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随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快速发展,自主发展汽车之路似乎成为一种全民共识。7月中旬,甚至连广州本田也宣布将斥巨资,生产自主品牌汽车,这是合资企业第一次明确提出发展自主品牌。
可以说,正是中国潜在的巨大汽车市场让本田做出如此惊人的决定。
和在国内的高歌猛进相比,自主品牌汽车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不俗的表现。据统计,除了在国内市场的继续“膨胀”外,奇瑞汽车在海外市场也迅猛增长,今年上半年累计出口已达52712辆,与去年同期的13548辆相比,增幅高达290%。另外,华晨汽车在海外影响力也在增加,今年上半年,华晨汽车海外市场整车出口达7000辆,同比增长125%。
“在世界变得更平坦的未来三十年之内,世界将从‘卖给中国’变成‘中国制造’,再到‘中国设计’甚至‘中国所梦想出来’。”早在2005年,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就已经如此预言。“世界是平的”意味着,全球市场、劳动力、产品和资本都可以为整个世界共享,一切都有可能以最有效率和最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要实现长足发展,拓展海外市场,就是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再到“中国所梦想出来”的质变。
奇瑞是“中国设计”的开路先锋。7月4日,奇瑞与克莱斯勒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利用奇瑞在中小型汽车开发等方面的能力和克莱斯勒的品牌和营销优势,开拓北美、欧盟等国际市场。据悉,克莱斯勒公司将从奇瑞已开发的和正在开发的产品中选取几款产品进行局部改型后,再以克莱斯勒旗下的品牌进入北美和欧盟市场,并且双方还将在奇瑞小型车平台上,共同开发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新产品。
然而,自主品牌汽车的国际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的。就在今年7月初,继中华尊驰轿车在德国ADAC进行的碰撞测试中仅获得一星后,又传出奇瑞旗云在俄罗斯《汽车观察》杂志的碰撞测试中获最差测试成绩的新闻,华晨和奇瑞等自主品牌汽车分别在国外遭遇“碰撞门”事件。中国汽车频遭国外碰撞测试打压,是因为我们真的技不如人还是遭人暗算,中国车企是该暂时退回国内市场还是应先提高在国外的“应试能力”,一时间成为业内外热议的话题。
纵观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国际化的道路,从发展模式上看,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条途径是纯自主发展之路,如奇瑞、吉利;第二条途径是整合国际关键技术自主发展,如华晨、长城;第三条途径是利用资本运作,整合国际资源,如上汽荣威等。
事实上,无论是哪条道路,都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的,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对此,中国汽车企业应当做好准备。国际化之路就是自主品牌汽车由弱渐强、由低渐高、由小渐大、由内渐外的过程,这种量变的积累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先看自主品牌奇瑞,近几年不但在国内市场快速扩大市场占有率,出口海外的步伐也越迈越大。资料显示,2001年10月,奇瑞实现第一批轿车出口;2005年,奇瑞出口轿车1.8万辆;2006年3月,5000台奇瑞造发动机获得美国订单,实现了中国自主品牌发动机出口“零的突破”。目前奇瑞轿车在海外20个国家已拥有经销网络。可以说奇瑞为自主品牌汽车“无外不强,无内不稳”做了很好的注脚。
再看长城汽车,2004年以来,长城汽车的海外战略也开始从“单纯的整车贸易”转为“系统地做海外市场”,向纵深发展,品牌建设、销售和服务网络拓展、技术输出、海外设组装厂等项目也逐渐展开。除了加大出口的力度外,近几年来,长城汽车也在生产轿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着。
据悉,在8月2日开幕的哈尔滨车展上,2007中国俄罗斯汽车贸易合作论坛也同步举行。此次论坛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主题,以“扩大贸易,增进友谊,推动中国汽车工业拓展海外市场”为宗旨,意在促进中俄两国的汽车贸易和交往。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呈快速发展趋势,其中,俄罗斯成为中国汽车出口最多的国家。今年上半年,中国共向世界上177个国家(地区)出口汽车,与去年基本相同。其中,中国汽车出口到俄罗斯最多,出口金额4.5亿美元,同比增长355.8%;出口数量3.86万辆,同比增长477.6%,两项数据均超过去年全年,增长极为突出。
“自主品牌要想发展,就要能适应多变环境的需求,像蝴蝶那样,从卵到最终变为一只美丽的蝴蝶,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的变化是很明显的。”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它看重的是求突破,自主创新,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以求形成真正能够持续增长的国际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