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九届北京车展一片热闹景象之中,有条新闻不太引人注意,世界汽车零部件老大博世,投诉农展馆5家国内企业的雨刷器侵犯其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办公室确认投诉的真实性,被投诉的5家企业中有4家随即将展品撤架。
这样的投诉还只是冰山一角,在本届北京车展上涉嫌抄袭或者侵犯知识产权的远不止这一例。长城三款新车与丰田、日产车型相似度很高,比亚迪跑车也能看到奔驰的影子。事实上,在中国汽车界,抄袭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涉嫌抄袭的事情频频出现?为什么部分涉嫌抄袭者并不害怕,反而是被抄袭者顾忌重重?为什么部分观众认为抄袭有理?这一连串的问题迫使我们必须直面这样一个问题:到底应该怎样看待中国汽车界的抄袭问题?
别让“劣币驱逐良币”
涉嫌抄袭者的心理并不难理解。自主开发需要数以亿计的资金投入,需要培养或者吸纳大量人才,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而且还不一定能获得市场的认可,而抄袭则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金钱、人力和物力,而且抄袭的是知名车型,至少在外形上被接受的程度会比较高。
令人费解的是,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到现在仍然获得一部分人的支持,甚至有人认为“抄袭有理”,声称抄袭是为了中国汽车业的发展。这种说法看似为中国汽车业着想,实际上却对中国汽车业长远发展不利。
首先,抄袭是一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无论怎样为抄袭者辩护,这一点都无可否认。
其次,抄袭泛滥影响中国车的形象。很多人不知道,国外消费者十分反感中国车屡次出现的抄袭问题。如果将来国际舆论认为“中国车就是抄的”,对于中国汽车业走出国门非常不利。
再次,抄袭对中国汽车的自主创新不利。汽车外观设计的技术含量很高,因为外观涉及到车身,车身设计本身也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车身开发占整车开发资金的20%以上。可以推算,自主创新企业为外观设计投入巨大。
由于目前国家政策法规对于汽车界外观抄袭打击力度不大,个别靠抄袭为生的企业“如鱼得水”,尤其是经济型车,抄袭者省去了这部分开发成本,价格上往往有优势,而这部分消费群体又比较重视价格,因此部分抄袭者销售情况不错。有时候,被抄袭者反而顾虑重重,不愿直接起诉抄袭者,怕一旦揭穿,倒让抄袭者从中渔利。
经济学上有一个“劣币驱逐良币”原理:如果市场上有两种货币——良币和劣币,只要两者所起的流通作用等同,因为劣币成本低,人们在使用中往往会选择劣币,久而久之良币就会退出市场。
如果对抄袭不尽快遏制,这种“捞快钱”的方式势必会给真正自主创新的企业以打击,而且容易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会影响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
健康发展需政策引导
对于长期发展来说,抄袭无异于饮鸩止渴,毕竟外观能抄袭,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技术却抄袭不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也抄袭不了。
要想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必须要注重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这是一个汽车企业生存的基础,否则用户会用脚投票。
其次,要注意产品连贯性。整车厂商形成产品连贯性,有利于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和分包商使用相同的质量管理体系,降低成本,提高成品率,同时,也有助于形成用户忠诚度。如果只是东抄西抄,产品形不成系列,自然不利于培养用户忠诚度。
再次,要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创新。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范围内属于后进者,引进先进技术,并且消化吸收是很正常的,不过企业不能满足于此,还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第四,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得到用户的喜欢和认可。跨国公司基本都具有辨识度很高的设计元素,比如镀铬的长条格栅就是雪铁龙家族的脸谱特征,用户即使没看到标志,也知道是这个厂商的产品。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会成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经久传承。
要想遏制抄袭之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除了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之外,还要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调控。
一方面需要完善相关法规打击抄袭。中国加入WTO以来,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焦点问题。不可否认,目前国内知识产权保护还不尽人意。中国欧盟商会调查显示,欧洲67%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中国保障知识产权是个大难题,中国现有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并不能有效地起到威慑作用。《著作权法》、《专利法》等相关法规应尽快修订完善,同时加强执行力度,对知识产权给予充分的保护。
另一方面需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自主开发。尽管目前自主创新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但实际情况并不像表面上那么乐观。自主开发需要大投入,但国企领导者担心人事更迭,民企所有者害怕政策突变,生怕前功尽弃,全给他人做了嫁衣裳。为减少外界因素影响,部分经营者打着自主的旗号,实则选择短、平、快的开发策略。
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应保证政策的科学性和连续性,给企业以安全感,企业才能定下心来进行积累储备、试制开发和投产上市。当然,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应允许企业进行技术购买或者交换,吸取全球范围内的技术资源,并根据市场特点创新。相信通过各方努力,有望创造正当竞争氛围,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大环境,推动中国汽车业长远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马中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