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搜狐汽车评论 > 产业评论

破天荒第一次 雷诺是第一个还是最后一个

  媒体和消费者一直期待发生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虽然目前只看到了前戏。

  愚人节前一天,质检总局给新华社、中新社送出新闻稿。新闻稿称雷诺汽车部分车型有质量隐患,雷诺在欧洲进行了召回,在国内没动静,因此向消费者提出警示,并要求雷诺汽车做出书面说明。

(详细报道见本期汽车周刊03版)

  这可是破天荒第一次——质检总局点名“警示”某品牌车型有质量隐患。

  质检总局提供的数字显示,自从2004年10月1日起实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简称《召回规定》)以来,共有130多万辆,涉及45家国内外企业的107种车型主动申请召回。照这个数字看,《召回规定》威力可真不小。

  《召回规定》实施前,外资品牌有了质量问题,往往是国外召回,国内私下给消费者免费检测,甚至有的企业还趁着保养的时机悄悄更换问题零部件。这在媒体中引发了外资品牌对中国消费者歧视的言论。《召回规定》实施后,汽车厂商老实了很多,多数不得不召回的都实施了召回,一些根本没必要召回的也争着上演召回秀,这才有了我们上面看到的数字。

  然而,如果只看到数字,就不会有记者文章开头提到的“媒体和消费者一直期待发生的事情”。经常泡汽车论坛的读者会知道,论坛里经常有大量消费者抱怨自己的车发生同样的质量问题,投诉无门,厂商不搭理,相关部门不受理,只能投诉到媒体。

  媒体又有什么用?2006年,北京某著名都市报曝出某合资德系车变速箱漏油的新闻,被曝光的厂商竟然在某媒体记者的“建议”下,召开只针对网络媒体的新闻发布会,称是“媒体误会了”。这一“误会”不得了,一直“误会”到现在。该厂商去年上市的采用同一款变速箱的另一款新车,又被曝出变速箱漏油,到现在也没有解决。2006年,相关部门就此事表态称:“如调查后证据确凿,经厂家确认后,会建议厂家召回;如厂家故意隐瞒车辆缺陷,将按规定强制召回。”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是,截至目前,这一表态竟是相关部门对此事最后的声音。

  情况貌似发生了变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记者就得到消息,称相关部门想就汽车质量问题抓个典型,搞个强制召回,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现在,质检总局的相关部门主动“发声”好像让人看到了希望。然而,这“希望”有多大呢?

  用圈内人的话说,汽车企业多数都是家大业大,背景深厚,不是好惹的。当然,这也不绝对, 一个没有在国内建合资厂的外资品牌,想来也没有多大势力,就像雷诺,拿它开刀确实是个“合适的对象”。更重要的是,想必雷诺也没把相关部门的话放在心上,因此“不幸”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大家看到了前戏,等着看高潮吧,看看质检总局下一步有什么动作。但是记者担心未必有这眼福了。

  有没有高潮我已经不关心了。我想知道的是,在这只螃蟹被雷诺吃了之后,其他企业还有没有机会吃到。或许汽车企业从此都学乖了,该召回的都召回;或许汽车企业经过此事后沟通能力再上新台阶,雷诺成了最后一个吃螃蟹的人!

  同事提醒我,已经离任的东风日产前总裁中村克己即将升任雷诺全球副总裁,负责范围包括中国市场,这不会是相关部门给他的愚人节玩笑吧?谁知道呢!

  

(责任编辑:马中强)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