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童娜报道中国汽车界第一个“中中外”模式合资企业————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1月18日在柳州挂牌。与此同时,新公司首款提前通过国家“正面碰撞成员保护”试验认证的新品“五菱之光”也隆重下线。 上汽、通用、五菱三方于今年6月签署了三方合作相关法律文件,挂牌仪式的举行,标志着新公司目前已顺利度过磨合期,此番具有创见意义的合作模式,也由此进入实质运营阶段。 目前,我国微车行业呈现长安、夏利、昌河、哈飞以及此前的柳微五分天下的格局,其生产集中度已超过整个微车产量的90%以上。从记者掌握的数据来看,2001年,全国微车产销量分别为49.166万辆和48.855万辆,而柳微去年的年产量是12万辆左右。这一联合重组,上汽通用五菱就是要依靠柳微自身在微车市场上的固有份额,充分利用上汽集团、通用公司在资金、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资源经验优势,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在国家相关环保法规及碰撞法规日益严格的条件下,提升现有产品技术,努力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 “五菱之光”,是在通用与上汽合资的泛亚技术中心支持下,自主开发的新品,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更为重要的是,它也是国内第一款在不装配安全气囊的前提下即符合国家CMVD294碰撞法规的产品,极大地提升了性价比。 “五菱之光”的推出,对于新成立的上汽通用五菱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将担当新五菱产品更新换代的主力;抢在明年7月1日安碰政策强制实施前提前进入市场,无疑也占得了先手,也为下一步引进开发新车型赢得了时间;同时,它也是新五菱由原来低端市场向高端普系的一个开端。新五菱将充分借鉴合资方的管理、质量控制和渠道优势,跻身高端微车市场。 在谈到未来车型开发问题时,新五菱方面三缄其口,连用两个“等着吧”吊足了记者胃口。再三追问下,有关人士表示:“后续车型并不一定会像外界猜测的那样从通用系下的铃木选型,可能仍会在通用所属品牌中选择,但不会直接引进。”而据记者了解,通用系中微车品牌寥寥可数,新五菱方面的表态,是否处于一种战略保密的考虑还不得而知,但该人士又指出,激烈的市场竞争拼的就是产品换型的速度,看来,下一款新品不会让人们等待太久,那时一切都会有答案。 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上汽通用五菱的有关领导对新公司还是表示出谨慎的低调。即使谈到“五菱之光”的竞争对手————长安之星,也颇多赞誉,显然新公司不愿显山露水,咄咄逼人。而通用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墨斐先生在致辞中,则直言不讳地表示,要将新公司与通用其他的合资公司予以同等重视,三方合作,就是要把上汽通用五菱打造成微车领域的第一名牌。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王汉民也在挂牌仪式上表示,当地政府对于这样投资西部建设的强强合作将给予有力支持与全面配合。看来,善于在中国汽车产业政策中周旋,善于审时度势相机而动的通用汽车此番又没有落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