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市花乡桥附近的报废出租车“黑市”尽管连年被曝光,但迄今为止,这里的生意依然红火。
记者日前再次来到这片小树林“黑市”,只见那里停放着60多辆等待销售的报废出租车;而去年记者来这里,当时只有20多辆。
监管疏漏:“北京路上跑的报废车多啦”
这里所售的报废出租车大部分为“夏利”,也有一部分“富康”“桑塔纳”“捷达”。这些报废车的车门上,有的出租车公司名称依稀可辨,说明这些车以前是出租车。
记者以买车为由,在这里看了十几辆车。这些车距离报废时间最短的只有一两个月,最长也不过一年多时间。
2006年4月,北京市公安、交管、城管等部门曾出动400多名执法人员,对这个“黑市”进行整治。时隔一年,这里的非法交易又死灰复燃。
一位河北口音的女“车贩子”告诉记者,这里报废出租车的合法化手续她全包了,不用另花钱。如果需要转往外地,她也免费办理相关手续。
记者问:车到了报废年限怎么办?
她回答:“黑着跑呗,逮不着你就开,还不用交费呢。现在北京路上跑的报废车多啦,不违章谁管你。你也可以到北京郊区、山东、河北等地,那儿没人管,随便开。”
据了解,前来这里购买报废车的人不少,一个车贩子每月能卖出10多辆报废车。一名车贩子对记者说,他卖出的一些报废出租车,跑首都机场好几年也没有被查出来,就算查出来,不要车了也划算。
在这里,报废出租车一辆卖价1万元至3万元,卖一辆能挣3000元至4000元,绝大部分车即将到达报废年限,还有一部分车已经超过报废年限。
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第四大队大队长郎文涛表示,他们去年在大街上查获好几起正在载客的报废出租车,这些车无法保证安全,加上黑车司机驾驶技术不高,安全意识淡薄,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2006年5月,在北京红桥市场路口,值勤交警查获一辆交通违章的“黑车”。这辆“黑车”司机名叫刘西刚,他的车就是从北京花乡桥“黑市”上,花了5000元买来的。
刘西刚开“黑车”已有10多年历史,他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以前因为临近报废期限的出租车直接进解体厂,不允许办理过户手续,他们无法买到报废出租车;而现在政策变了,买一辆临近报废的出租车,只要在车管所履行一个从‘营运转入非营运’的汽车手续,既便宜又保险,再办套假手续就可以挣大钱,一般是难以发现的。”
利益驱动:“黑市”交易越来越火
2005年以来,北京市政府为改善环境质量,出台了一些鼓励政策,对提前淘汰尚未达到报废标准的老夏利等出租车,每辆给予4000元的奖励。
于是,一些出租汽车公司开始出售此类夏利车,大量报废的夏利出租车进入北京二手车市场。依照有关规定,二手车交易应当进入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并办理相关手续。
由于进入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租金较贵,一些交易者及社会闲散人员便在该交易市场一路之隔的花乡桥南租用当地农民耕地和房屋,甚至侵占绿地建设汽车修理场、停车场,招揽购车群众,从事非法交易,偷逃有关税费,形成了报废出租车非法交易“黑市”。
目前,一辆旧出租车行驶满6年或8年交到报废回收企业解体,出租公司只能得到200元左右的回收款。而达到强制报废期限前将车辆卖出,则可获得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收益。
一些出租公司乘机钻空子,不按规定将到期报废车辆上交回收公司,而是擅自处理汽车以获取利益,导致该报废的出租车又重返交易市场。
据介绍,北京车管所对延缓报废检测3次上线不合格的车辆实行强制报废,但对于那些不进行年审、具有假证件的报废车辆却无能为力。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后,临近报废时间的出租车在改变使用性质后可以过户和转籍,这给汽车报废管理工作增加了监控难度。
部门扯皮:非法行为难以遏止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位负责人认为,旧的出租车非法交易,缘自这些车下线后没有固定的销售对象,造成一些无照经营的“车贩子”与出租汽车公司直接交易,并且从中获利。
记者调查中发现,治理报废出租车非法交易“黑市”涉及公安局、车管所、工商局、商务局等部门,这些部门分工受到种种牵制和局限,比如工商部门负责对拼装车进行监管,公安部门对报废车查处时更多是配合执法,车管所很难对拆解报废车进行全方位监控,作为解体厂主管部门的北京市商务局,只能协调其他监管部门工作,并没有执法权限。
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人士认为,城管的主要职责是处罚违法占路、无照经营,对象是流动的商贩。旧机动车非法交易比较特殊,不属于他们的监管范围。
工商部门执法人员则表示,他们的主要职能是监督管理或参与监督管理各类市场,依法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取缔非法经营,保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非法旧机动车交易没有固定场所,严格地说不属于他们的监管范围。(“新华视点”记者 唐召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