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一直是全世界汽车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在中国,“安全”一词也被反复摆到桌面上讨论。正是安全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催生了C-NCAP新车安全评价规程的诞生。不过中国人对于安全的认识还比较“静态”,就好像很多人开车的时候不闯红灯,走路时闯红灯就成了家常便饭一样,国人对安全的理解需要更为客观和注重实际。
现在很多人将钢板厚度这类被动安全设计作为衡量汽车安全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未免显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实际上,主动安全配置比如ABS、ESP能有效减少事故发生,避免事故始终比遭遇事故“安全”得多。有的汽车虽然碰撞成绩很优秀,但对行人保护却很差,与一起将行人致残甚至致死的事故相比,即使驾驶者没有任何责任,可能也宁可多受损伤的是自己的车。有的消费者看重汽车的气囊配置数量,却没有系安全带的习惯,其实每个气囊内部都会有一个微型炸药。当一辆配备8个气囊的紧凑车发生碰撞时,气囊可能就会成为不系安全带的乘客重伤、致死的原因。还有的消费者看到厂商对汽车进行召回,就质疑厂家的产品安全,却忘记了任何一款产品都会存在缺陷,对于缺陷的及时弥补是一个厂商负责的表现。所以发起召回的往往都是知名品牌,从来不召回产品的厂商并不代表每一款产品都设计完美。
我们应该更为客观、更为“动态”地来理解汽车安全,汽车安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技术,以前开一个天窗就会影响到车身刚性,现在全景玻璃设计都没有问题。以前尾部碰撞可能会造成油箱失火,现在氢能源都能安全地装在车内。汽车发展,我们的安全观念也需要与时俱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