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在京举办的第6届国际汽车工业展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大汽车厂商都在摩拳擦掌以展示自己的风采。就在开展之前有消息说,作为世界知名品牌之一的日产汽车将不参展,这到底为什么?日产要有什么新举动吗?
业内人士分析,自雷诺公司成为日产的最大股东后,虽然情况并不像预期的那么好,但凭借两家公司的实力参加汽车展在资金上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为了探明日产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记者采访了日产(中国)公司总经理近藤章夫。
记者:去年日产为了在中国市场重塑形象,举办了不少活动,如建立专卖店、3S服务体系等,这次车展对树立日产品牌是个绝好的机会,日产为什么不参加呢?
近藤章夫:总公司和我们都很想参加,但车展费用太高。另一方面,日产正在做内部调整,即日产正在搞一项复活计划,其中有一部分计划就是针对中国市场的,为了有效地使用资金所以今年暂不参加车展了。
记者:作为市场营销方面的专家,您最了解日产在中国市场的现状,在市场方面您最大的苦恼是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近藤章夫:在销售上感觉最难的就是高关税,还有进口许可证的限制。最大丰收是这几年日产的风度车型能够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很好,让我感到欣慰。另外,进口车市场是个很不安定的市场,所以我尽力去建立展示厅,在这方面,我们的合作伙伴(销售代理商)拿出了很大的勇气与我们合作。
记者:高关税、进口许可证制度等限制,将会随着中国入世后逐步取消,而目前日产在中国的销售方式显然对日产不利,您有什么新打算?是否还会继续与目前的销售代理商合作?
近藤章夫:我们现在正积极建造专卖店,销售方式不会有所改变。 高关税、进口许可证取消后,如果中国准许日产汽车在中国成立自己的销售公司,那么日产(香港)公司就会变为内陆的公司。销售代理商与我们关系不会变。
记者:有新闻报道说,天津与丰田开始合作,年产量为3万台,对此您如何评价?他们的合作给日产在中国寻求合作伙伴带来不利影响吗?
近藤章夫:我认为,最初先以少量的生产是明智的,如果一开始就具有规模产量,市场一旦有变就会造成产品积压。不论谁先进入和后入都给日产带来了可以吸收和借鉴的经验。
随着中国汽车厂今后重组,对日产寻求合作的影响会越来越小。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的技术和质量尤其是价格因素就越显重要。
选择沿海城市运输成本就会降低很多,我现在也开始担心起来,这些好地方已经被竞争者都抢光了,如天津、上海、广州等。
假如将来日产与东风汽车合作,生产地我们还是选择在靠海边近的地方(东风的“风神”部分零件使用的是日产零件),中国加入WTO后谁的成本能够降谁就具有竞争优势。
记者:当年日产与郑州合作为什么选择“皮卡”?现在看来效果并不是很好。
近藤章夫:生产什么类型车,当时国家的限制规定很严,而考虑这种车型国产化率比较快,价格也很便宜。如果像桑塔纳那样是困难的,这种车在郑州很容易批准。
记者:郑州日产下一步准备怎么打算?
近藤章夫:对郑州皮卡进行改造,改造成像在美国那种比较好销的车型在郑州生产。正是这种车使日产在美国市场上复活了。
可能中国人和美国人不一样,但中美两国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在逐步接近,所以这种车型会受欢迎的。
记者:去年法国雷诺汽车斥资34亿美元,成为日产的大股东,这种重组会影响日产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吗?
近藤章夫:在中国市场是有变化的,过去日产车和雷诺车在生产和销售是分开的,将要融合起来,互相借助各自的网络,尤其是有些内部零件将共用,以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些方面我们正研究讨论。
记者:戴姆勒与克莱斯勒合作后,由于德美两国的历史背景和企业文化的差异,使其合作时产生了许多困难,在这方面日产和雷诺有没有问题?
近藤章夫:法国人在管理理论方面比较强,责任明确到人,原来日产每个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责任究竟是什么。现在责任到人,压力大了,但同时也具有了挑战性,雷诺在企业管理上给日产带来了西方的新东西。
日产的改革,现在快要见到成果了,在市场销售方面,日产与雷诺能合作的部分将要开始合作。
记者:就任中国总代表快一年了,您有什么感想?
近藤章夫:在中国工作很有挑战性,虽然工作还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结果,但我觉得近一年来很有意思。徐滨(中国经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