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整合后的“大上汽”起航,上汽集团展示给外界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这个曾经的软肋,正在被打造成一个成型的板块
根据平安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07年至2009年重卡行业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速,增速分别达到100%、55%和20%;大型客车细分市场增速分别为27%、15%和6%;轻型客车细分市场增速分别为19%、10%和5%。据此,商用车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可以预见。
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在谋求龙头地位的上汽集团,却在重卡乃至商用车领域一向孱弱。比较一汽、东风在中重卡市场的“第一军团”地位,上汽集团此前仅有的上海汇众销量一直不到千辆。
但上汽集团在商用车领域并非没有自己的想法,它希望通过对商用车的持续投入来实现对自主品牌产品比例的承诺,借此让自身真正成为在乘用车、商用车和零部件三大领域拥有完整产品线的产业巨头。
早在2006年12月22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汽车)召开完成增发收购实现整体上市后的首次股东大会,称董事会已经决定将上汽依维柯商用车投资有限公司置入上海汽车。
目前,即使抛开仍未完全纳入上汽的南京依维柯的话,上汽已经拥有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海汇众、申沃客车等3家商用车企业。随着上南合作的敲定,南汽集团优势商用车资源的注入,更将成为上汽集团强化商用车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
随着整合后的“大上汽”起航,上汽集团展示给外界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这个曾经的软肋,正在被打造成一个产品涵盖重卡、轻型商务车、客车以及重卡、客车底盘的成型板块。
红岩的未来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重组刚一年的上汽依维柯红岩2007年销量2.4万辆、增速70%,可以说在行业内并不算显眼,但比起同期销量超过10万辆的中国重汽和增速超过100%的福田,这家“新”企业受到的关注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具想像空间”、“最具潜力”等等,如此这般的称号被媒体毫不吝啬地给予了新红岩。新红岩之所以受到如此的关注,正是因为其重组后焕发出的活力以及外界对上汽“中中外”合资模式的信心。
如果说上汽通用五菱是一次成功的“三赢”组合的话,上汽无疑希望看到这样的成功在红岩身上重现,这也成为上汽最终联手依维柯重组红岩的最大信心来源,红岩与五菱的诸多相似之处让上汽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更重要的是,这个“新生”的老企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徘徊和低迷之后,随着资金、人员以及最重要的新鲜观念进入之后,迅速焕发出了活力,而上汽集团在重组红岩始终,都明白无疑地传达着一个信息,那就是对重卡市场、对商用车市场的无比渴望。
早在2003年12月,意大利依维柯亚特公司就与重庆红岩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共同开发生产高中档重型汽车,目标是到2008年年产销重型汽车4万辆。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其中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
但进入2004年,随着德隆系的崩溃,红岩与依维柯的合资不仅没能如愿,自己也走上了重组之路。最终,随着上汽集团的加入,红岩才在上汽、依维柯和重庆重汽集团三家基础上完成了自己的重组。
而在这之前,这家曾经的重卡行业的老大,已经滑落到了中国重卡市场第六的位置,不仅销量跌到1万余辆,企业自身也连年亏损。尽管如此,一方面是依维柯对中国市场的渴望,另一方面是上汽集团对于迅速建立自己重型商用车企业的渴望,还是让这两个投资者看到了红岩萧条背后的发展潜力。
2007年6月15日,上汽依维柯红岩汽车公司、上汽菲亚特红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并在重庆市北部新区黄茅坪的新厂区举行了奠基仪式。
