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产业新闻

不消化吸收谈不上汽车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

AUTO.SOHU.COM  2005年04月29日12:06  中国汽车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0)】【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普通观众看上海国际车展是看热闹,业内人士该看什么?当看到德尔福、博世、日本电装等国际零部件巨头携自己的先进技术悉数亮相时,肯定也有不少人士在向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展台上探头,希望能看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先进技术。

  他们当然希望,这些技术不仅仅是从国外引进的二手技术,而是国内自主技术或者是经过国内企业消化吸收后又形成的新技术。

  他们得到的是希望还是失望?

  单纯依靠引进无法形成研发能力

  关于中国汽车业的技术引进问题,最近有两个外国人表达过自己的看法。

  一位是德国马勒集团副总裁鲍力克。这位老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率地表示,如果中国的本土企业能够与主机厂共同开发,迅速提高开发能力,可能还会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但如果单纯靠技术引进或者技术转让而不能有效地消化吸收,就不能形成自己的开发能力,也就很难同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外企业进行竞争。

  另外一位是英国汽车业的有关人士。他在不久前的一次论坛上对媒体说,中国汽车业应该拥有自己的研发能力,而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引进。引进技术而不消化吸收,就等于把人家的东西拿来用,最后还是属于人家。只有拥有了自主的研发能力,才能算是拥有了自己的汽车工业。

  虽然是在不同的场合,但两位国外人士的说法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国内的一位汽车业人士却在一次会议上对媒体说:“我们只能暂时把民族自尊心放下来,那种由国内独立开发、形成独立品牌的念头根本不切实际。”

  两种观点,反映出两种不同的心态。而就是在后一种心态的主导下,国内一些企业从来没有认识到引进和消化吸收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尽管一再有业内人士警告说,汽车业只热衷于引进而不注重消化吸收太危险,但是,依然有众多的零部件企业我行我素,在引进技术时轰轰烈烈,谈到消化吸收就悄无声息了。

  据有关人士统计,如果企业都按照国家原汽车产业政策对零部件国产化率40%的规定执行,在实行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前的1996年~2004年,中国汽车已经可以构建起完整的配套体系。而目前的现实与这种设想显然相去甚远。

  必须改变传统的“引进”思维定式

  有一次,笔者与一位老总谈到消化吸收的问题,这位企业当家人振振有词地说:“我们本来引进的就是人家快要淘汰的技术,再怎么消化吸收也不会超过老外的水平。反正企业又不缺钱,等二次改造时再引进新的设备和技术就行了。”

  这样的观点令人震惊,然而,它却代表了相当一批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发展思路。

  也许就是在这种思维定式的主导下,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都认准了引进技术的捷径。业内人士都知道,先进的技术都是依靠生产设备和检测手段实现的,要引进技术,设备引进就必不可少。比较一下中国和韩国的设备发展速度,就可以了解到我国汽车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情况,因为中国机床设备最大的用户是汽车行业,其使用量占了全部机床设备的一半以上。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和韩国都是机床进口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韩国已发展成为机床主要出口国,而我国的国产机床市场占有率却逐年下降,也就是说进口机床在逐年增加。2004年,韩国已成为我国机床第四大进口来源国,我国则成为韩国机床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国。

  这种情况反映到汽车上,是韩国用了大约5年的时间,成就了现代汽车的“小马”车。韩国零部件大都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且十分重视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企业的平均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8%以上,其竞争力直追美、日、德等先进国家。

  而在中国,能够提供发动机、底盘、车桥、悬挂系统的零部件企业屈指可数,每家企业平均的专利数量寥寥无几,拥有自主研发技术的企业更是少得可怜。不少企业历经多年发展,目前还是停留在不断引进技术的水平上,并乐此不疲。

  没有消化吸收提高不了自主研发能力

  依中国汽车零部件目前的技术水平,单独靠自己的能力搞开发确实有些现实困难,大部分企业不得不走引进之路。但是,企业不能在引进技术后就一了百了,要形成自己的能力,引进应该仅仅是个开始而已。从目前看,消化吸收应该是企业形成自主研发能力的最佳路径。

  我们经常钦佩日本的汽车零部件水平,如果看看日本零部件企业每年获得的专利数量和平时的小改小革数量,就会知道其竞争力从何而来了。日本的汽车产业发展时间并不早,当初,很多技术来源于欧美,然而,他们从不以引进技术为终点,各企业经常对进口设备按自己的需要动“大手术”,小改小革更是家常便饭。这样,日本企业逐渐积累起了丰富的自主研发经验,也铸就了日本汽车业的坚实基础。

  说简单些,企业对技术的消化吸收与人的消化吸收功能是一个道理。如果我们吞下的食物不能被胃肠消化吸收,最后身体还是得不到所需营养;而如果企业没有对所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最后自己在开发能力上也将是一无所获。

  一些人士担心中国汽车业会出现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所言的情景:开放形成了一个舞台,但自己的演员都被赶下台,让外国人在演戏——一出没有中国演员的中国剧。舞台是我们的,但自己的人都是跑龙套的,剩下的花旦、主角、名角都是别人的。

  如果真的有这样一天,那将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悲哀。

  

( 责任编辑:高于洁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 产业结构全面升级才是上海车展亮点(04/29 12:16)
  • 节能型轿车和新能源汽车是发展方向(04/29 12:14)
  • 北汽控股总经理的后WTO时代中国汽车工业(04/29 12:13)
  • 法律风险防范滞后 逐渐逼近中国汽车企业(04/29 12:11)
  • 江淮否认现在造轿车 2008年公司可能上市(04/29 12:07)
  • 年内要在中国销车30万 日产的底气在哪里(04/29 12:04)
  • 11届上海车展--自主开发精神的高扬和展示(04/29 11:57)
  • 上海车展热起来 中国汽车产业新高潮渐近(04/29 11:55)
  •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裁胡茂元的跨国A计划(04/29 11:54)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短信推广
    “悬赏”鲜明个性图片
    摩托罗拉和弦下载专区



    搜狐商城
    ·汽车| 香水扮香爱车
    ·汽车|爱车清洁用品
    ·化妆|玉兰油惊爆价
    ·精品|运动休闲服饰
    ·汽车|送龟牌白金蜡
    更多...
    -- 给编辑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