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去年开了我的小轿车去上班,回家后连叹“上帝是公平的”。惊问其故,原来是路上严重塞车,原本15分钟的车程花了1个小时,坐在车里眼睁睁看着骑摩托的踩单车的比自己自在得多,因有此谓。当时我颇不以为然,因为我深知其“菜鸟级”驾车水平,以为找托词罢了。
昨天傍晚东区一些主干道的交通可用“基本瘫痪”来形容。整条天山路“车山车海”,某些路段可以呆上15分钟一动不动。天山黄河、天山长江、天山珠池等几个十字路口更是直行横行的车辆搅在一块,我走不了你也休想动弹。天山长平路口的情况略好点,但车辆走得蜗牛慢,从天山路左转进入长平路的车辆至少要等上10个绿灯,20秒的通行时间每次就通过两辆车。好不容易进入长平路,依然堵塞严重。
不能怨交警偷懒,上述几个路口都有至少两名交警在指挥,红绿灯也没有“罢工”,但无济于事。那么症结何在?窃以为除了少数车主不服从交警指挥、在黄灯亮起仍强行通过甚至闯红灯造成拥堵外,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我们的城市交通管理仍滞后于日益膨胀的机动车大军,缺乏实时监控疏导的“智能交通”系统。
据笔者事后了解,昨晚东区有一些马路的车流量其实并不大,如果有关部门能及时将各个方向的路况告知车主并诱导车辆合理分流行驶,必能明显减轻拥堵路段的交通压力,为疏导交通创造条件。但目前我们做不到这一点,因为缺乏必要的手段。这让人又想起了以前谈过的“智能交通”系统,它不就可以轻松应对么?实时监控路面情况,通过屏显和语音提示车主选择较好的行车线路,还可根据车流量自动调整红绿灯时间,更能有力地震慑交通违法行为。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在欧洲国家使用的交通控制、路况信息、避免碰撞等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减少行车时间15%至20%,减少交通事故5%至20%。啥时也让我们这些“有车一族”感受到汕头“智能交通”的魅力呢?摘自《特区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