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车美女 新车报价 情色短信 | |||
首页- 邮件- 短信- 商城- 搜索- 新闻- 体育- 财经- IT- 娱乐圈- 女人- 生活- 健康-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出国- 求职- 游戏- 校友录 |
汽车首页 新闻 查询 试车场 车文化 香车美女 购车指南 报价 贷款 二手车 车主手册 SUV 俱乐部 约会 |
图片欣赏 |
香车美女 | |
品牌车廊 | |
车展酷图 | |
360°观车 | |
豪华加长 |
精彩专题 |
福特皮卡历史回顾 | |
3.15汽车维权专题 | |
“新老三样”大比拼 | |
2002国产新车瞭望台 | |
家轿新星派力奥 | |
夏利降价后的服务 | |
降税与汽车价格大战 | |
入世后车价怎么降 | |
价格放开车价狂降? | |
国产家轿大战北博会 | |
|
|
我来补充两句 |
从上海通用看-中外合资能否振兴中国汽车业 |
时间:[ 2003年03月05日13:54 ] 来源:[ 经济日报 ] |
合资企业跨国公司在中国圈地的载体? 自2002年以来,中国车市持续火爆,企业效益连创新高,如此红火的局面使人们禁不住发问:中国汽车企业的增长还能保持多久?它是否像泡沫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 众所周知,中国车市的高涨,一个重要原因是跨国公司的不断入驻,他们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资合作,将大量国外成熟产品输入到中国市场,引发了消费高潮。 中外合资能刺激中国车市,但能促进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吗? 有人的回答是否定的:合资的道路,不能改变中国汽车业落后的局面。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轿车就开始了与国际汽车业的合作,可到现在,自主开发整车的能力依然缺乏。原因很简单:这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由于没有核心技术,中方虽然握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股权,但在合资企业里,却是外方说了算。中方虽然想“以市场换技术”,但没有话语权,中方只能“以市场换车型准入”。 没有培养出自主开发能力,合资公司虽在国内市场风光无限,但摆脱不了寄人篱下的局面。虽然制造技术已与世界同步,但所有车型,没有一款不是借助他人技术开发的;而且,无论更换什么车型,使用的都是他人的商标。可以说,只要中国人没有开发设计整车能力,中国企业就独立不起来,就只能是跨国公司的一个下游组装厂。一个跨国公司在中国圈地的载体,一个至今被麦肯锡、波士顿咨询公司在报告中冠以OEM的贴牌生产商。 有人强调,合资摆脱不了中国汽车企业技术落后、自主开发能力缺乏的局面,合资不是中国汽车业的出路。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能不能自主发展汽车业?中外合资,能造就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吗? 面对疑问,我们必须弄清楚:中国汽车业与跨国公司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未来市场竞争到底靠什么?中国企业能在合资中学到什么? 汽车企业竞争决定因素是什么? 专家认为,汽车市场的竞争取决于三大因素:体系、品牌和标准。 “体系”是指汽车的产业链,包括企业的规划、研发、采购、制造、物流和营销体系,企业只有形成完善而过硬的体系平台,形成一套精益的体系架构,才能优化配置,花最少的钱做最好的事,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以采购体系为例,它不仅要求买到零部件,还要求买到性价比最优的零部件,还要有能力让有总成、集成能力的供应商参与到产品前期开发的过程中去,这就涉及到技术要求,资源整合、控制和配置等要素。当前,跨国汽车企业都有自己完善的采购体系,中国汽车则处于起步阶段,数以千计的零部件供应商亟待整合、提升。再比如销售,原来中国企业理解的销售就是卖车,现在不是,销售需要金融支持、服务支持以及独特、持久的品牌体验来保证,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在买方市场里很难长久地取胜。 所谓标准,是指当前的汽车行业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及管理标准,它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标杆。谁走在技术、管理的最前端,谁就成为标准。以环保标准为例,中国汽车排放标准为何实行欧洲排放标准,要求汽车排放达到欧Ⅱ水平?因为,欧洲的汽车环保技术优于中国,中国还不能自行制定一套标准。当前中国汽车企业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应该研究和中国市场相适应的、追求不断进步的标准,小步快跑地赶上国际标准。 