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汽车频道 >> 记者专区 >> 祝虹 >> 祝虹作品精选

自主品牌巡礼之:中华轿车与千山雪

AUTO.SOHU.COM  2004年12月10日13:17  新华社-每日电讯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核心提示】

  雪是北方黑土地上的精灵,更是千山的魂魄,当热情的水在严寒中凝聚,升华中就变为洋洋洒洒从天而降的雪。华晨的自主品牌——中华轿车,如同千山雪,也是在不断的凝聚过程中升华中锻造出来的。

  感动中国的中华车

  千山雪地凝聚过程让人遐思,中华车的锻造过程令国人关注。

  2004年2月20日晚,中央电视台的一套节目吸引了无数中国人的目光。"中华轿车杯"感动中国2003年度人物评选颁奖晚会在人们的期待中拉开大幕。国人也是在那一次,记住了和难忘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与一起出现的“中华”轿车。

  2004年2月9日,当钟南山首次坐“新中华” 的时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国产车能有这如此的水平,不容易,不容易。随后,为新中华题词:"中华轿车,稳健轻捷,令我振奋。"

  2000年12月,中华轿车在沈阳大东区山嘴子路14号华晨金杯汽车公司M1工厂下线,没有多少人相信,中国人竟然能够造出中华轿车。

  其后,中华历经种种磨难,这个以“中华”命名的轿车彷佛印证了中国崛起的历程:如同千山雪——必经苦寒,才能升华。

  2002年始,华晨股权发生了巨变,管理层改变后,由一个金融企业向一个真正的汽车制造业转变,中华开始重新走上不断历练的征途。华晨人要高举自主品牌的大旗,赴国内、国际市场赶考!

  脱胎换骨中华车

  “千山有千峰、千峰落千雪”,中华车从出生到成长经历了春夏秋冬。

  华晨创立初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平台,目的是为了扩充规模,并不是扩展融资渠道来为汽车服务,其主要管理者也都是金融出身。早期的中华车M1是1997年华晨的高层去了意大利后,根据当时对中国市场的理解,花6200万美元请乔治亚罗进行整车设计,又花了1亿美元开发零部件,造出了中华车。

  苏强说:“当时什么论证也没做,就是拍脑袋。国人喜欢宽大气派,所以我们当初提出的要求是:坐起来像奔驰,开起来像宝马,尺寸比照奥迪,价格要像桑塔纳,对手是红旗、桑塔纳2000和帕萨特。”

  中华轿车由于前期众人知道的诸多原因,进而痛失部分市场。

  痛定思痛,华晨逐渐剥离跟汽车主业无关的企业,让华晨汽车的资金链更加坚固,由多头转向集约,再由集约转向集中。

  苏强说:“我们要把精力真正转到产品上。中国汽车工业这些年,制造能力是最强的,冲压焊接初装总装,人才济济,真正的研发人才却几乎没有,中华是自主品牌,从当前看,至少是有产权没知识的,知识需要一个积累过程,你要找到人,找到方法,仅这两条就困扰着所有的国内汽车企业。”

  我不知道苏总通过多少坎坷磨难,才得出这样精辟的总结,苏强的话,正如千山的水,拨开云雾,升华成雪的凝聚过程。

  全球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要造中华车,必须怀有中华情、世界心,而中华情又必须与世界的融合结合起来,这样的人用苏强的话说,到全球去找。

  将精力转到产品后,华晨在中华的开发上,投入了重要力量,赋予新中华新的生命力。

  2002年下半年,华晨在意大利宾尼法利纳、德国保时捷的参与下启动了全新M2轿车的研发工程,M2长4.6米,属B级中型轿车,目前,M2已完成设计定型,将于2005年投产。

  苏强说:“从M2开始,华晨在工程方面开始与保时捷合作,以前工程和设计全都包给设计公司,由此汲取了教训,新中华和M2以积累经验为目的,到了M3就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了。”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有深刻的理解,新时期中国汽车工业的出路大体是两条。其中一条是努力争取双赢平等的国内外合作,但不是一味地依赖。充分利用国内外物质和人才资源,努力形成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通过创造自有知识的自主品牌,锻炼队伍,造就人才,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使我国的汽车工业进入创新增长能力、再创新进一步增长能力的循环。

  新中华正是走了这样一条路。

  新华晨的研发中心总经理赵福全谈到新中华的研发时说,“我明知与保时捷合作是往里面贴钱,但还要坚持这么干。因为这才是真正做自己的品牌。我要实实在在把华晨的产品从小做大、从弱做强,先从做门开始,再做车身,然后底盘、发动机,也许五年,也许十年,但大方向是不能变的。我们的目标是保住现有品牌,积累数据,培养自主研发能力。”

  赵福全今年初被华晨汽车的盛邀回国,此前他是戴-克集团美国总部的研究总监。据说,当时赵福全的选择中华的决定,足够引起的九级地震,从他的家庭一直蔓延到整个汽车界。

  中华车遇到这样的“伯乐”,怎能不让国人扬眉吐气呢?