以此计算,新红岩不过诞生半年,即使以上汽方面人员入驻红岩算起,红岩开始重组也不过一年有余。但在2007年上半年,上汽依维柯红岩的销量就超过了2006年全年,到2007年10月,已经完成销量21000辆,2007年全年销量预计达到24000辆,同比增长超过70%。
“其实我们是到今年10月才真正完成合资,此前我们没得到任何资金上的支持。”上汽依维柯红岩总经理阳树毅言语间对这样的成绩颇为骄傲。
2007年红岩销售收入超过50亿,同比增长89.3%,并且从2006年的亏损2亿到今年盈亏平衡,同时员工工资平均增长了20%。2007年1至11月,上汽依维柯红岩的市场占有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尽管仍旧屈居第六位,并且在销量和增速上都没能拿到第一,但在一些关键的细分市场,上汽依维柯红岩却表现突出。
其中自卸车销量已超过17371辆,行业内仅次于中国重汽;红岩6×4自卸车在华北、西南等区域销量大幅超越其他品牌自卸车,区域销量行业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27%、50%;红岩8×4自卸车在太原、郑州等区域也拔得头筹,当地市场份额分别达到33%、39%。这些地区都是重卡厂商竞争最激烈的传统市场,上汽依维柯红岩的表现充分说明了它的品牌基础和重组后的发展迅速。
可以说重组后的红岩正如上汽的预期,迅速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也正如当初外界的判断,红岩的品牌和生产能力,加上上汽的资金以及管理,还有依维柯的技术,三者共赢的合作,让集各方之长的红岩显示出了应有的实力。
这个迄今为止中国重型卡车项目中惟一以资本为纽带与欧洲商用车巨头实现合资的企业,在规划之初,就提出:“保持现有红岩、斯太尔系列产品生产并不断进行适应性改造,形成产品第一平台;用引进技术和先进总成提升现有产品,实现升级换代,占领国内中端产品市场并逐步向国际市场挤压,形成产品第二平台;合资合作初期通过采取SKD、CKD的生产方式小批量生产引进系列产品,逐步实施国产化进程,占领国内高端产品市场,形成产品第三平台。”
而高中低搭配的3个平台中,中低端产品都是采用红岩品牌。尤其是在中端,引进依维柯技术,形成高性价比的“混血”产品,成为这家合资公司最大的特色,也是制胜的关键所在。
阳树毅一再强调这个高中低的划分是以价格而言,产品品质都将保持一致的高水平,“我们所说的中端产品是指价格中端,从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来说与高端产品没什么差别。”不论是因为依维柯在合资中的让步,还是对中国重卡市场现状的把握,这种务实的产品规划显然让上汽依维柯红岩在未来的市场中多了几分胜算。
重庆红岩多年来的比较良好的市场声誉和比较高的品牌价值也为合资公司奠定了良好的市场起点和基础,再加上已有的销售网络以及红岩扎实的技术基础,有利于快速吸收新技术,上汽依维柯红岩在自身的内功上已经具备了在重卡领域再争高下的条件。
当然,在竞争对手已经推出核心技术升级的换代产品背景下,上汽依维柯红岩要推出具备核心技术升级的换代产品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从产品而言,新红岩还是落后于竞争对手,但上海汽车的成熟的对购并企业的整合经验应该有助于合资公司快速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同时,本身并不强势的依维柯在技术支持上显然也更加慷慨,这也为上汽依维柯红岩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推新提供了保障。
上汽依维柯红岩为自己提出的目标是,“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把企业建成一个在国内举足轻重、在国际拥有一席之地的高起点、专业化的重卡基地,构建起完整的3个整车产品及技术平台,实现整车和整车关键零部件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亿人民币的经营目标。整车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以上。”
阳树毅曾经略显谦虚地表示,上汽依维柯红岩2007年取得的成绩,有市场背景利好的运气因素,而2008年,才是新红岩真正考验的来临。因此,他谨慎地提出了2008年3万辆的销量目标,并且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技术导入、消化和企业内部的文化、资源整合上。
