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央视对“世能”节油器的曝光,节油器一波引起千层浪。沪上节油器市场开始全面的萎缩,大多汽配商家都已经开始停售节油器。节油不节油,记者在一周的采访中了解到,从生产商、销售商到最终的用户群以及行业协会及专家们都在讨论着一个话题,“标准,节油不节油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评价,这样才能使大家信服”。
消费者:没有标准无法判定是否节油
在高油价的今天,一个新兴行业———节油行业诞生。由于是新兴行业,国家尚没有此类产品的技术标准,很多产品打着高科技、国外技术的大旗在市场上翻云覆雨、跑马圈地。面对市场上近百种节油产品,消费者在选择节油产品时往往一头雾水。
由于没有国家统一标准,张先生的节油器到现在还没有退掉。他向记者介绍,他买的是一辆欧系车。去年5月一次到市区一家汽车用品店,销售小姐热情向他推销美国进口的节油器。
但是,使用后却让张先生哭笑不得,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销售小组说的省10%,安装了节油器在他的车子使用12升汽油应该可以开450公里左右;而如果按30%计算,则可以开580公里!而这些数据对于张先生而言是无法达到的。事后他曾致电店方提出退货要求,店方则推说,张先生或许应先从改良驾驶习惯入手。“由于没有国家的标准,节油不节油就成为商家的一家之词了。”
生产商:没有标准权威检测以何为准
面对“节油器产品根本无用”的质疑,上海傲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有为向记者表示,目前节油器产品没有任何国家标准或是行业标准,国内的权威检测报告以何为准,对其权威表示怀疑,反过来却有炒作的嫌疑。
他坚持认为自己的产品确实有省油的效果,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国家出台一个标准的化,那对于生产商和销售商来说,就有一个执行的尺度”,他向记者说道。
专业人士:行业标准不容易制订
上海汽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虎林表示,节油是个复杂的问题,同样一台汽车一个加油器会因为道路、天气、甚至是驾驶习惯而产生不同的效果,相对于驾驶者的个人感受,排除干扰的检测才能说明问题。因此行业标准不是一次二次就可以制定出来的,目前来说需要由政府有关部门来牵头完成,他希望通过本报呼吁相关部门和行业对于节油产业制定一个国家的标准。
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庄人隽教授表示,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如果有统一标准,那就更容易让消费者看清事实的真相。她说,当时清华大学汽车系组织了100辆公交车和200辆出租车做试验,5个月最后结论是:与原机相比,安装燃油处理装置后,未见明显节油效果。“如果有统一的标准,那就不用这样费力了”。
国家质检总局表示,汽车节油产品作为一种新产品,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因而质监部门也没有对节油产品做监测,也从未对节油产品市场进行抽查。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