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10月4日成都在全市开展了无车日活动,除公交车、军警车、特种车之外,其他机动车辆一律禁止上路行驶。此次无车日活动不但在成都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即使从全国范围而言,无车日活动也称得上首开先河之举。 汽车,作为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确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使人的交往增加,使物的流动加速,它使整个世界就像装上汽车轮子一样,日夜不停地旋转。然而,恰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任何事物有一利必有一弊。随着快速的膨胀与发展,汽车在给人类带来巨大方便与舒适的同时,也正在日益走向自己的反面,产生着巨大的负面效应,使人类陷入汽车带来的各种灾难之中。 据资料统计,在形形色色吞噬人类生命的事故当中,汽车实属罪魁祸首。每年都有成千上万鲜活的生命葬身于旋转的车轮之下,充当了现代文明的冤魂。此外,诸如汽车碰撞、倾覆、栽入高山峡谷中的新闻也时常充斥于新闻媒体中。人的神经对此似乎都已经麻木不仁、见多不怪了。 汽车带来的种种环境污染,对人类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更是深重而且持久。汽车隆隆地驶过,马达声、喇叭声打破昔日的宁静,不停地刺激着人们的耳膜,使人变得心绪不宁。路面上的泥土被车卷起后飘散在空中,使过往行人灰头土脸,甚而顺口鼻吸入气管,沉淀于人的肺部。然而,汽车给人类带来的最大的污染还不是这些,汽车最大的污染应当是它自身排出的废气。这废气看似无形,但空气中却早已弥漫了汽油、柴油的味道。它使人类呼吸花草、树木、泥土的清新气息的渴求变成了难以企及的奢望,只有在远离城市、远离公路的地方,人们才能短暂地享受一下大自然的芬芳。 速度,是汽车带给人类的最大的便利之一,然而,它的这一优势也正在逐步演变成为它的劣势。在高峰时间,汽车铺满了所有路面,像拉破车的老牛一样缓缓而行并且常常拥堵不前。汽车里的司机、乘客焦躁、叹息、无奈,恨不能生双翅膀,腾空而过。等到历尽千辛万苦到达目的地后,却又发现,所有能够停车的地方都早已停满了汽车,只得绕一圈又一圈地寻觅车位。 其实,对汽车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灾难,西方国家早已领教到了,也早就认识到了。在采取的种种对策之中,无车日活动就是较为普遍的采取的对策之一。据了解,欧美许多城市近年来都纷纷开展无车日活动,以减缓、减轻汽车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无车日活动虽然远非治理“车灾”的万全之策,但它毕竟反映了人们对汽车灾害的觉醒与关注。同时,它也给人们一个机会,使人们能够重温旧梦,使人们能在嘈杂车流的包围下,短暂享受一下蓝天、丽日、鸟语、花香,使人们能在宁静的氛围中闲适地散散步。 成都不愧为一个热爱生活的城市,她先行一步,为我们带了一个好头。愿更多的城市行动起来,选择自己的无车日。我想,无车日里一些人虽会感到有所不便,但最终一定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
来源:[法制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