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多数城市盯住汽车整车市场之际,广州将目光瞄向了汽车零部件。昨日,上海证券报获悉:为抢夺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市场,广州已斥资1.5亿余元建造了汽车行业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本土零部件企业对欧、美、日系整车的标准认识,最终让这些本土零部件厂商打入欧、美、日系车的采购体系。
广州市经贸委副主任易鸣指出:中国汽车零部件的质量并非不好,但进入国际汽车巨头采购体系的并不多。其原因在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根本不了解欧、美、日系车企对某些零部件的认证标准,因而无法通过这些整车企业的标准认证。从长远看来,产品质量认证检测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广州汽车产业与汽车零配件产业发展的“瓶颈”。
看准这一缺陷后,广州市开始建立汽车行业公共服务平台,以实现汽车零部件企业与国际汽车巨头在标准上的对接。目前,广州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建立合作平台,通过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认证来获得国际的认可。地处广州的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已成为全国18家获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授权的机动车零部件3C认证指定检测机构之一。
易鸣认为:一些轮胎、塑料行业等具有竞争优势,完全可实现车企在广州本地采购零部件,其价格也会过去更便宜。但主要的问题在于“打通”标准关卡,让更多的广州汽车零部件企业了解外资车企的技术标准和国家强制性检测标准,并达到这些标准,最终将这些广州汽车零部件企业送进外资车企的采购体系。
广州之所以如此重视汽车零部件的标准衔接,是因为广州正呈现汽车零部件发展腿短、整车发展腿长的跛脚局面。汽车是广州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2006年,广州轿车已经成为日系车集聚地:丰田、本田、日产均在此设有合资公司。目前,广州有各类整车制造厂家22家,零部件生产厂家350家;广州的汽车工业产值高达1318亿元,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总额7.84亿美元。虽然广州零部件制造业年均增幅在60%以上,但产值却仅173亿元,整车与汽车零部件之比为近7:1,远远落后于汽车强国整车与零部件比例的1:1.7的比例。
按照广州市的规划,整车与汽车零部件的产值比例要逐步缩小,2010年这一比例缩小至6:4。2010年,广州的整车生产能力将达到130万辆,整车产值2000亿元,零部件产值8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