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搜狐评论

顾雏军论格林柯尔跨国收购欧洲两汽车公司

AUTO.SOHU.COM  2004年11月26日08:32  搜狐汽车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主持人王子恢:各位网友大家好,感谢大家关注搜狐财经频道,也感谢大家关注正在进行的搜狐汽车周,今天我们关注的话题是格林柯尔集团跨国收购欧洲两汽车公司。我首先介绍一下我们

  请到的第一位嘉宾——格林柯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顾雏军先生,感谢顾雏军先生光临我们的聊天室。同时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还有三位汽车界资深的分析师,一位是中通车辆机械集团的佘振清老师,他是客车行业资深分析师,还有一位是汽车行业的独立撰稿人钟师先生,另一位是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先生,他们二位在业界有很有影响。感谢各位嘉宾。

  主持人王子恢:今天早晨格林柯尔集团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了新闻会,格林柯尔集团通过境外子公司GRC capital收购了世界著名汽车配件生产商汤姆肯斯的子公司盖茨国际在法国莱维斯(Nevers)的汽车管件工厂,同时宣布将欧洲著名汽车设计公司雷莱德(Leyland Product Development )产品发展公司收入麾下。这是引起国际关注的跨国收购,在此之前我们采访顾总的时候,顾总谈到收购意向,时隔不久收购神速完成。先请顾先生给介绍一下收购的细节。

  中国客车前进的路非常遥远

  顾雏军:雷莱德这个公司我们谈了将近一年时间,比较长的谈判。我们收购亚星,我们认为中国客车的出路是要跟世界技术上接轨,如果没有世界客车技术,中国客车和世界的差距,我们一辆亚星15万人民币,而英国一辆巴士15万英镑,这个是实质性差距。我们的冰箱贴上伊莱克斯的牌子,在欧洲买的东西跟他们以前别的产品没有什么差距,你看不出来贴上GE的牌子是不是GE的,表面上质量没有差别。把中国生产的客车贴上沃尔沃的牌子,任何驾驶员开十公里就知道这不是沃尔沃的产品。这个不仅仅是无形资产的差距,还有技术上的差距,这种差距就是中国客车业发展的最大困难,也是中国客车发展的最大希望。我相信中国客车还有上升的空间,正是由于有15倍的差距,中国客车前进的路是非常遥远和漫长的。

  雷莱德公司是非常古老的公司,当年英国工党在60年代把上海很多企业国有化,把所有的英国公司英国的车包括MINI、劳斯莱斯等很多车,还有卡车还有客车还有丹尼斯底盘都是放到雷莱德公司,英国后来私有化把很多股份卖掉了,MINI卖给宝马,还有一些车卖给福特,卡车卖给沃尔沃,客车独立出来成为五月花,曾经在今年四月份破产的时候,我们是最强有力的竞争者,差一点买下。大车的设计部门有一百多个人组成一个独立的汽车公司,这就是LPD产生的原因,这个公司在英国和欧洲很有名气,没有人不知道的,当年在英国很辉煌。要说它的行业地位,应该说它在底盘设计上有非常高的声誉,在欧洲甚至北美洲都有客户。欧洲的客户都是大公司,生产巴士的公司本来就不多了。

  主持人王子恢:你为什么要进行这次跨国收购?您这次跨国收购Leyland之后,可以说是一夜之间缩短了中国客车设计能力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这对格林柯尔旗下亚星客车未来的发展会有什么影响,请您谈谈。

  顾雏军:我现在去买沃尔沃的发动机,去买欧洲的变速箱,去买欧洲的悬挂,能不能组成一个跟沃尔沃一样的车?亚星的回答是NO,中国工业做不到。同样的问题我今年二月份去欧洲见LPD的人,我说我这些东西都是买欧洲的,你能不能帮我组成一个跟沃尔沃一样的车?他们说可以,不仅仅可以,而且水平不会比他们差。这就是我们要的,假如我们的配件和欧洲一样的,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生产跟欧洲任何一家公司可以竞争的客车,这个首先是必要的。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收购这家公司而不是买设计买技术?我委托你给我设计一年给我定单,这样不也可以吗?现在中国的底盘设计是根据欧洲的车桥、发动机来设计的,我们的要求是根据中国的条件在中国人的基础上(设计),而且很多的参数不一样,根据中国目前的状况中国的发动机、中国的车桥、中国的底盘、中国的传动、中国的悬挂,这样的基础上要做出这个基础上最好的车,就不是买一个设计就可以了。中国很多公司也买过设计,东风买了沃尔沃的设计。我认为这个是不够的,光买底盘设计是不够,你的配件跟欧洲是不一样的,要根据中国的配件来设计,一般欧洲人不跟你合作。你只有拥有自己的公司,作为一个科研项目他才会跟你做,如果我委托LPD给我做这个事情,委托的事情可能要一千万。这是一个科研问题,不是成熟的设计都是有欧洲标准一装上,这个设计是有规范的,用中国东西,性能怎么样还要研究中国车桥的性能,中国汽车的加速性能,作为一个科研项目。我有自主公司成本最便宜,在欧洲搞一个新型客车下来几千万的设计费常有的事情,搞一个小车差不多要10亿美金的设计费,最后能够上路的话成本价90亿美金,搞一个大客车几千万英镑的肯定是要有的。

