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拥有成本”并不是一个新兴概念,在西方发达国家,“拥有”任何东西都不会是免费的:房子,有不动产税;车子,有加在油价里的相应税费;基本生活物品,有消费税;而高档的奢侈品,在很多地方会被征收高额的“奢侈消费税”。
很显然,当“拥有成本”成为一种常态(这是必然的)后,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同样的性能条件下,购置成本就不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拥有成本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鲜活的例子是数码相机依靠其几乎为零的拥有成本,在短短几年内就抢走了胶片相机绝大部分市场。
汽车 拥有成本高过购置成本的特例
根据某非权威人士提供的数据,一辆车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需要花费的拥有成本,包括各种税费、燃油、保险、维修保养,甚至违章罚款在内,总额是车价的2-3倍,其中误差取决于当地汽车消费水平——给我这组数据的人士虽不是来自权威统计机构,但却是从事了20余年汽车维修的资深工程师。
汽车在拥有成本上的特殊性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和购置成本之间存在的悖论:除了极少数“收藏级”车,其余汽车从入手到转手或者报废,整个过程一直处在贬值之中,如果闲置不用,拥有成本确实得到了控制,但因折旧造成的购置成本浪费却又无法避免。在这一点上,汽车和企业的生产设备很相似,但问题是生产设备的运转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而汽车本质上依然属于消费品,其使用所带来的好处往往是精神层面的,无法用数据估量——除非是运营车辆。
因此,就汽车而言,拥有成本和购置成本相克相生,换句话说,“用不用”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而是直接影响“买不买”。
汽车拥有成本是笔糊涂帐
汽车的拥有成本高过购置成本现在已经被大多数人所熟知,功劳归于三方:媒体的宣传、身边已经有车的朋友的经验、自己的亲身体会。但无论是其中哪一方,都没有给出过这个拥有成本到底高到什么程度,原因有三,其一:每个人的消费习惯不一样;其二:因为4S店和保险公司代办了许多与车辆相关的手续,所以很少有人完全清楚一辆车每年需要交纳的所有税费;其三:类似常规保养,或者洗车、停车这样的零散开支往往总额不小,但却没有人记得清。
有一点要强调,虽然汽车的拥有成本是笔糊涂帐,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人们不是常说“难得糊涂”吗?如果这笔帐真的精确到“每公里固定成本0.36元,浮动成本0.17元”的话,毫无疑问,拥有一辆私家车的所有乐趣都会荡然无存。
所以,后文即将罗列的这本细帐仅供参考,原则是大致浏览,心中有底,切忌对号入座,一一比对。
三个成都人的汽车拥有成本
月存2000元 目标区间:2—5万元
人物介绍:小李,大学毕业两年了,在南延线天府软件园工作,税后月收入3300元,住在父母家里,不用供房,更不用交钱给父母,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每个月大概能存2000元,现在他准备买一款4万元左右的车。
该价格区间可选车型:奥拓、QQ、长安奔奔、哈飞路宝、福莱尔、爱迪尔、吉利金刚、优利欧、华普海域、海炫、海迅、旗云1.3L、力帆520、长城精灵、SPARK乐驰、羚羊……
用车成本
以长安铃木奥拓标准型为例
[奥拓 3.28-3.68万][配置][试车][油耗][社区][经销商报价 2.98万起] |
保险费:3105元/年;
燃油费:5.5L/100km,每天从水碾河往返公司30公里,加上周末和朋友聚会,偶尔接送女朋友上下班,每月平均行驶1200公里,全年约15000公里,5.5×150×5.29=4364.25;
停车:小区停车100元/月,公司停车免费,购物、娱乐等临时停车50元/月,全年共计1800元;
洗车:每周洗一次,全年约50次,共计500元;
保养:每5000公里作一次常规保养,每次费用200元左右,全年共计600元,需要注意的是一般逢车龄为偶数的年份,需要进行大保养,总费用相应上升至1200元;
保养时间成本:小刘住在东门,长安铃木的专卖店西星在蜀汉路,小刘每次保养都要穿通城,把车送到4S店再坐公交回公司一般都已经是中午了,“过了一年就不回4S店了,这么成熟的车型,一般的小店都可以保养。”小李这样告诉记者。
高速公路过路费、罚单等其它杂费:全年共计500元。
合计:
12129元(奇数年),占其总收入31%;
14449元(偶数年,其中车船使用税、五路一桥以及年检检测费均计入偶数年),占其总收入36%;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