相比已经纷纷引入国外技术的同行们,上汽依维柯红岩的当务之急确实是对外方技术的引进与吸收,此前红岩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就是来自于没有技术更新,常年停留在斯太尔平台之上。尽管在3至5年内,斯太尔平台的产品仍可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但技术更新换代的压力已经凸显。目前一些新产品的改进,已经不再局限于此前的驾驶室、内饰、舒适性等浅层面,而是更多的开始从底盘、变速箱、发动机等关键领域提出了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汽依维柯红岩产品规划中最为重要的“混装车”的开发上市就成为下一步的关键所在,究竟能否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做出最符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将是对上汽依维柯红岩的一个考验。
“目前技术上是外方在负责,我们还处在导入消化的过程,但在机制、人员上差距还很大,这是个体系问题。我们在体系上,流程管理上还比较差。”阳树毅并不讳言这种差异,他也表示,上汽依维柯红岩将从整车的集成体系开始,建立扎实的技术基础。“我们要强化技术中心,工程上要能做到二次开发,最短也要到5年以后。这里面更多的是集成技术,跟零部件相比,整车可以说完全是集成。”
在上汽集团2010年4.5万辆重卡产销计划中,上汽依维柯红岩就占到了4万辆,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正如上汽通用五菱为上海通用销量贡献了半壁江山,上汽无疑也希望上汽依维柯红岩能在重型车领域为上汽挑起大梁。因此,在合资公司尚未真正挂牌之时,上汽集团已经打算将上汽依维柯红岩纳入了上海汽车这个上市公司中,以最终整合旗下商用车资源,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商用车板块。而在这个板块中,上汽集团再次用“两条腿”走路,上海汇众这个似乎被淹没在红岩光环之后的企业,依旧为自己争取到了一席之地。
汇众的雄心
上海汇众作为一个重卡企业,在重卡市场中是属于那不到10%中的一份子。一汽、东风、中国重汽、陕西重汽、福田和上汽依维柯红岩6家占据了中国重卡市场90%的份额,而华菱、汇众等众多小厂共占有不到10%的份额。但即使在这其中,汇众也不是第一,仍旧屈居华菱重卡6000辆的销量之后。
实际上,2001年开始引进双龙的重卡生产线开始,上海汇众的重卡产量一直在几百辆的规模徘徊,直到2007年才达到2000辆的规模。这样的数字即使与困难时期的红岩相比,也相差了一个数量级。而且上海汇众的产能即使按照其网站上公布的数据,也不过年产10000辆左右,也就是说在短期内,即使达到产能的饱和,上海汇众也很难挤进第二梯队。
此外,上海汇众的“陆舰队”虽然有来自韩国双龙的技术以及更深的奔驰背景,但基本上没有太多自身的核心技术,仍旧是采用现成“流行”零部件总成整合的模式,包括法士特的变速箱、潍柴的发动机、海沃的举升系统等。
因此,在上汽依维柯红岩成立后,上海汇众的前途一度令人担忧,甚至有猜测认为随着红岩并入上汽,上海汇众的重卡业务将被放弃。但不久之后,上海汇众就借新产品的发布表明了自己的信心。
“尽管母公司上汽还拥有新的商用车项目——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但汇众作为自主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未来3年加速发展,我们有信心3年后跻身全国重卡行业的前三位。”2007年12月7日,上海汇众副总经理赵旭东在“2007上海汇众国Ⅲ重卡推介会”上这样表示,“尽管现在离重卡行业的排头兵一汽、东风、重汽、福田等尚存较大差距,但我们信心十足。”
上海汇众敢于发出这样的豪言似乎也不无道理,虽然在重卡领域它是不折不扣的新兵加“小字辈”,但这家集零部件(底盘)、重卡、客车生产于一身的企业在上汽集团内部的地位却相当重要。
上海汇众主要有轻型客车、重型卡车与轿车底盘系统三大业务板块:伊思坦纳商务车及专用车系列,年生产能力为15000辆;15吨级重型车系列,年生产能力10000辆;轿车底盘系统产品有前桥模块、后桥模块两大系统及出口美国通用、福特汽车公司和澳大利亚霍顿公司的轿车零部件。
而这其中的轿车底盘业务才是上海汇众的重头,目前已形成年产60余万台/套生产能力,是上海大众、上海通用骨干配套企业。伊思坦纳商务车年销售量突破了4000辆,在轻型客车细分市场所占份额达25%。这家诞生于1992年1月11日的企业,由上海重型汽车厂、上海汽车底盘厂、上海第二汽车底盘厂组建而成。其实,汇众也是我国最早的重卡生产企业之一。
