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公司的全球设计总监克里斯·班格阐述了他理解的宝马核心价值观:成为以工程为本、同时在设计上富有激情的汽车制造商。并且要把宝马做成一件“移动的艺术品”。 我一直在想,等到我们每个人都开上了宝马、奔驰,那是怎样的一个境态?可以想象的是这些名车的价格不会那么贵了,但肯定还会有更贵的在等待我们。 宝马3系和5系在国内的推出,使我们对名车的认识更加直接。据说宝马车现在已经是供不应求,估计经销商们又要玩一轮加价的把戏了,也正常,谁让你是求着人家呢? 在德国,宝马应该很普及了,用他们当出租的也大有人在,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品牌的效应,在国际市场上,宝马车依然是炙手可热。 一个品牌的生命力在哪里?不是价格也不是传统,价格会因经济的波动而变化,而传统更大的意义则在于回味。一个品牌之所以长盛不衰,就在于它的质量。只有质量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公众的评判。它最公平也最客观。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是,宝马只不过挂上了一个中国造的幌子。宝马销售部的副总裁路德.派森说:“在中国生产的宝马轿车,不是中国宝马,而是世界的宝马”。这话没错,因为现在这种情况下国产率还提不上日程。换个角度,如果说,大家快来买宝马啊,真正的100%国产,大家恐怕就不会挤得头破血流了。最大的可能是,大家都围观着,看哪一个□□先买。 所以说什么国产化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消费者看重的是宝马牌子的可靠。至于是在沈阳生产还是在上海,又有什么分别? 还记得当初雅阁上 市时万头攒动的场面,有钱人多的去,好的就是这个热闹。等到宝马3和宝马5定价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喊贵,但贵你也不一定买得到,为了这份尊贵,心甘情愿掏钱的大有人在。那些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买宾利、劳斯莱斯的倒可能把价钱看得轻了,我一直也怀疑他们也不会太看重什么手工打造,全新科技等等。恶毒一些的想,只要车还能跑,是这个牌子就可以了。无非要表达的就是:你看好了,我开的可是劳斯莱斯! 买宝马的是另外一些人,他们对车的关注要更加强烈。气派有了,车的价值还要体现出来。驾乘宝马,感受生活,那么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你宝马能带来什么?我喜欢这种态度,有一种回归本质的感觉,这也配得上宝马的赫赫威名。 三五成群也好,九五之尊(宝马应该出9系了!)也罢,宝马进入中国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我们的国产车更应该从中看出差距。并非天方夜谭,路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长吁短叹可以,气冲斗牛也可以,关键是你得迈出第一步。 什么时候我们也可以如此趾高气扬,我说,也没白费宝马到中国走一遭,虽然风光的有些让人嫉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