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汽车企业频繁出击欧美国际汽车展之际,国内汽车巨头却集体失语。
一汽集团、上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从未对外公布过未来将参加欧美国际汽车展的计划。而在北京及上海的两大国内车展上,国内汽车巨头都是唱主角的。
是什么造成这样鲜明的反差?
有人指出,国内汽车巨头们没有多少自主品牌产品,因而不具备参加国际汽车展的能力。在北京、上海的汽车展上,这些巨头们拿出来的大多是合资企业的产品。一来,如有必要,这些产品的外资方自然会在欧美国际车展上亮相;二来,受合资协议或技术转让协议限制,这些合资的产品只能在中国销售。因此,中方根本没必要去海外参展,既费钱又费力。
但这种说法似乎也并不能完全成立。以奇瑞汽车为例,尽管奇瑞已经在秘密开发进军美国的产品,但这只国内外公认的中国自主品牌“小老虎”也从未参加过底特律等国际汽车展。
对此,奇瑞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秦力洪客观地表示,“我们又不在这些地方卖车,总得先有车卖再参展吧。如果到底特律展给中国人看,那代价也太大了吧!”
在奇瑞汽车内部流传着一句经典之言——“因为没有完全做好进入该市场的充分准备,所以决定暂时不参加国际汽车展。”
另一家民营企业长城汽车也相当冷静。长城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商玉贵告诉记者,“赔本赚吆喝的事,长城汽车不干!”
为什么说赔本赚吆喝呢?
据了解,2005年吉利汽车参加底特律国际汽车展,耗资2000万元。一位关心海外汽车展的国内巨头高管告诉记者,“基本上一个能放3辆至5辆车的展台,都要花2000万元。这些钱主要是花在服务费和人工费上,厂地租金所占比例并不大。”
由于中国汽车企业短期都不具备进入美国市场的实际能力,因此,这笔投资基本上无法在美国市场上收回。或许正因为这样,国内汽车巨头们只是予以关注,而没有参加欧美国际汽车展。
所以,国内汽车巨头们对国际汽车展的一致看法是:投资回报率低的事不做,投资风险大、有损未来品牌形象的事不做。
那么,民营汽车企业是冤大头吗?当然不是!
“民营企业‘无知者无畏’。”一位从底特律返华、担任国内汽车前十强企业高管的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2006年,我重回底特律,参观了底特律国际汽车展。中国汽车的质量、设计甚至观念等各个环节,离底特律汽车巨头都有5年至10年的差距。”
记者从国内汽车巨头处获悉,如果未来条件成熟,他们也会参加国际汽车展。但一旦参加,就表示他们已经做好了进军发达国家市场的准备。
“我看到了,我征服!”这句恺撒的名言,在国内汽车巨头眼里还需要加上一个前提——“我看到了,我具备条件了,我征服!”
对于民营企业和国内汽车巨头之间的鲜明反差,业内也有另外的看法:如某些民营企业是为了炒作,花一点小钱就可以起到巨大的宣传效果,节省了广告费;甚至还会引来当地的经销商合作伙伴。
“长城汽车是一个对股东负责的企业。”商玉贵说,“如果一件事炒作的意义大于事实意义,长城汽车绝不会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