它的前身之一上海重型汽车厂曾红极一时,1958年生产出交通牌4吨位卡车,1969年自行研制出大通牌15吨位卡车,32吨矿用自卸车等也都是在这里产生。1987年,随着桑塔纳的引进,中央要求3年内国产化率达到60%,并决定将上汽所属企业全部以为桑塔纳配套为目标,进行重组和技术改造。合并后的上海汇众放弃了当时的所有重型车项目,逐渐转移到了零部件领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背景,在收购上汽依维柯红岩之前,上汽集团在考虑补齐商用车短板的时候,由上海汇众充当了先锋角色。2001年,韩国双龙汽车因业务调整,拟将重点放到乘用车上,想出让其重卡生产线。
这一消息成为上海汇众重返重卡领域的契机。经过多方接洽,汇众成为接盘者,以320万美元购入了具有上世纪80年代末期技术水平的重卡生产线,使自己的技术含量得到了较快的提升。由此开始了S100系列重卡的生产。因此,早在2005年,上汽就提出了“商用车与乘用车并举”,并写入了其“十一五“规划。
这时的上海汇众正式成为上汽集团自主品牌商用车的重要基地。当时就有上汽高层表示,即使今后上汽股份收购了其他重卡企业,依然不会放弃打造汇众商用车品牌的努力。这似乎可看作今天上海汇众豪言的伏笔,而在上海汇众自己看来,有利的条件还不止于此。据上海汇众营销部经理杨予初介绍,汇众重卡的发展得力于三个因素:一是有一支可靠的技术队伍,二是有一个良好的供应商体系,三是有着强大的集团背景。
可以说,正是在上汽集团整体的商用车计划之下,上海汇众不仅没有因为上汽依维柯红岩这个“巨头”加入失去位置,反而在更大的商用车板块概念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2007年以来上汽集团的一系列动作,也说明了其在加强商用车业务上,利用多种方式,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控股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等等手法,都是在打造自己的商用车产业链,扩大产能规模。据上海汽车商用车事业部经济运行经理邬贤敏透露,上海汽车在商用车方面整体布局的现行思路是,在继续发展乘用车的同时,积极拓展商用车,特别是通过兼并重组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商用车的规模化生产,从以乘用车为主逐步转变为乘用车和商用车并举,从而使上汽集团成为一个集轿车、商用卡车、商用客车、越野车等全系列车型的汽车制造商。
按照上汽集团当年对于商用车项目的规划,西部的工程建设和东部的物流集运是其瞄准的主要市场。在这样的规划之下,上海汇众地处上海这个华东重镇,加之吸引人才和背靠集团的优势,确有可作为的空间。但按照目前上海汇众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想要在短期内达到行业内前三,也就是在产能上要翻几番,这对于目前产能尚且不足的上海汇众而言,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如何扩大销售的问题,以其目前的经销商网络和品牌知名度,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在短期内恐怕没有可能。况且,重卡行业的老大一汽拥有解放奥威、悍威和骏威等5个系列的34类产品。
其他企业也同样拥有针对众多细分市场的多种系列产品,而上海汇众仅凭目前的“陆舰队”一个系列的产品,如何能够覆盖重卡市场多种吨位、车型的不同市场需求,也对其后续产品研发和技术支持提出了挑战。而缺乏完善产品线,势必会影响整体的销量,这其中的众多问题如何解决,还要看上汽集团对于上海汇众将能够给予怎样的支持。
上柴补缺
尽管整合南汽集团资产的工作仍在进行中,但上汽集团依旧没有停下自己收购的步伐。2008年1月3日,上海汽车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以9.2342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柴股份)50.32%的股份。预计该交易将使上海电气计入100万元人民币的资产处置收益,而有关款项将于2008年年内入账,该交易仍有待监管部门的批准。公告还表示,上海汽车于2007年12月29日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电气)在上海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也就是说,几乎在上南合作签署协议的同时,上汽集团已经将上柴股份这个国内内燃机领先企业纳入旗下。
上汽方面也明确表示,本次收购的目的是拓展上柴股份的市场空间、提升上柴股份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使上海汽车在商用车领域的实力进一步增强。有证券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由上海电气转让给上海汽车的股份共有2.42亿股,折合成每股的价格不到3.82元,而上柴股份1月3日以涨停报收于19.99元,仅股权投资的收益就接近40亿元。
