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汽车零部件新闻

零部件行业成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热点

  在大多数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依然在为产品进出口模式进行探索的时候,龙头企业已经粉墨登场,着手尝试跨国并购,以至让欧美媒体惊呼:“中国来了!”

  一时间,汽车零部件行业成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热点。刚刚高价收购克莱斯勒的世界汽车零部件巨头麦格纳已经感觉到来自中国企业的压力,它们不仅占据着亚洲零部件市场的大部分蛋糕,而且已经开始在欧美市场施展拳脚。

虽然这些企业在操作经验和手法上还不熟悉,但其野心已经显露无遗。

  目的:提升技术和品牌

  现在,我国一些零部件企业与印度、日本等国企业都意欲收购处于困境中的德尔福、伟世通以及其他欧美零部件企业。无论是确有真实意向还是炒作,都表明中国企业已经把目标着眼于海外,不仅仅满足在国内市场攫取利润。

  全国工商联汽配用品行业商会会长霍义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零部件企业之所以如此积极地收购国外零部件公司,是希望能够以此迅速地获得先进技术,提升零部件产品的质量和在国际上竞争力。另外,跨国并购以及产品经营区域的扩大,还可以提高中国企业的在行业中的地位,成为世界汽车产业链中的中坚力量。”

  其他国家企业进行海外收购的目的与中国不同,例如日本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大多是随着汽车整车企业的海外发展脚步而扩张,其目的在于满足整车企业在美国、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配套需要。

  中国零部件企业对对方的设计理念和研发能力更感兴趣。据万向集团负责人介绍,万向在海外并购方面有一定的经验,近几年在美国的零部件业务投资回报率高达100%。

  1984年,美国汽车维修市场三大零部件供应商之一舍勒公司以代工的方式向万向集团下了3万套万向节总成定单,万向也借助舍勒渠道进入北美市场。20世纪末,万向以42万美元的价格买下舍勒品牌、技术专利以及专用设备,完成第一单跨国收购。之后,万向如法炮制,收购了另外两家零部件企业UAI与洛克福特,并有选择地将技术和生产转移到中国,继续使用原来的品牌和渠道,从而获取高附加值利润。

  中国另一家零部件龙头企业华翔集团在年初将麦格纳集团旗下一家具有85年历史的英国劳伦斯内饰件有限公司并购。

  华翔集团的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收购,华翔将成为凯迪拉克、标致雪铁龙以及萨博等品牌的OEM供应商。另外,劳伦斯在真木制造技术方面的优势能弥补华翔的空白,特别是其桃木产品世界著名。收购之后,我们会将劳伦斯的部分产能转移到国内,同时在劳伦斯公司技术部门的基础上扩展建立华翔在国外的技术研发中心。”

  阻碍:业务整合与裁员

  对此,全国工商联汽车(摩托车)配件业商会秘书长颜立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海外并购我国企业经验比较少,还需要在不断尝试中摸索经验。在国外多是以私募基金的方式去进行资本运作,体制比较完善,经验比较丰富,目前进入中国量非常大。我国汽车业现在多是一个企业去进行并购,进行生产和技术的整合,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就要看企业运作的水平了,这的确是值得注意和总结的。”

  万向集团在收购ACH公司后,虽然一方面获得了设计和生产技术,但另一方面也为其带来了业务整合的复杂性。ACH公司的组成结构复杂,23家工厂中,既包括福特本身的17家零部件工厂,又包括去年福特为解救伟世通而于去年收购的6家工厂。

  复杂的组合使这家公司的业务变得更加繁杂,一些业务与万向集团所需要的传动系统无关。万向在购买公司后,不得不花很多精力去重新整合各个系统,甚至可能再次出售不需要的部分业务。这样的情况会发生在每个公司与公司的并购事件中。

  按照以往的操作模式,万向集团极有可能将全部或者部分业务转移至中国,因为美国的劳动力成本较高;而美国一向以工会组织完善著称,裁员或者产业转移,在美国都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不论万向是裁员还是转移业务,都有可能面临美国工会组织的抵制。如何解决人员问题,将是个不小的难题,这也是跨国并购经常出现的问题。

  对此,万向集团的负责人显得很有信心:“关键在于有效经营各种资源,使企业产生质的变化。在处理国际并购业务上,万向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该有能力妥善处理好这方面问题。”

  在谈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问题时,全国工商联汽配用品行业商会会长霍义光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企业并购,是进一步深化贯彻中央政策的表现,产品出口的更高层次是资本出口,这对中国企业建立在海外固有销售渠道,打开市场都有积极意义,有实力的企业应该先走出去。”

  “中国零部件行业近几年发展较快,数量急剧增多,并获得了一定的利润,但是产品技术含量低,出口附加值低,市场OEM比例低,因此中国的汽车制造商需要通过并购海外企业获取更好的技术;而由于出口受到国外诸多限制的原因,海外并购也可以避开各种贸易壁垒限制。”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验还不够丰富,在运作手法上也不够成熟,有些企业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工会难题、政策难关甚至资金问题等。中国汽车制造商要成为全球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可能还需要很多年时间,但作为上游环节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完全可以先行一步,较早进入国际市场,为中国汽车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也要谨慎前行,学习国外企业并购案例的经验,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和利益损害。

(责任编辑:王雅南)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劳伦斯 | 福特 | 舍勒 | 华翔 | 霍义光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