  根据中国的配置来搞中国配置基础上最好的车,这个代价会很大,我们最后下定决心还是买这个公司。买这个公司并不简单,所有的汽车设计公司差不多都有车场的,独立的设计公司是很少的,我们找来找去找了两家,有没有第三家第四家第五家我不敢说,这个行业中比较清晰的大概是哪家,当然可能还有。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设计部门,但是独立的不属于哪家公司的比较少,我收购这家公司也是属于稀缺资源。虽然谈判很艰难,我们还是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完成了。

  主持人王子恢:中国高端的豪华客车市场份额比较有限,跟国际设计的差距已经通过收购解决了差距问题,但下一步可能面临产品的市场份额瓶颈问题,您如何看?

  顾雏军:我收购这个公司如果仅仅生产一个车,沃尔沃在中国也有工厂,现在也有一些别的公司,亚星奔驰也有工厂,老实话讲跟这些公司竞争现在我们有LPD我们也有这个能力,高档车行业我们肯定是要参与的,高档车行业是一个企业的形象。就像科龙空调7.0效能的双效能,我能卖8000多元,但是不指望它卖得很多,这么贵的东西毕竟买的人很少,但是代表我能做全世界水平最高的空调。亚星在没有合资的情况下能做出跟沃尔沃和所有人一样贵的车,这个车一年能卖出多少辆并不太重要,因为亚星也不能全靠它完成它的销售额。第二步我们比合资厂要高明,国内合资厂也生产80万的车,但是就是把原来的国外的一些配件,根据国外配件的设计人为换成国内配件然后就上路了,这个车老实讲是不准确的,每个发动机的性能不一样,每个车桥的效率也不一样,用国外车桥这个发动机效率偏大,用国内车桥发动机功率偏小,刹车性能不一样,安全性能不一样,理论上不能这样做。LPD在国内可以独树一帜做一个根据中国配置做出最佳的车,这个性能完全参照中国配件的水准来设计,效率最高、最安全,这个是我们收购以后得到最大的好处。

  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跟别人合资

  主持人王子恢:三位老师都是汽车界的资深人士,你们对格林柯尔跨国收购欧洲汽车企业有什么看法,向顾雏军先生提提问题吧?

  钟师:刚才顾总对收购技术来源和收购国外工厂做资源整合的思路很独特,那么多客车行业的分布很广,汽车很多,他们做了很多年他们没想到做这个东西一直没跟上还是理念上没跟上,还是由于组织结构的问题,他们都没走出这条道路。你们独辟蹊径,这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

  顾雏军: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我感觉跟别人合资通过合资方带来一些东西,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跟别人合资,亚星奔驰就在我们门口我们也没打算把亚星奔驰的股份买过来。国外公司都是巨大的公司,自负和狂妄不是我们能够接受我们能够承受的。合资方要求我这个车就是这么设计的,至于中国配件达不到这个水平那是你中国的事情,只能怨你的配件很差,不是我的设计有问题,我的设计就是根据国外最好的东西来做的。我们要做的恰恰相反,中国配件的状况是不是短期内能够提高的,一夜之间中国的路桥跟国外的一样,发动机跟国外一样。我们不可以接受你的观点来做事,按照这个思路来就不是合资一个公司,而是买一个公司,研究格林柯尔和科龙的人都知道,我们在中国国内基本不建合资厂,我们喜欢买一家公司按照我们的思路来做。改革开放以来大家讲合资,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玩得很好,好像跟中国拼的话合资企业有优势,但是反过来跟欧洲市场拼又没有优势。

