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如中国的汽车企业有钱,却比有钱的汽车企业更投入;
他们明知自造的汽车不能批量生产,却还要倾家荡产玩命;
他们并非汽车专业出身,却比专业者更令人感动;
他们是一群名副其实的汽车追梦人……
在中国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和汽车消费大国的双重事实面前,中国汽车却显得相当悲壮,就像激战正酣的德国世界杯没有中国的参与一样,国产汽车品牌也仅仅剩下红旗等几个让人怀念的名字。民间造车群体的出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民间造车故事1
刘声:
10年造20辆老爷车
他曾经凭借勤劳和聪明成为辽宁当地闻名的富翁,而今他依然勤劳和聪明,却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穷人,当时的百万资产换来的是一辆接一辆的铁疙瘩。10年时间,打造的20辆奔驰老爷车几乎花光了其所有积蓄。
刘声自己造车胸有成竹
刘声与汽车的不解之缘始于上海的一次出差。1992年在上海办事的刘声正赶上一个外宾车队访华,站在街边看热闹的刘声回忆说,当时的车队很长,劳斯莱斯、奔驰,一直到最后的奥迪。让刘声受刺激的是身边两位老人的对话:“上海牌的轿车原来不是也挺好的,可现在咋就没声响了呢。”刘声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是:难道造汽车,真的这么难吗?
回到沈阳的刘声开始“不务正业”起来,他设计的中国的“中”字形车标很快注册成功。 “中”字体面积为960平方毫米,象征960万平方公里。下半部是球形,球形周边是直径为56毫米的圆环,代表56个民族。
刘声的造车之路是从改装上海牌轿车起家,他将一辆几经报废的上海轿车改装成了一辆三门开的黑色加长轿车,长7.8米,里面有沙发、茶几、电视、冰箱、空调,跟街上跑的豪华加长林肯没什么不同,真正开起来时速也能达到100公里。这辆名字叫东方明珠A型的车子后来捐给了中国儿童活动中心。
谈起造老爷车的经历,刘声说:“只能照猫画虎。”第一辆老爷车是红色的,流线型车身的钣金工艺是师徒们手工做出来的,红艳艳的漆身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车的油路、电路,都是依据老爷车的样子做了改进,性能相当不错。因刘声一家三口都属羊,他就把造车公司的名字注册成了三羊开泰公司,并在原先修理厂的基础上把徒弟们也招来造老爷车。刘声从1995年到2005年共造了20辆老爷车,都是仿造德国1934年和1936年的老爷车型。
话外音:由于国际上有明文规定,一款车停产50年后将不受保护,所以刘声仿造的老爷车并不侵权。刘声现在维持生计的办法,就是把制造出来的老爷车租赁给婚庆公司。
民间造车故事2
王宏君:
水上快车挑战英国
王宏君的家就在离北京百公里远的河北迁安,尽管时间过去了将近4年,但是提起自己的水陆两用车参加车展的情景,王宏君依然历历在目。
那是王宏君的水陆两栖车研制成功后,首次受到邀请参加车展的表演。2002年10月1日南京国际汽车节开幕当天,南京玄武湖公园名车聚集,人山人海。“当我开着自己的水陆两栖车来到车展现场时,人群中顿时出现了一片骚动,这辆车太奇怪了,身上还长出了两个翅膀,后边还有两个螺旋桨。”王宏君回忆说。
王宏君的水陆两栖车资料图片
包括一些前来参观的汽车制造专家都不相信,这辆车能在水中行驶。王宏君驾驶着被人们称为怪物的汽车一加油门就冲进了玄武湖。王宏君驾驶着他的水陆两用车在湖面上劈波斩浪,进退自如。岸上掌声雷动,赞叹不绝于耳。人们服了:这位河北的农民还真有两下子!自己能造出这样的车来。
或许多年修车工的职业使他比一般人更热爱汽车。在中国市场上看得见的汽车有个毛病什么的,他都能手到病除。王宏君的水陆两栖汽车从有想法到梦想成真用了整整7年时间。
王宏君说,从1986年着手搞这部水陆两用汽车,到1996年的10年间,里里外外已花出20多万元了。1999年,王宏君用13年时间造的水陆两用车终于开出了家门。试验的场地是距离家门口最近的潘家口水库。王宏君的水陆两用汽车在水面上劈波斩浪,行进自如。在宽阔的水面上转了三圈直接登陆。人们看到了成功,但王宏君自己感觉到,螺旋桨直径小,推力不足。回家后,王宏君立即着手改进螺旋桨和他认为尚不满意的地方。在后来的几个月中,经过几次试水,王宏君的水陆两用汽车彻底完成了。
王宏君的水陆两用汽车陆地时速为140公里,水上时速可达40公里。首度参加南京车展的王宏君的水陆两栖车受到中国汽车工程委员理事长张兴业和汽车界元老的高度评价:“王宏君翻开了中国汽车历史上的新一页,非常有前景。”甚至在此次南京汽车节上,有人出价360万元要买王宏君的水陆两栖汽车。
话外音:就在王宏君造车公之于世的时候,世界上第一辆高速水陆两栖汽车在英国伦敦亮相。70多名工程师,花了7年时间研制而成的,造价2700万美元。 相比之下,王宏君的水陆两栖汽车,是无专业厂房、无专业设备、无专业知识,既无资金又要让全家能吃饭的情况下,用铁锤在自己家里一点一点砸出来的!
民间造车揭秘2:汽车能飞 农民造车装翅膀
(责任编辑:王伟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