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车锦标赛(CTCC)上海打响首站 赛事精彩与人气低迷
5月24日,上海国际赛车场,2009年中国房车锦标赛(CTCC)正式在这里拉开帷幕,赛道上,依然是熟悉的车队和选手,郭海生、何晓乐、韩寒……但一切却又是如此的不同,因为持续5年的全国场地汽车锦标赛(CCC)也正式从这一天起成为过去了,5年来,这个说不上成功却也曾陪伴了我们一路走来的赛事,在2004年那个被誉为“中国赛车的春天”诞生,却一直没有迎来收获的“秋天”。
一直到比赛开始,还有不少观战的媒体同行在我耳边嘀咕:“不是CCC比赛吗?怎么加了一个‘T’字?”这样的疑问在那些专业的赛车人士听来似乎颇为可笑,但也在一个侧面折射了CCC乃至赛车运动在中国的悲哀。
2004年,上赛总经理郁知非,联合中国汽联和中央电视台包装雏形阶段的中国场地汽车运动,组织了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此即为“CCC”比赛的开始。但是,在那个“春天”红火开场的CCC比赛,却没能延续太多的辉煌,两年后,随着郁知非涉及经济案被判刑,CCC遭遇第一次生存危机。
2006年,香港人张志聪的出现“挽救”了CCC,那一年,玩风险投资的张志聪成立了华赛公司,接手郁知非担当CCC比赛新的推广商,但是,这位“张风投”和中国汽联、中央电视台的“蜜月期”却更加短暂,到2008年,“张风投”甚至连CCC的最后两站都没有钱去运作了,在去年的中国汽联年会上,中国汽联、中央电视台终于与华赛上演了公开翻脸的闹剧。
随着华赛与中国汽联的公开翻脸,CCC这个出生不到5年的“新生儿”又面临着新一轮的生存危机,而这一轮危机,直接导致了上海力盛汽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入主,从CCC到CTCC的变迁,现在,我们无法轻易下结论CCC是否已经彻底死去,因为比赛仍在继续,但从推广商到赛事名称,却已经是“又换葫芦又换药”了,在这样简单却又复杂的变化中,表面尴尬的是中国汽联,而真正应该尴尬的,谁说又不是中国汽车赛事本身?
在完成和中国汽联签约、实现由CCC时代进入CTCC时代之后,上海力盛汽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夏青曾表示,希望今年的6场CTCC赛事每场比赛都能有电视播出,同时还要出一个《CTCC》专刊,另外还要开通ctcc.com.cn官方网站并重新打造一个媒体网络。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对于未来的想法总是美好的,但看台上空空的观众、贫瘠的中国汽车运动土壤、现时的金融危机,会让CTCC避免重走CCC的覆辙吗?
CCC、CTCC的前世今生
1998年,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正式举行,当时只有一个回合赛事。
2003年,北京金港赛车场成立,赛事也因此而增加北京站,成为中国第一项多赛站的场地赛事。
2004年,上海国际赛车场成立,上赛总经理郁知非联合中国汽联和中央电视台组织了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ChinaCircuit Championship,简称CCC),CCC由此进入历史。
2006年,CCC赛事推广商易主,张志聪成立了华赛公司,接手郁知非担当CCC比赛新的推广商。
2008年,中国汽联在CCC比赛还剩两场的情况下,取消了华赛公司承办的资格。 2009年,上海力盛汽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接手,赛事正式更名为中国房车锦标赛(CTCC)。
第一战:仍然精彩
尽管汽车赛事在中国推广困难重重,但5月24日打响的CTCC“处子战”却依然精彩。
5月24日,CTCC 1600CC组的决赛,继续去年东风日产基亚车队与东风悦达起亚778车队“双雄会”的格局。决赛开始,排在第一位发车的东风悦达起亚778车队的高华阳和排在第三位发车的队友王少峰在红灯熄灭时没有及时作出反应,被东风日产基亚车队的郭海生、林立峰超越,但在此后三圈比赛中,王少峰相继超越了郭海生和林立峰,抢至第一位,从此开始用自己的节奏领跑全场。而他的队友高华阳却不得不接受赛会处罚——通过维修区,这也让他只能在第四的位置上被两辆TIIDA压着跑完全场。
2000CC组的决赛,和韩泰轮胎陆方车队名将陆淦获得冠军相比,最大的看点显然还是长安福特车队只有16岁的小将曹宏炜精彩的演出,这位只有16岁的小将是第一次参加场地赛,却显示了巨大的潜力。但遗憾的是,因为和卢雄彪发生碰撞曹宏炜被罚通过维修区,这也直接导致了他退出了第一集团的争夺,最终无缘获得积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