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市场中,无照经营及无证执业的人员,人们称之为“黄牛”。“黄牛”往往违背诚信原则,以赚取差价的违法手段,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当属“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之列。然而,记者在全国二手车交易位量比较大的北京、上海了解到,“黄牛”的销售业绩令人瞠目结舌。 上海市六大二手车交易市场2000年交易量为64255辆,2001年增加到83421辆,2002年则突破了10万辆,达到119888辆,2003年上升到144692辆。据记者了解,2003年二手车交易市场中60%的二手车操纵在黄牛手里,北京亦然。 二手车市场中的“黄牛”缘何生活得如此滋润?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市北武宁路上的二手车交易市场,看到大门口车辆进进出出井然有序,广场上停放着近百辆二手车排列整齐,前窗玻璃多数置有车辆简历和参考价格,身着蓝色工作服的管理人员和佩戴统一胸卡的经纪人有条不紊地在现场接待用户。 事实上,私车主乐于把旧车卖给“黄牛”,“黄牛”们先以比上海市场略高的价格帮你把牌照卖掉,再将无牌二手车上个沪C牌照卖掉。如此一来,私车主得到的实惠比交给正规中介公司要多,因此大多数人也乐意把车交给那些脑筋活络的“黄牛”们来操作。 暗访中,一个“黄牛”对记者说:“我这是正规的经纪公司,在我这儿买车你放心,车况、手续我都是有保证的。”说到这里,还指了指停车场栅栏外,并掏出一张名片递给记者。从名片上看,他是沪市一家颇有名气的二手车公司“经纪人”。据悉,现在许多黄牛都已“挂靠”在具备从业资格的二手车经纪公司名下,名片上都说自己是真正的经纪人,其中有的和公司真有关联,但也是损公肥私的自己倒腾,有的就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自己私印名片,和那些公司毫无瓜葛。记者发现“黄牛”大多说普通话,所说的“普通话”里明显夹杂着三种方言:河北口音、安徽口音和东北口音。通过再三了解,得知不仅这边的情况如此,而且交易市场里大多数正规经纪人也来自这三个地方。同时,安亭二手车交易市场的情况亦是如此。 据悉,上海有关部门曾举办过几次二手车经纪人资格考试,第一批早在2000年3月就拿到了资格证书,但证书上注明的每年审证却从未实行过。二手车经纪人实际处在一个疏于管理的境地,谁都说不清现在到底有多少人仍在从事二手车交易工作。 通常二手车流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经纪人制,有经营资格或是没有资格的经纪人,在促使旧车买卖双方交易成功后,从中收取中介费;二是买断制,即先用资金买断二手车,再择主卖出,赚取差价。以上两种操作的专业性都不太强,只须懂车就行,而且买卖双方多为企业,这直接导致上海二手车市“黄牛”的生存空间非常之大。 在二手车市场里停放二手车并不需要正规经纪公司开具的任何证明,只需付15块钱一天的停车费即可。同时,“黄牛”办成交手续时也得向交易市场缴纳手续费,大部分交易市场就安于现状让“黄牛”养着,虽然明知大部分利润流进了“黄牛”们的口袋,但坐享其成的日子也不错,因此也就无心去扶植正规经纪公司。 对此,上海二手车交易市场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解释道,市场内“黄牛”其实是二手车交易市场“润滑剂”,对繁荣市场起了很大的作用。 看来,二手车交易市场中的“黄牛”,并不是在夹缝中生存。(刘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