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媒体专区 > 《汽车观察》专区 > 近期更新

中国零部件:借船才能出海?

  就像零部件在中国本土的发展本应该超前于整车但实际上却滞后于整车一样,中国零部件在海外市场上同样充当了整车的附庸。

  位于北京顺义的北京现代汽车工厂周围,聚集了50家左右的韩资零部件企业,他们都是现代在韩国本土的配套体系跟着整车同时进来的,这种特色鲜明的零部件配套体系,使北京现代具备了快速推出产品的能力,而这些韩资零部件企业也会从中分享到北京现代的“胜利果实”。

  中国的整车企业大多也是依赖国内的众多配套商,这些大大小小6000多家零部件供应商也盼望着早日能像现代的配套商那样,随着整车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和配套体系,当然,他们心中还有一个梦想,就是能像博世、德尔福、伟世通等这些国际零配件巨头那样为全球更多的整车厂配套,自由驰骋,在海外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

  而目前,对于国内大多数零部件企业来说,靠整车出口带动自己的零部件出口销售依然是主流,“借船出海”成为他们理所当然的选择。

  出口的喜与忧

  三山环抱,一水绕城。与往日不同的是浙江义乌这个以轻工业发展闻名中外的小商品贸易集结地,将增加新的内容。

  日前,中国零部件工业总公司总经理田亚梅在接受《汽车观察》记者专访时透露:在浙江义乌将建立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贸易进出口集散地。为了这个集散地的建成,田亚梅这个汽车零部件的“红娘”正在潜心酝酿,她有信心使这里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贸易的一颗明珠,进而形成全国整个汽车零部件出口的网络体系。

  “对于中国零部件出口的未来,它一定会成为全球的最大。这只是一个过程的问题,我们都在努力。”田亚梅满怀自信。

  田亚梅的自信实际上来自于中国汽车零部件贸易的喜人形势。我国2006年整个汽车零部件市场的规模达5000亿元以上,售后市场800~900亿元,出口150亿元。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汽车零部件及车身的出口累计金额达238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全国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已达70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延续了近年来这一领域出口额增长较快的良好态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日本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国,预计在2010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及车身的出口累计金额为600亿美元,到2012年估计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就有可能超过美国跃居第二。

  目前,鼓励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已被定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表示,中国要在10年内争取把汽车及其零部件出口从110亿美元提高到1200亿美元。今后的10年内,中国汽车及零部件的出口量将占全球的10%。

  不过,在零部件出口形势喜人的背后,存在着不少隐忧。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60%的出口额均为外资在国内的采购。国际主机厂和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出口大部分由外商在华独资或控股企业占据,企业的核心技术和销售仍掌握在外方手中,把中国作为其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因此这些出口额中有些并非是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出口,而是来自外资在中国建厂出口的产品。例如记者去年在青岛一家为现代汽车配套的韩资企业采访时了解到,他们生产的精密钢珠完全出口给韩国现代,相当于是利用中国便宜的劳动力为韩国现代汽车生产零部件。

  “现在整车和零部件的纵向一体化程度太高,自我配套的这种分工体系没有根本的改变,造成了我们的零部件价格高、成本高、质量低,进而影响了出口的竞争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冯飞表示。

  据了解,国内汽车零部件出口多是投资需求不大、进入门槛与技术含量较低的材料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座椅、电池、车轮、保险杠、挡风玻璃等,且产品同质化严重,甚至曾出现一家企业出口某产品赚钱,然后一窝蜂上来两三百家同行的混乱局面。由于多数企业上马的都是低成本投入产品,有的企业见这个项目不赚钱,马上就会更换其他项目,这导致品牌的缺失与经营模式的被动。现在很多国内零部件企业都在通过为国外汽车企业做OEM的方式来实现出口,虽然短期内企业获利可观,但是“没有品牌”带来的后果就是,“如果某一天你的合作伙伴不和你做了,那你一夜之间就在市场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对此,全国乘用车联谊会会长饶达认为,在强调自主品牌的时候,我们往往都是谈整车,不谈零部件。实质上现在最好的机遇是零部件出口,最需要搞自主品牌的也是汽车零部件。中国零部件出口规模已经相当大了,但是真正能够打自主品牌给国外企业直接配套的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采用“套牌生产”,就是自己生产出的零配件,拿给配套商,再贴配套商的商标来给整车厂配套。

  “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品牌零部件的建设,比整车自主品牌的建设还要急迫。否则,我们的零部件就永远是以最低的价格被别人盘剥。” 饶达激动地说。

  田亚梅告诉《汽车观察》记者,当前,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在北美和欧洲的品质是绝对可以保证的,因为这两个地区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已经很正规。而诸如泰国、南非、迪拜这些地方就相对来说差一些,因为他们自身的汽车工业还不够发达。

