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亿政府补贴的诱惑
据知情人士透露,捷能的20亿元人民币投资将分批在五年内逐步投入,上汽混合动力批量生产,走上商业化、产业化道路的时间预计为五年。
随着新能源战略方向转移,上汽此前的燃料电池汽车事业部,目前已经悄然更名为新能源汽车事业部。燃料电池汽车事业部之前,事实上是上汽新能源汽车的前瞻性研究机构,从总体上把握上汽新能源的发展方向,
“多途径、方案多元化是正确的,原因是不知道哪条路最后能成功。”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全世这样剖析。此前上汽虽然在燃料电池领域全面开花,但投入仅是几千万元,远远低于捷能公司的20亿元人民币,这也反衬出上汽发展混合动力产业化的决心。
虽然上汽转型的代价不小,但是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府补贴政策出台,让收购罗孚后已经开始国际化的上汽,更感竞争形势的迫切。
而事实上,眼前的利益更诱惑。11月28日在重庆举行的“城市发展与汽车节能减排高峰论坛”上,国家财政部经建司司长王保安表示,今后财政部将采取对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直接采取财政补贴措施,并通过税收政策从生产和使用环节对新能源车的发展进行支持,初步预计到2012年,财政部将向新能源车的推广使用投入200多亿元人民币,补贴对象是以油电混合动力车为主的新能源车。
另外财政部还计划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新能源车生产环节,目前正在研究通过所得税减免、进口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和技术改造的力度。同时还将通过应用汽车消费者税等各种税费政策,引导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