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中美汽车销量的统计对比表明中国保持胜出态势。今年3月,美国汽车市场继续下滑,销量总计大约为85.8万辆,比去年同期下跌37%,跌幅连续第六个月超过30%,预计中国第一季度超过美国汽车总体销量约在40万辆。
销量是个令人兴奋的信号,就像奥运金牌数量那样,大家总喜欢把它上升到国力的层面来炫耀,尽管它根本不代表全民体能素质。要知道,在美国汽车业整体水平已经发展到很高程度的今天,中国在造车和卖车的数量和增速上超过美国,只不过是量的进步,而不是质的飞跃。因为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美国和欧洲、日本是一个层次,中国和印度之类的发展中国家才是一个级别,这个格局依然没有改变。现在不过是美国走慢了,而不是中国走得有多快,中国和美国的距离,看看保有量就知道是有多大。
有统计表明,美国汽车千人保有量超过600辆,家庭购车几乎都是出于换车目的。美国人对未来预期悲观,要过紧日子,不换车了,销量也就直接下降。相比之下,中国还处于汽车进入家庭的起步阶段,千人保有量仅30辆,绝大部分购车需求都是首次购置。中国以数倍于美国的人口,增加几十上百万台的汽车销量毫无难度。中国在销量上的进步,客观原因还在于燃油消费税调整、养路费免征、排量1.6L以下汽车购置税减半等措施,确实刺激了乘用车市场。
当前,中国超过百万辆规模的车企只有一汽、上汽、东风等少数几家集团,其它车企的生产规模都在几十甚至十几万辆。中国的汽车业无疑仍处于原始的积累阶段,无论是核心技术、产能规模、利润水平和车型先进性,都无法匹敌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大企业。如今为广大国民普遍认同的、销量一流的车型,还都是外资品牌。所以,中国车造得再多,也是跨国企业的品牌战略的成功,车卖得再多,也只能表明我们自己买得起车,而不是说我们的车能够主导世界。只要中国造的车不能抢夺国外市场,中国品牌的车在国外没有知名度,在中国设计的车不能影响世界潮流,那么我们就远不是世界第一汽车大国,而应该叫世界最大汽车消费市场,就像是粮食、钢铁、手机最大生产和消费国而已。
与其继续拿美国的停滞为我们的汽车工业增色,还不如着实从美国的教训中好好学习,在经营理念、企业管理、市场战略和消费者研究上苦练内功。在对销量的追逐中,在粗放型的扩张中,在依赖国家和地方的保护中,反省什么是汽车产业的毒药,什么是麻药,什么才是良药,这是汽车企业尤其自主品牌都要明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