  田亚梅表示,实际上凭借中国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可以造出质量可与美国、日本相媲美的汽车零部件,只是有些国家的零部件销售商一味地压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国内许多零部件企业不愿意放弃这单贸易,因此在这些零部件加工过程中,零部件制造商就会根据对方所提供的价格选用相对次一点的材质,可能由此导致大家迷离了双眼,使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在国外落下了“质量不过关”、“下三烂”等等的臭名。

  此外,贸易壁垒也越来越制约汽车零部件的出口。据了解,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产品有80%以上用于汽车维修。对于这部分产品,外方对质量要求通常不会像给整车配套那样严格,尤其是一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产品,市场同质产品多而杂,竞争充分,容易陷入低价漩涡。

  为了牟取经济利益,在维修中使用非原厂家的“副件”在国外汽车维修市场也很普遍,因此对这类产品有很旺盛的需求。这就给国内部分企业的“压价出口”造成一定的客观条件,中国方面的出口价低量猛,容易引发“倾销”嫌疑。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6年底,我国汽车零配件已遭到10多起反倾销调查,涉及到雨刷器、刹车盘、刹车鼓和汽车挡风玻璃等产品;今年同样风波不断,近几个月,就有印度商工部反倾销总局对原产于中国和泰国的客车、卡车斜纹轮胎反倾销调查作出终裁,秘鲁调查当局对原产于中国的汽车轮胎启动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程序等,“反倾销”大棒频频挥舞。出口企业不仅投入大笔的诉讼费用,还消耗了大量的人力。

  事实上,以前国内引以为豪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正在逐渐丧失。因为随着国际汽车零部件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通过到中国建工厂和采购中心,就近生产,就近采购,将不断缩小与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差距。因此,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容乐观,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的出口以后面临的形势将会更加严峻。

  不仅如此,即使零部件企业有了核心技术,还必须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才能经得起国外标准的考验。长期从事汽配贸易的蔡先生表示,“国内国外的标准差别很大,比如空压机在国内是15万公里实行‘三包’,而在国外,得保证100万英里。国外厂家来中国采购时,都是用国际标准衡量。所以,产品要出口,必须先行一步,按国际标准改进。”

  以“整”促“零”

  一台整车具有2到3万个零部件,毋庸置疑,整车的出口会大幅度促进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在零部件出口特别是国际OEM市场受到诸多内部和外部因素制约时,以整车出口促进零部件的出口似乎就成为不二选择。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没有大量的整车出口拉动,那么中国零部件企业实现大规模出口的难度就比较大,虽然国内零部件出口量不断增长,但是相对于整个国际市场的汽车零部件采购总量来讲,国内零部件所占比重还很低。

  在整车出口到国外时,4S店可能就要立即跟进。整车在国外建厂的同时,自然就会形成一套与之相匹配的零部件加工体系。因为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主要以售后为主,那么显然整车的销售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汽车零部出口的助力器。

  还有一种可能即整车企业在出口整车的过程中,也带动了与其合作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出口和售后零部件出口。汉德车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仿列告诉《汽车观察》记者,汉德车桥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和最重要的重型车桥生产基地,与陕西重汽、东风商用车、上海汇众、安徽华菱等国内外十余家重型汽车制造企业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桥总成产品通过这些整车企业的整车出口得到增加,仅仅通过如陕重汽、安徽华菱等这些企业的整车出口到俄罗斯市场的车桥就近5000根之多。

  实际上,随着国内合资整车厂的增多,似乎国内零部件企业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以“整”促“零”更可以在家门口得以实施,但实际上尽管许多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建立合资公司,但同时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企业也相继进入。

  这些外资零部件公司在随整车企业进入中国的同时,极力维持原有配套体系,外来企业很难进入整车配套市场。因为很多国外整车企业在最初设计车型的时候就与配套厂家进行同步研发,长期的技术合作,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相通的文化使他们的关系愈加紧密,外来者若要打破这种壁垒自然不容易。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曲明认为,整车厂对原配供应商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配套体系以外的零部件企业要想参与其中,必须牺牲利润、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既然别人的整车制造总是忠实于“原配”,走南闯北都把原配带上“吃香喝辣”,那么作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原配”,国内众多零部件供应商当然也有随整车厂纵横四海的奢望。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自主品牌汽车的出口势头迅猛,奇瑞长城华晨吉利等自主品牌企业也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组装和生产基地,但并没有在当地建立自己的零部件配套体系。

  昌河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汽车观察》记者,昌河汽车的整车出口今年以来出现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同比增长30%左右。但是他们还是将注意力放在整车上,在海外并没有建立自己的零部件生产基地,“我们是通过在海外寻找合作伙伴,进行技术授权许可来实现国外整车组装。”

