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观察
本刊评论员
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第二批乘用车的燃料消耗量。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符合《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的有95家生产企业的2374个车型;而不符合标准的有444个车型,涉及55家生产企业。
发改委这一次通过公布油耗的方式实行“弑车”行动至少说明两点:其一,发改委已经在油耗这个指标上,掌握了很多汽车制造企业的生杀大权;其二,此次首批不符合标准的444个车型将被勒令停止生产只是一个开始。在“绿色GDP”的呼声越来越高涨的环境下,更多的高油耗车型将会在以后的日子里,通过发改委越来越多公告的颁布,从生产目录中被撤下。
在发改委公布第二批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的同时,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也表示,对新定型车型和在生产车型燃料消耗量进行公示,已成为一项常规性工作,不符合标准的将坚决清退。此外,这个油耗标准也在逐步提升。发改委方面的计划是,从2008年1月1日起,乘用车新定型车型的燃料消耗量将执行第二阶段限值标准,乘用车的在生产车型则从2009年1月1日起执行;第二阶段燃料消耗量限值将比目前平均再降低10%。
联系到后面这几条标准,我们不难解读出此次强制撤除高油耗车型的政策意义:
其一,强制油耗标准并不是说着玩,只说不做的。从此公告中公布的不合格车型来看,不乏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北京奔驰-戴克等大牌合资企业的产品。这说明,这个标准执行起来,对内对外是统一的,无亲疏之分。
其二,这次或许撤下的只是过时的产品,但下次就要将矛头对准新车和在产车型。随着生产厂家技术标准的不断提高,从明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燃料消耗量第二阶段限值标准相信不是什么难题。而对厂家影响最大的,应该是2009年开始对在产车型的执行。这是一个从缓转急、影响力逐步放大的政策。要将许多在产的不合格产品完成改型,这也是一个庞大的工作。所以这剂猛药放在了最后。
所有的汽车制造商或许从现在开始就要警醒了。作为能源燃料消耗大户,汽车行业一定是国家有关部委关注的焦点。要实现绿色GDP,汽车肯定是首当其冲需要大力整治的行业。燃料限值,真正成了戴在车企头上的紧箍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