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在交通事故中撞坏的汽车被保险公司定损15.5万元,而维修站却列出了将近28万元的维修清单,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按“标准”办事,但造成的十多万元的差价应该由谁买单,成为车主最大的担忧。记者调查发现,定损和维修的差价现象普遍存在,目前二者之间并没有任何统一的价格标准和规定。
定损价修理价相差12万余元
朱先生告诉记者,公司的这辆凯迪拉克的埃斯卡拉迪2003年底购买时的价格是108万元,今年7月7日车在张家口发生了交通事故,损伤严重,由于这是全进口车,在张家口当地无法修复,经过车辆投保的平安保险公司的同意后,车辆被运到北京定损维修。
谁想到了北京反倒出了麻烦。平安保险公司给这辆车定损155251元,其中工时费为19000元。但是当朱先生拿着定损单到北京达世行北苑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维修时,这里给出的维修报价翻了近一番,达到了279017.79元,其中工时费占了将近一半,为134500元,是保险公司定的工时费的7倍。
“更换和修复配件的费用相差倒是不多,可是工时费多了这么多,我应该以哪个为准?”朱先生也被搞糊涂了,保险公司和维修站都认为自己的报价合理,不肯相让,而二者之间的差价该由谁来负担,朱先生心里没了底。
互不让步定损方维修方各有各的标准
平安保险的赵先生表示,保险公司认为达世行的报价过高,正在联系有合作关系的另外一家同样规模比较大的厂商,看是否能将车转出去。他说,保险公司在出具保险定价明细和价格时有独立的定价原则,并且会参考各个修理厂的报价,平安保险在北京开展业务相当广泛,对各个修理厂的价格也比较熟悉,“我们已经考虑到全进口车辆的配件需要从国外订货,配件代理商和修理厂的加价成分,工时费我们有标准,同时也会参考大多数厂家的标准。”
而达世行方面的客服人员则认为自己给出的报价是严格按照公司自己制定的价格标准,每个汽车品牌的价格都不同,“一般情况下,如果和保险公司的定损价格有出入,且车主坚持选择在我们这里修车,那么需要客户自行和保险公司协商解决。”这位工作人员说。
一位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透露,其实在定损和维修的价格之间总是有出入的,只是因为双方长期的合作关系,如果差额不是非常大,两方都会做一些“妥协”,自觉把价格找齐。而朱先生的这个案例是因为双方都很“坚持原则”。
属市场调节价范畴物价部门不干涉
朱先生发现自己被保险公司和维修站夹在了中间,他希望向物价管理部门求助,但是北京市发改委相关部门表示,保险公司理赔额度和汽车维修点的费用定价目前都由市场调节,并不由政府控制,而且无需在发改委备案,也还没有能将两方面统一在一起的标准或规定。两个相差悬殊的价格实际上是两个行业从各自利益出发的结果,一方面保险公司希望理赔额越低越好,另一方面维修公司希望实现利润最大化。
“公估公司”当“中人”但评估结果无法律效力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有一种名为公估公司的新行业,在保险公司和维修站之间承担了一部分第三方的角色,进行专业的保险损失评估。但实际上他们并非完全独立的第三方。北京中达信保险公估有限公司的车检部经理田建峰告诉记者,目前公估公司的角色比较尴尬,个人财力有限,往往不愿意花钱单作评估,一般差价不是太多的时候,可能会自己负担。目前公估公司多受雇于保险公司,但是公司出具的公估报告并没有什么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诉诸法律,法院可采信,也可不采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