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四国”(BRICs),这个由美国高盛投资银行的经济学家创造的新词,把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联系了起来。“BRICs”是由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而成,由于“BRICs”发音与砖块(bricks)相似,故称为“金砖四国”。
作为当前全球经济的最大新兴市场体,“金砖四国”无论是市场消费总量还是发展潜力都堪称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引擎,汽车工业作为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同样成为金砖四国发展的核心,中国汽车从2003年开始率先井喷,印度和俄罗斯也随之开始加入井喷的行列,甚至远在南美的巴西也开始加速起跑。金砖四国的汽车工业,是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
金砖四国都在高速发展的潮头,而且,金砖四国自身还有着不同的特点,印度、中国、俄罗斯都有自主品牌企业,特别是俄罗斯和印度,自主品牌的汽车公司仍然占据超过30%的市场份额,巴西虽然沦为外资公司的组装地,但也是南美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差异化的消费特点
金砖四国是目前汽车市场的焦点,北美、欧洲和日本三大传统汽车市场深处停止甚至负增长的尴尬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汽车市场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0%以上,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印度和俄罗斯的轿车销量也已经突破200万辆,跻身全球十大汽车市场。巴西市场虽然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短暂低迷,但从2004年开始也重新恢复勃勃生机。
印度的私人财团TATA汽车、BJAJ摩托车等,已具备了逐鹿国际市场的能力,其公司治理、运营效率、盈利水平已达到国际汽车巨头的水平,同时其新产品开发能力等也已经颇具竞争力,其已经走向国际市场。所以,TATA汽车不久之前表示要开发出2500美元的廉价汽车的消息震惊国际车坛,而TATA已经成为福特豪华品牌路虎和捷豹汽车的最有可能并购者,印度汽车市场虽然保持着和铃木、现代以及丰田等汽车寡头的紧密合作,但印度汽车自身微车为主的消费局面一时仍然难以改变。
由于开发的市场经济体系,对于印度汽车工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整车企业背后,是其强大的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加上印度的钢铁工业等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上游产业,其整体的竞争力绝对不容忽视。
俄罗斯的汽车工业同样不容小觑,特别是2006年到2007年,持续几年的井喷和中国汽车的2003年非常类似,2007年俄罗斯汽车销量达到230万辆,环比增加接近20%,这种增幅和中国4年来年均25%的增量非常相似,所以,随着俄罗斯汽车市场更新换代和外资汽车公司投资热潮的带动,俄罗斯汽车工业将会连续保持年均超过10%的增幅,在未来的全球汽车市场上,俄罗斯汽车市场将会超越印度成为中国最为直接的竞争者。
对手还是伙伴
对于印度和俄罗斯汽车工业来说,中国肯定是其最大的对手,而对于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工业来说,不断壮大的俄罗斯和印度汽车更是不可小视。
雷诺汽车和戴姆勒奔驰是两个最直接的例子,由于东风雷诺汽车项目迟迟无法启动,雷诺汽车从2006年开始,接连和印度和俄罗斯签署合作协议,启动当地的国产化计划。雷诺-日产联盟在印度选择建立独资工厂,在俄罗斯,雷诺-日产汽车联盟选择和俄罗斯最大的国有企业伏尔加汽车合资。在南美市场上,雷诺汽车的步伐一点也不慢,这家公司已在当地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去年雷诺-日产汽车联盟CEO戈恩宣布将在巴西生产针对这个市场设计的车型Sandero。
戴姆勒和雷诺汽车的决策类似,这家公司把自己的商用车重头项目和印度英雄汽车公司合作,而戴姆勒和国内福田汽车的合作项目早在2004年就开始启动,但是4年之后仍然杳无音信,这对于对亚太市场虎视眈眈的奔驰商用车来说显然是无法忍受的。
丰田、本田和大众这些在中国市场一路领先的汽车公司同样选择印度和俄罗斯作为自身下一步发展的核心地带。大众2006年年底表示,公司计划投资5.3亿美元在印度新建一家汽车制造厂。新工厂预计将于2009年下半年建成投产。大众汽车早在2006年还同时宣布,将斥资10.42亿欧元在俄罗斯卡卢加州建立汽车生产厂,这是俄罗斯汽车工业领域最大的外资项目。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俄罗斯的首个汽车装配厂于2006年6月份落成,该工厂坐落在圣彼得堡附近,预计每年将生产2万辆凯美瑞。丰田公司估计,该工厂年产量在未来两年内将达到5万辆,加上规划中的第二个更大的工厂,年产量最终有望达到30万辆。
目前丰田正在巴西着手研发其产品线中最廉价的车型,该车将投放丰田巴西第二工厂生产。
“以前,中国被称为是外资寡头全球投资不可或缺的机会,但随着俄罗斯和印度的汽车市场的崛起,中国已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分析师贾新光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不断攀升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中国的比较优势在削弱,而俄罗斯和印度,地位在不断地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