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新闻:克莱斯勒欲让奇瑞贴牌生产经济型小轿车?
相关评论:克莱斯勒奇瑞共谋:各有所求 无损自主
日前,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报道,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正在与中国奇瑞汽车公司商谈,希望奇瑞帮助组装其新款小型经济型轿车,出售到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以外的国际市场,但前提是使用克莱斯勒品牌。
臭名昭著的OEM!
OEM英文直译为原始设备制造商,但其基本含义为定牌加工,俗称“贴牌”:即通过合同订购方式委托他人生产的合作方式,所订产品低价买断,并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那么,为何笔者要用臭名昭著来称呼OEM呢?
首先,被委托企业只能通过批量生产和薄利多销的优势创造出经济效益,说白了就是受人雇佣的“打工者”,毫无地位可言;
其次,由于有知识产权的保护,被委托企业学到的技术和经验大多并不能直接利用,对于自身提高只能是间接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通过OEM获得定单和相应的利润,在相当程度上扼杀了企业的创新性,客观上被“温水煮青蛙”地剥夺了进取乃至生存的动力。
而这些,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打造品牌的企业来说无疑都是“美丽的毒药”。一个芭比娃娃在美国的零售价可以卖到9.9美元,但中国企业却只能获得0.35美元加工费!偌大的台湾电脑业迷失在OEM的陷阱中,有多少可称出名的品牌?中国这样大的手机市场,人们最喜欢的却只是来自国外M记、N记、S记!著名的红旗,到现在还是扶不起的阿斗……可以说,是OEM温柔地杀了“你”。被贴牌者总是代表着市场的认可和品牌的荣耀,于是就有了我们的汽车不断的贴着洋品牌,甚至有了车主换标的滑稽!丢人啊!这不是臭名昭著还是什么?
奇瑞贴牌危险?对,很危险!
危险之一:声誉受损
道理很简单,打个比方:A、B两家面包房都做吐司,A在C地早有业务,这时A对跃跃欲试想进入C市场的B说:“我有定单做不完,分你点但要打我的牌子,好不好?”B不虑有诈,“好啊,能赚钱还省了市场开拓”,于是欣然接受。殊不知A给的定单是最廉价最不上档次的部分,而且要求把“Made in B”打在最显著的位置(B当时还很高兴呢)。结果是怎样呢?当B开始在C地销售自己的全系列产品时,C地的消费者都认为B不过是生产最低档吐司的面包房,根本就不愿意选购B的高端产品。
请注意:“道奇曾在3月的日内瓦车展上,展示了其最小的车型,一款名为大黄蜂的小型概念车”,“双方合作的车型将由奇瑞提供。”奇瑞不是宣布要进军美国市场吗?现在奇瑞为克莱斯勒代工打人家的牌子生产最小的车型,是不是就像B面包房的处境?宝马可不可能替奔驰生产小车?美国消费者会怎么想?志气满满要在美国市场大展拳脚的奇瑞是不是很危险?
危险之二:迷失方向
进入2006年,奇瑞发展的步伐显著加快:在俄罗斯已经开展了业务;可称数量最多的新车将要上市,同时,各种型号的ACTECO新引擎在不断地被生产出来;得益于在A520和新发东方之子上取得的意外成功,奇瑞日前有点急切地宣布把销量目标调到30万,号称“准备扳倒一个大众?”但产销两旺并不能掩盖严峻的现实:对内,竞争车型众多,对外,进军国外市场大多频频受阻,阻力除了来自当地政府的保护还有当地优势企业的压制。尤其是距离2007年开始批量向美国出口汽车的时间已不足两年!在这种情况下,克莱斯勒伸出橄榄枝,无疑是天上掉馅饼了。毕竟,走贴牌之路完成在美一年25万辆的销售目标比自己做要容易太多:为三巨头之一代工,质量、准入都不是问题。
但是,随之而来的危险就是:完全抛弃了自己的思想?!美国鞋业组织FDRA近来在中国活动频频,它给中国企业的原则是“可以代工,但不可以是中国自有品牌”,“必须生产出完全符合美国品牌和零售商需要的鞋子”。中国鞋业则“想进美国,没有渠道”,太急于把自己的鞋子卖出去,自然对FDRA的“帮助”全盘接收,结果就使自己沦为外资的“影子企业”。克莱斯勒握手奇瑞是何用意我们很难得知。不过,笔者可以肯定一点的是:如果接手的话,长期以来作为民族品牌急先锋的奇瑞,一直走自主研发自创品牌道路的奇瑞,其既定策略很可能受到影响,至少在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会有“偷懒”吧?这样危险不?
一大猜想:奇瑞收购克莱斯勒的前兆?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前面的说法都比较负面,这里还有个大胆的想法是:奇瑞为克莱斯勒贴牌是收购的前兆?在质量和价值方面,与100多年前“世界工厂”从英国转移到美国类似,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揭示了中国在未来赶上美国的趋势。昔日“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曾是廉价品甚至是低劣产品的代名词,如今,以海尔、康佳、万象为龙头的中国制造已经让世界为之改观。如果奇瑞能够抓住机遇,培养核心竞争力,把中国制造成功转型到中国创造,梦想成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但请记住:“为人作嫁”只能是看上去挺美,实际是挺危险的!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责任编辑:陈映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