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瑞典沃尔沃卡车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合资成立“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这意味着,经过9年的谈判,一个采用当代最新技术、与欧洲同步生产重型卡车的现代合资企业诞生。这个合资项目是目前国家批准的惟一一个重型汽车合资项目。中国重型卡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根据合资合同,双方合资期为30年,总投资额为16亿元人民币,双方出资各为50%。双方合资生产的产品,是沃尔沃的FL6、FM9和FM12各类卡车,建设规模是10000辆重型卡车。根据合资企业的计划,首期生产的产品为FL6、FM9和FM12各类卡车,将视市场的需求状况逐步增加产量,计划到2005年每年生产2500辆卡车,到2008年年产达10000辆卡车。 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沃尔沃卡车公司大中华区首席营运官吴瑜章称,沃尔沃与重汽并不是卡车市场第一个吃螃蟹的,但这次合资是中国重卡行业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这是一次典型的强强联合。重汽集团是中国重型车行业的鼻祖,也是15吨以上重型车的老大。沃尔沃公司是欧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重型卡车生产商。重汽有多年生产斯太尔的经验、设备和网络销售优势。沃尔沃有雄厚的资金和一流的技术优势。此次合作引入了最新的欧洲车型和最先进技术。沃尔沃FM系列,是沃尔沃历时5年于2002年全新推出的主力车型,在全球市场已经销售了数万台。 重汽的济南生产基地可能成为沃尔沃未来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生产和采购基地。据沃尔沃卡车公司亚洲区总裁约克姆·雅伯介绍,沃尔沃已经计划在亚洲区建立至少5%的市场份额,实现在亚洲市场年销售2万辆卡车的目标,其中仅大中华地区就要达到1万辆。所以能否在中国进行本地化生产,对沃尔沃卡车公司实现它的亚洲战略至关重要。 中国重汽集团公司董事长马纯济说,这个合资项目于1994年开始洽谈,1997年国务院批准项目建议书,2001年原国家计委正式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国家政策的要求和双方企业发生的变化,双方对合同有关条款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补充和完善。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投资分析部顾少华分析指出,在重型车领域的中外合资过程中,中方需要国外公司的先进技术,而国外公司最看重的是中国的市场。在国外,商用车的生产利润远大于轿车,而在国内则相反。但是,国外重型车的定价相对高,国内重型车的定价较低。这直接影响了国外公司在国内市场的拓展。在这种情况下,国外公司纷纷制定了“本地化”战略,加之国内公司的需求,合资合作由此诞生。 截至2002年年底,中国公路总里程已经跃升至175.8万公里,而高速公路已经位居世界第二,达到25200公里,仅次于美国。同时,物流行业所创造的价值已经占到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25%左右。在交通建设和物流增长的双重推动下,2000年以来,重卡市场连续3年出现了超过60%的井喷式增长。 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中国卡车市场的销售数量将达到150万辆,届时将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需求的总和。根据沃尔沃卡车公司的预测,到2012年,中国可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重卡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