  钟师:整个欧洲的资源客车资源和技术,将来的产品是走两个市场还是通过这个把国内先满足以后有富余能力再跟国际市场竞争?国际市场不是你下一步要考虑的?包括份额问题。

  顾雏军:这个还是第二步,如果买欧洲的配置在欧洲组装,价格也是一样的,没多大优势,推广新品牌。LPD这个新品牌推广的话,用这个品牌推广在行业当中是很容易的事情。能不能进入发达国家卖我们的巴士车最重要取决于中国配件能不能和国外配件同质量,我们也只是有设计能力,但是配件还是要买国外的。我这次匈牙利看过车场,他们的配件也要15亿欧元,他们的配件是西欧的,最后成品反销给西欧,劳动力成本比西欧便宜。打市场的费用很大,我们不认为我们会马上用LPD的设计,用欧洲全部的组件去打欧洲市场,目前情况下还是不合适的。中国只有配件跟欧洲同质量的时候,生产的东西跟欧洲差不多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价钱能在八万美金就有竞争力了,15万英镑我八万美元,这个时候中国才有可能跟欧洲较劲客车市场。就像家电一样,家电原来一台冰箱要卖八百美金,欧洲经常卖五六百以上,中国大量出口现在在英国卖200镑。由于中国出口的问题导致国外价格降下来,我八万美元的车跟你的一样你还卖15万可能有问题,我抢你一部分市场,迫使你的市场份额进一步降低,你的成本提得更高了,那时候可能对于中国有一些机会。但是可能需要一代人,至少25年算一代,我们在十年到二十五年之间呢不能把配件搞上去,个不是格林柯尔一家能够解决的事情。主要的配件车桥、闸箱、发动机、悬挂都要达到国外水平,这个恐怕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做到的。

  钟师:半年前东欧的用户一直经营客车,看到中国客车那么旺想找一个采购员,希望在西欧采购东欧采购便宜一些,但是有一个原则要品牌最好,可以在中国造。中国的合资厂或者搞技术引进很多配件自制能力很低还要从国外进口,最后组建退税的话再销出去价格和国外的差不多。

  顾雏军:用MAN的底盘就要打MAN的牌子,MAN是一个很难打交道的德国公司,如果打它底盘的话它要让你用它的配件,不会让你用中国的配件。如果用MAN的底盘这个底盘就是七八万英镑,没什么意思,一样得贵,需要中国人巨大的配件方面上台阶。

  不是最佳时机

  余振清:顾总这次收购正好切入市场空档,现在客车市场的状况是50万—100万的产品是中国市场的主流产品。

  主持人王子恢:(原文是网友)今年以来汽车市场车价不断在降,竞争非常激烈。家电业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您刚开始以家电起家,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汽车业?以后在格林柯尔集团整体的产业规划当中汽车业和家电业未来分别是什么样的?

  顾雏军:我们是从家电业出来的,老实讲我们认为家电业科龙冰箱跟GE有什么差别。没有什么差别。我在温控方面是世界领先,不同的温区温度控制精度和能源利用率都是世界最好的,我们在这方面可以自豪地说在冰箱行业我们唯一缺的就是品牌,什么都不缺。我们在英国卖250镑零售价,卖300镑,这50英镑绝对是品牌的差距,不是质量的差距。我们空调也是最好的,目前我们在欧洲卖得很贵,产量也比较小。中国家电冰箱空调我知道,这是科龙的主打产品,这两个产品技术上我们没有什么有求于人或者向别人学习的,这个话可能说大了一点儿,不客气讲是这样的。我们两百人的研发部门博士、硕士大概占了一大半,这个庞大的研发队伍在世界冰箱领域里面是最大的,人家可能只有三四十个人,五六十个人都很少。这样庞大的队伍使得我们未来的知识研发能力超过国外。客车行业中国研发客车行业的人员也很好,但是由于整个行业水准比较低,我们收购亚星之后不是没有做工作,行业人知道,我们花高价钱请了一个设计部请了50个人,从合资公司挖过来,亚星设计部的人增加,这50个人目前造不出跟欧洲大品牌同样标准的公司,这也是我们购买LPD的原因。

  主持人王子恢:现在进入汽车业是一个最佳时机吗?

  顾雏军:不是最佳时机,太晚了,晚到大家都赚钱的时候我没赚到。我们的客车15万人民币,人家是15万英镑,这个差距是太大了,我做到八万镑的时候我这个车的水准跟他是一样的。如果八万镑跟15万镑的差距,10万镑和15万镑的差距,这个时候品牌就不太重要了。客车是专业人士用了,不是家用的,品牌影响的差价就两万镑。我同样的车13万英镑就可以进入欧洲市场了,这个还不是太难的事情,还有机会。不一定我五万镑,人家十万镑,差距没有这么大。小客(轿车)车恐怕百分之四五十的差距都有。

  主持人王子恢:贾老师您认为顾总做汽车有优势么?