  赵的主要任务,建立一个真正能实现华晨版本自主研发功能的研发中心,并与保时捷进行技术合作开发M3。

  将于2007年推出的M3是一款以中华底盘的主要配件为基础,长度定为4.4米的变型车。先推出高级别的双门轿跑车,再出三厢轿车,高开低走。此外,为提升中华品牌形象,今年底还将推出一款配备2升V6发动机的三厢旗舰版中华轿车,目前大小、总成、刚性、底盘都已论证完成。

  “光做M3包出去最好,但我们要通过M3练兵,到M4我们要自己做,否则你做到M10也是花几千万得到一个商标都没变的黑匣子。” 赵福全谈起研发就会变得很激动“什么是真的干自己的品牌?不是你自己叫出来的,不能抄袭不能仿造,也不能把别人的拿来,不是OEM也不是CKD。”。

  作为“伯乐”的赵福全这回要真正的开始驾御“千里驹”了。

  他认为,日前,华晨研发中心已经按国外托拉斯的做法完成了的重组,测整车动力性能的转毂实验台、满足欧4排放的环境仓等设备很快就要到位,零部件耐久性实验台、噪声实验台、发动机控制器实验台等在一两年内也要建好。

  赵福全表示有些五年后才用得到或是一年只用一次的设备不会多花一分冤枉钱。

  花再多的钱中华也要建一个自己的试制车间,因为这样的话,“将来我们自己就可以做样车,参加车展了。” 赵福全对新中华的明天充满希望。

  或许他愿意看到银装素裹的千山那威武雄姿,他更愿意让中华车在大千世界里实践和打造,完成世界心的宽广胸怀。

  中华崛起在今朝

  千山千峰千姿百态,每个山峰都有个性。而中华的个性就是自主品牌。

  华晨旗下除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中华轿车,还拥有世界顶级豪华车国产宝马轿车,两驾马车,让自主品牌与对外合作两个方面的良性互动凸现生机。

  中华、宝马在3万辆的首期目标规模下,实现共厂生产,其中涂装工艺宝马与中华实现了共线生产;检测线共线,试车跑道也是共同的。这种近距离合作,对于中华轿车比照国际豪华品牌的技术、管理、标准,全面提升技术和质量水平将获得难能可贵的经验。

  而中华与宝马在涂装和检测方面的共线生产,采用的是宝马奥迪特质量控制体系,使中华对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华晨金杯的车间里新中华的发动机上加装了一个防护罩,不仅可以防尘降噪,而且看起来也更美观。工人说是跟宝马学的。中华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在追求着完美。

  不仅仅是简单的学习、模仿,在自主研发的技术层面之上,华晨急需建立一套自己的战略管理体系,这是对华晨汽车整个价值链的调整。

  同赵福全一起加盟华晨汽车的副总裁兼销售公司总经理郑豫曾是著名咨询机构第一波士顿的资深专家,她认为,一个企业能否长远发展,关键看它的体系、管理系统是否有长远的观点。为什么原来中华出现问题?一方面是研发问题,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这个系统没有很好地运作。

  要造中华车,就要有世界心,世界的也是民族的;要造中华车,就要有包容性;要造中华车更要有千山千峰屹立挺拔的精神!

  “中华对手的管理体系完善,效率比我们高得多。”她表示,“不管我们在这里做多久,留给华晨的是把系统建立起来,把人培养起来。”

  我不知道华晨是些什么样的人?

  近两年华晨汽车发展迅速,全集团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上缴税金、实现利润等主要指标均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3年,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312亿元,占辽宁省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的2.5%,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高出全省增长幅度为45个百分点。

  我不知道日里万机的华晨高层在忍着巨大的社会压力,依然高举自主品牌的大旗是为了什么?

  华晨集团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宏图大业中以主力军的姿态大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对于辽宁老工业基地来说,华晨中华的项目无疑是“雪中送炭”。它站在工业发展链条的制高点,提升了整个辽宁汽车工业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华晨和中华,是中国的。

  改变了战略的新华晨已释放出无穷的活力。

  当千山的雪飘飘洒洒的落在肥沃的黑土地上,中华已经驰上了新的征程,经过最寒冷的冬天,一定会升华出国人最美丽。最喜欢的花朵。这样的中华不正是国人所期待的吗?

  相关链接:

  苏强:1966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国际金融专业硕士。2002年6月出任华晨中国总裁兼行政总监,自1992年以来一直任华晨中国董事,曾出任华晨中国执行副总裁,目前负责行政及生产管理工作,兼任沈阳汽车主席。

  吴小安:1962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曾任中国银行纽约分行副经理,现1993年以来一直担任华晨中国的董事兼执行副总裁,负责华晨中国的整体管理和策略部署。

  洪星:1963年出生,博士。曾就职于外交部、联合国总部。自2002年6月出任华晨中国副主席,1993年以来一直是华晨中国董事兼执行副总裁。

  何涛:1972年出生,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曾任一拖(洛阳)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财务经理。2002年6月出任华晨中国财务总监,1998年11月以来一直任华晨中国董事兼副总裁。

  祝虹、徐洲

重塑性价比标杆 中华“尊驰”本月出山
成功进化--试驾中华尊驰2.4 AT尊贵型

( 责任编辑:张洁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短信推广
“悬赏”鲜明个性图片
摩托罗拉和弦下载专区



搜狐商城
·汽车| 香水扮香爱车
·汽车|爱车清洁用品
·化妆|玉兰油惊爆价
·精品|运动休闲服饰
·汽车|送龟牌白金蜡
更多...
-- 给编辑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