由于这样的悬殊价格,加之不久前戴姆勒公司定向收购福田汽车股份流产一事,外界对其能否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的批准有所担心。但换个角度考虑,此次上海电气与上海汽车交易的股权都是国有资产,再加上政府支持的背景,通过审批应当不成问题。而正在对商用车这个传统弱项发力的上汽集团,也无疑对上柴股份这个商用车产业链中的重要节点志在必得。
事实上,早在2007年8月,关于收购的消息已经传出,8月10日,上柴股份发布停牌公告,称“公司将在合作事项明朗后复牌”。在此后的9月27日,上海汽车公告表示,上汽集团已与上海电气签订了《股份转让意向书》,上海电气拟向上汽集团或其指定的经上海电气同意的下属公司转让其持有的上柴股份50.32%股份;但同时,上柴股份仍旧停牌至今。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张欣表示,“对上汽来说,今后几年,商用车将是上海汽车集团发展的一个重点,上柴股份作为专业柴油机制造企业,对于其发展商用车意义重大。”有着60余年历史的上柴股份,目前拥有五大系列、300多个变型产品的完整产品结构,为工程机械、载重汽车、客车等配套,是国内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最主要的动力供应商之一,拥有较强的发动机整体研发能力。
这也是上柴股份为上汽所看重的原因。上海汽车在完成对上柴股份的收购之后,将拥有自主品牌的发动机,与公司现有产品互补,满足商用车业务全面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构建商用车领域的核心零部件体系。
同时,将上柴股份现有较完备的销售服务体系、零部件制造体系和供应商网络整合进上海汽车自主品牌商用车服务体系,也将大大提升上海汽车在商用车领域的竞争力。而对上柴股份来说,也终于结束了单打独斗的状态,与下游企业实现了联动。上海电气也在其公告中称,旗下这家引擎生产子公司正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而上柴股份业务复苏缓慢主要是由于未能与本身并不生产柴油引擎的主要汽车及船舶生产集团紧密合作。根据控股方上海汽车的规划,本次收购完成后,上柴股份产销规模将显著扩大。上柴将拥有以前作为独立发动机企业身份所不可企及的稳固的配套关系,并有望获得上汽资金、经验甚至是专业人才的注入。
上海汽车董秘办黄强表示,“本次收购完成后,上柴股份在目前工程机械市场的优势继续发挥,随着车用柴油机领域的发展,上柴股份将由目前的工程机械市场为主逐渐转向车用市场和工程机械市场同步发展。”上汽集团似乎总是善于找到这样的收购对象,通过重组整合来为自身和对方的困境找到解决之道,而上一个如此成功操作的对象是上汽通用五菱。在此次的收购中,上汽集团为其商用车产业链补上了核心部件供应商这个重要的缺口。按照上汽集团的想法,完成收购后,在车用柴油机领域,上柴股份将在车用产品研发上重点形成和上海汽车商用车发展的协调,将上柴股份建设成为上海汽车商用车的动力基地,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车系列车用动力平台;在产品定位上上柴股份与上汽动力互为补充,以满足上海汽车发展的需求,并向第三方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因为在上汽依维柯红岩项目中有单独的发动机公司,加之此前上柴股份一直是上海汇众的供应商,这次收购也被认为是对上海汇众发展有利。
比之地处重庆,具有自己独立的研发、供应、生产和销售等所有环节的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海汇众终于补上了发动机这个关键环节,也为自己在上汽商用车板块中的下一步发展争取到了基础。对上柴股份而言,通过联合整车企业解决了产品销路之后,有望重现当年的辉煌。在重卡领域,发动机与整车企业实现产业链的联动已经成为共识,国内重卡销量前7位企业已有5家自建或合资成立发动机厂,占到了71.4%。仅2007年8月,就有北汽福田与康明斯公司组建合资公司、东风朝柴与美国万国公司合作、德国曼拟与潍柴动力合资、陕汽与康明斯联手组建的发动机公司投产、一汽与德国道依茨建立新的合资发动机厂等意向达成。虽然对于将来上柴股份和上汽菲亚特红岩有可能存在竞争的担心,但从上汽集团的大盘子来考虑的话,上柴股份的加入对于其商用车板块的打造将是长期的利好。来源《汽车人》杂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汽车人》杂志 电话010-63045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