  贾新光:现在家电全行业转向汽车,但是进入的方式也不一样,现在搞汽车有几种方式,一种就是合资,人家带资金带技术现成的产品,拿起来就干。还有一种方式叫做买设计,人家设计完了,你拿设计,跟轿车里面中华那样一样。第三种就是买底盘自己做上装部分,还有一种干脆抄袭,有的抄得很高明,外面造型抄得很像。这些方式里面实际都有弱点,合资现在国内的企业开始埋怨外方不给技术也不搞开发,合资半天什么都没学到,甚至外方阻止了中国民族汽车工业搞自主开发。我的观点这是你自己的事,你不搞你不能赖别人,就跟足球一样,最近阿里汉走了,足球踢得乱七八糟,埋怨阿里汉。上一次米卢带你进了世界杯还踢不好也埋怨,还是中国足球队自己的事,汽车也是,还是自己的事。谈合资不可能自主开发、独立开发,自主品牌根本不可能。买设计刚才顾总说的对,开发跟过去的设计不一样,设计就是画图,但是开发包含科研成本,国外开发第一个先是做市场调查,有多大需求,具体技术上的需求、使用条件,我有什么技术,我可以用得上,然后再把它组织起来,这叫开发。包括生产,要考虑生产条件,我设计得很好你能生产吗?这个过程不是买一个设计的问题,通过这种开发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这个目前国内又不行,因为这些人员就在国内,根本跟世界先进技术接触不到,开发不出世界先进水平。这条路必须走,通过买开发机构然后自己来做开发,这是一个跟别人不同的路子,也是大投入,搞开发是投入最大的,而且不万赚钱,风险也大。别的公司不是这么进入的,这是比较独特的方式。

  只有收购才是缩短差距的捷径

  主持人王子恢:现在中国的汽车界到国外去收购汽车生产商的案例也是比较多的,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企业收购过程当中非常艰难曲折,有的甚至最后失败了,您为什么谈得这么顺利?

  顾雏军:我们和LPD谈得很艰难。LPD的股东是由设计部的头一手搞起来,有的人已经退休,对这个公司仍然很有感情,你要买他的东西非常难。法国Nevers这个公司比较好谈,在汽车配件方面是大公司,要维持汽车管件厂和现在的客户比如标致雪铁龙良好的关系,不能因为出的不好让标致和雪铁龙认为这个公司不行,他们和我合作的时候,希望我们能接手他们的生意,能够让他们的客户满意。他们是让我们使得对他们的客户满意,它给我们提供的技术等等我可以用“无私”来形容。我们买的是人家准备放弃的生意,我们买他的生意就比较好,他不会因为25%的生意丢了或者放弃了得罪他的客户,因为标致和雷诺也好,雪铁龙也好现在还是它的大客户,它是汽车配件专业厂家,所以给我们提供很多技术使得我们接手以后继续得到客户的满意,这个意义就不一样了。如果我们买他们的技术,我们生产出来生产不出来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我就是买公司,我买公司实际是买技术,是为了融入这个技术,我们要去买专利绝对买不到明天的技术,能买五年以前的技术就不错了。中国国内也有人买过生产线买过技术,但是能买到人家未来的技术和未来的生产设备吗?不会的。我们买到是未来的东西,我们跟人家谈要永远使用,要使得客户满意,我们这个产品方式非常合理,再加上是大公司很多东西非常规范,不合理的公司我们也碰到过,不合理的公司我们不谈。我们公司在国外公司的人很多,大多数决策层的人都在国外呆过,我在国外呆过十年。胡(我们作投资的副总)总是加拿大公民,在国外呆的时间不比我短,在国外负责收购的人都是在国外呆了几十年的人,外国人的文化很简单没有什么听不懂的。本来想生产第七代的东西,想把第五代的东西卖给我,我要买肯定是第七代甚至是第八代的东西,如果买不我宁愿不进入,就像我们搞家电,汽车零配件可以进入也可以不仅如,我虽然买不到那我就不买好了,我没有么买不可的概念。为了中国客车应该有非买不可的东西,就是他们这个集团应该有些东西非买不可,代表中国汽车产业的希望,政府要往前走的。我们这样的企业什么东西合适就买,价钱也合适,正好它退出把所有的技术给我们,它们在行业当中有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可以永远给我们使用。

  主持人王子恢:这次收购机会是格林柯尔自己发现的吗?对方找你们或者别的方式?

  顾雏军:我们自己找的,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小组,我们花的路费可能要十几万英镑,全世界到处晃悠,晃悠得很辛苦,有人一个月在家里只能平均呆三天。比如,Nevers的汽车管件工厂这个收购意向就是我们一个高级职员闲聊过程当中发现这是一个机会,后来这个高级职员就跑去看了,跟他们谈了两个月,橡胶当中的配方水平是非常非常高的。我今天跟一汽一个客人吃饭,一汽有几辆报废的车什么都锈,就橡胶管子还是新的,橡胶管子还可以拆下来装在任何一个车上。不要低估橡胶的技术质量。

[1] [2下一页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短信推广
“悬赏”鲜明个性图片
摩托罗拉和弦下载专区



搜狐商城
·汽车| 香水扮香爱车
·汽车|爱车清洁用品
·化妆|玉兰油惊爆价
·精品|运动休闲服饰
·汽车|送龟牌白金蜡
更多...
-- 给编辑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