量摩托车上,技术已较为成熟,成本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只要把握住入世带来的机遇,我国摩托车工业必将会在世界摩托车市场中有所作为。第一,进行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进步,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第二,巩固并进一步发展国内中低档次、中小排量的摩托车市场。第三,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创造国际级品牌。第四,准确把握跨国公司的影响和动态,广泛寻求发展机会。第五,参与国际竞争,摩托车行业不仅需要练内功,还需要政府、行业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世华金融家

 
汽车>具体内容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Copyright (C) 2000 Internet Technologies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