  河北中兴汽车海外营销公司市场部部长乔昆称,现在中兴汽车主要出口到俄罗斯、中东、南非等汽车工业不是很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目前在海外的整车组装主要靠海外合作的形式,通过和俄罗斯、墨西哥、伊拉克、越南等国家的合作,中兴投入资金和技术,对方提供人力资源和场地,零部件运送到当地以后进行组装。

  乔昆对《汽车观察》记者表示,“我们主要靠整车出口到国外来带动我们零部件供应商的零部件出口,所以这方面不是很成熟,售后当然也占很大一部分。如果将来我们的投入和产出允许我们在国外的组装厂配套相应的零部件厂,我们自己跟进的同时也会建议我们在国内的零部件供应商们跟进。”

  不过,乔昆也表示,“我们和对方签的合同是三年以后要实现当地零部件的70%国有。”这实际上也限制了中兴在中国国内原配套商在海外的进一步拓展。

  内功还需修炼

  受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中国汽车产业的井喷式发展,外资零部件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德尔福、日本电装、博世、美国德纳、法国法雷奥等先后在中国投资设厂。据统计,世界前100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已有70%在中国设厂,在中国投资的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已超过1200家。

  能够像世界100强的零部件企业那样到处设厂,纵横捭阖,当然也是中国零部件企业的梦想。之所以还是梦想,是因为与他们相比,在技术和资金实力上我们还与之有相当大的差距。

  对零部件出口企业而言,如何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如何创建自己的品牌、如何加强物流、生产、管理能力以进入汽车零部件国际采购的行列中,是企业应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的问题。汽车电子产品在整车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及新汽车能源的发展与应用对零部件企业都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而我国不少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这方面都开始加大研发力度,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但大多数企业限于条件和理念做的还很不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9月8日在天津举行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大型的零部件企业,难以进入国际零部件采购链条。汽车零部件出口如要实现长久发展,企业必须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开发高端产品,尽快攻破诸多技术瓶颈,掌握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打造强势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质量,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加关键零部件的出口份额,优化零部件出口结构,实现出口市场的差异化竞争。

  改变目前产业劳动密集和低附加值,转而成为技术密集以及高附加值,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必须攻克的难题。现在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企业已经开始在行动。实际上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在寻求海外拓展的道路,例如潍柴动力就到奥地利组建汽车技术开发研发中心,雇佣当地人员,再把技术带回国内生产。

  不过,总体上来讲,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去海外发展还处在一个初级试水阶段,无论从人才储备、经济实力、国际经验方面都还缺乏经验。

  收购是不是捷径?

  全球第三大零部件企业麦格纳总裁麦克·霍恩曾预言,“今年全球业务约50%增长来自亚洲,其中大部分增长依靠中国。”如今,博世、德尔福、麦格纳和法雷奥等一系列全球知名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连连增资便是对这一预言的最生动写照。中国零部件企业在国内大兵压境的处境,更加刺激了一些有实力的零部件企业到海外建厂的梦想。

  既然依靠整车出口这条大船的拉动成效已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新的出路在哪里?有专家认为答案就是资本运作,进行海外收购!直接把国外有技术实力的零部件技术归我所有,为我所用。

  玩弄资本运作这一手法于零部件领域并臻于炉火纯青的当属浙江万向集团。

  1984年,美国汽车维修市场三大零部件供应商之一舍勒公司以代工的方式向万向集团下了3万套万向节总成订单,万向也借助舍勒渠道进入北美市场;1998年,当舍勒出现严重亏损时,万向美国销售额已经达到3000万美元。两年之后,万向与美国LSB公司合作,以42万美元的价格买下舍勒品牌、技术专利以及专用设备,完成其第一单跨国收购。一路走来,迄今为止的万向集团已经在美、英、澳、加等8个国家设立、并购、参股企业20多家,初步形成了一个跨国公司的构架。在万向集团打响了海外并购、反客为主的第一枪后,福耀、华翔、东风等国内零部件企业正在火线出击。

  2006年2月,宁波华翔集团向英帝尔公司提出了收购劳伦斯的初步意向。经过两轮谈判,华翔出资收购劳伦斯公司100%的股权。

  2007年11月13日,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报》上刊登公告称,以102.50万欧元收购一家提供汽车零部件增值服务的德国公司……

  如今,美国的零部件企业的破产名单越来越长,尤其是当德尔福、伟世通以及其他欧美零部件企业等等这些零部件企业面临破产的危险时,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似乎都在盯着这些“盘中餐”。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中国零部件企业收购海外零部件企业后,一方面可以迅速地获得先进技术,提升零部件产品的质量和在国际上竞争力。同时,还可以稳固中国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并进一步提高中国企业在世界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

  不过,资本并不是人人都“玩”得起,玩不好就会成为烫手的“山芋”。

  单从万向集团来说,据称近几年来其在美国的零部件业务投资回报率高达100%。可是高额的回报率之后同样是隐患重重:繁乱的业务整合、巨额的劳动力成本、复杂的劳工关系等等问题都要等待这个已经被称之为“国际并购大师”的零部件企业去解决。

  海外并购如此有经验的万向集团已经如此,那么那些跃跃欲试的其他国内零部件企业想必也会有各自的苦衷。

  对此,盖世汽车网首席分析师陈文凯认为,“中国零部件企业大规模的并购为时尚早,对外出口才是重点。”

  如今,在美国零部件业萧条、美国零部件商处境困难的危报频频传来之时,对于每个都想把蛋糕做大做强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到底是机遇还是陷阱?

  或许,量力而行才是最佳选择。

  相关链接一:

  欧、美、日整车企业对零部件采购的特点:

  1、都确定了比较明确的采购原则,国内零部件企业要想进入,必须符合这些原则。

  2、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采购体系。国内很多零部件企业要真正融入这个采购体系,可能还需付出很多代价。

  3、在采购方式上,要求多品种集中采购,多批量分批供货。供应商在一个区域内比较集中,以满足准时化生产的要求。

  4、供应商评价的程序体系,从开始与采购商接触到最终实现批量供货,一般来讲需要两年时间。

  5、对供应商严格的动态监控,无论是从OEM采购还是从维修市场的采购来讲,所有的采购商绝不能简单地就产品质量好坏来决定是否采购,会随时监控其制造工艺,甚至监控到生产线,在其指定的生产线上生产出产品。这个过程对国内很多零部件企业是一个考验。

  6、整车的制造商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关系相对稳定,形成了互为依赖的伙伴关系。现在,汽车行业的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之间已经形成的固有关系,也是我们很多零部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壁垒。要攻破这个壁垒,仅凭一两年的努力就想取得突破尚有一些难度。

  国内零部件企业在产品开发方面持续降低成本的能力比较弱,因此我们现在多谈劳动力成本,实质上整车企业最需要的是零部件企业能否不断降低成本。日本丰田的零部件企业具备了这种不断降低成本的能力,而国内很多零部件企业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弱。

  相关链接二:中国零部件出口现状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起步于农机、配件、卡车配套,这种起步的方式决定了我国零部件长期以来存在数量多、规模小、总体技术水平低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中国的汽车工业在建国初期几乎是零,汽车工业的发展模式也完全套用前苏联模式,2001年中国加入WTO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在这之前中国的整车出口进程如同一个裹了小脚的老太太,步履蹒跚,虽然使劲不小,但成效不大。改革开放后汽车零部件的增长速度也有所提高,但没有21世纪的这次来得快、来得猛。伴随着中国加入WTO这一契机,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伴随着整车出口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目前国内零部件企业产品销售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国内配套市场,尤其是汽车业龙头企业。二是国内汽车独立销售与服务市场;近年随着家庭小轿车及农用货车的迅速普及,汽车服务业发展迅速,该行业的零部件需求也大幅度增加;三是国际OEM市场,即贴牌生产市场。目前,万向、万丰奥特等企业在该市场已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四是国际汽车售后服务市场。

  中国零部件企业在21世纪以来经历了三个主要的转变。首先,从能力建设向品牌建设的转变:目前整车产能达727万辆,摩托车产能达2000万辆,汽车零部件产值则达5000亿元;其次,从引进消化向自主研发的转变。我国整车与零部件企业达6000余家,其中乘用车100余家,零部件达6000余家,汽车产业累计投资300多亿美元。引进整车和零部件的先进技术1000多项,为与国际接轨,现在各汽车企业、零部件企业都加强自主开发能力,并通过与德尔福、博世等先进企业合资共同进行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我所用。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中,较好的国内品牌有锐利、凡尔顿、万安、万向等,而这些品牌都采用自主研发,没有任何的合资成分。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主要有15个品种:汽车空调器、汽车照明及信号装置、汽车电子电器及仪表、车身附件及零件、制动器及其零件、变速器总成、驱动桥总成、非驱动桥及零件、车轮及零件、悬架减振器、离合器及其零件、转向系统及其零件、空气压缩机及未列名零部件。

  中国汽车零部件目前最大的销售市场在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的销量占我国在全世界销量的50%以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东南亚也占到一定比例。其汽车零部件的出口主要是易损件的出口,即OEM市场和维修配件市场。出口居前五名的汽车零部件品种为:未列名零部件、汽车电子电器及仪表、悬架减振器、车轮和车身附件。

  2006年这五项出口额合计约120亿美元,占出口汽车零部件总额的76%。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田亚梅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