品牌的本质,是市场经济下的一种社会约定。消费者买某一品牌,实质买的是一种产品质量、消费安全的承诺或信用保证。品牌本身只是一个标识,关键是其背后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其技术开发能力、营销能力和融资能力,以及组织管理结构。是一种针对目标消费群的情感、品位、归属和价值指认。跨国公司集百年基业、数十载打造自己的品牌,在这方面,中国汽车才刚刚起步。 中国汽车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差距,不仅仅在技术和研发上,更体现在体系、品牌和标准上,这样的差距是全面的,中国要培育出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提升中国汽车业的水平,就必须提升这三方面的水平。在中外合资过程中,中方可以学习借鉴外方如何创建体系,如何采购、销售,如何管理品牌,如何设立标准,从而提升中国汽车业的经营观念、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 目前,许多汽车厂仍被销售环节的不正常利润所吸引,把注意力放在不断引进别人的平台,不断推出外方的新产品方面,而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企业在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方面水准的提高,对他人产品及体系本地化的再创造方面无甚作为。这些都将成为2006年中国汽车保护期过后的巨大隐忧。 上海通用汽车为合资企业树立了什么标杆? 站在汽车市场竞争要素的高度,站在中国汽车业发展的高度,考察上海通用,考察其经营之道,我们会发现,上海通用之所以在短短4年内冲入轿车业三甲,就在于它先国内其他企业一步,扎实地做了体系建立、标准设定、品牌建设等基础性的工作。 上海通用在成立之初,并没有被所有人看好。 当一些外国经济学家听说通用花了数亿美元在上海建厂时,纷纷指责这是项拍脑袋工程,言语间充斥着怀疑和否定。 在国内,业内业外对上海通用的前景也都议论纷纷:和日本、德国汽车比较起来,美国汽车并不适合中国,消费者不大接受;美国汽车企业只适合在北美发展,跨出这一地域很难壮大;作为中美最大的合资项目,其政治意义是否大于经济意义?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颇有争议的合资企业,却在1997年成立之时,就确定了“国内领先,并具国际竞争力”的目标。他们提出,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以高起点和站在巨人肩膀上成为巨人的远见,成为中国车业的领先者。 在产业体系的建立上,上海通用把起点定得很高,要求从产品开发、零部件采购、物流技术、IT、制造、营销和售后服务整个过程,都要形成上海通用独特的优势。他们注重培养整合能力,将国内和国际的优势资源都整合在一起,特别是国际资源,站在汽车巨人的肩膀上,把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组合到合资公司里。正是由于这样的理念,上海通用拥有国内唯一的柔性化生产体系,不同平台产品可以共线生产;正是由于这样的理念,上海通用第一个在全国实施“3S”营销模式,把国际先进的营销模式引入中国,缩短销售、服务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上海通用认为,整合国际资源,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根据对中国市场的把握,对中国消费者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的了解,创造性地利用他人之长,根据中国情况本地化,使产品水平和管理技术不断提升。 在标准的建立上,上海通用善做领跑者,数次设立中国汽车业的标杆,不断提高行业竞争和市场竞争的“门槛”。 他们是最早提出并践诺“一年一个新产品”的企业,4年来连续推出别克、GL8、赛欧、君威等新车型,如今,“一年一个新产品”已成为许多中国汽车企业实施产品战略的标号,它不仅加快了中国汽车企业推出新产品的速度,还促进了国内汽车市场的良性竞争。 他们创造性地提出“10万元家庭轿车” 概念,加快了轿车进入中国家庭的步伐。 2000年,中国车市呼唤低价位高品质的轿车,许多人认为:高品质的轿车怎么也下不了十二三万元,但上海通用却推出了赛欧,双安全气囊、ABS防抱死刹车系统、1.6升电控多点顺序喷射发动机、全车碰撞能量吸收设计,这些当时在国产中档轿车中无一齐备的配置,仅仅只卖10万元,一夜之间,中国轿车市场的门槛高出一大截。而赛欧的标准配置也成了所有进入该细分市场新车型的参照。 在品牌的创立和管理上,上海通用也没有像其他厂家那样简单地照单全收,而是注重创新和本土化,给品牌注入新的内涵。“赛欧”并没有取其本名“可赛”,还挂上中高档车“别克”的徽标,别克也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换型改代成更加适合中国人消费、审美需求的“君威”,而所有的这一切品牌建立行为,在国际汽车市场都难以找到先例。如今,中国人想到“别克”品牌,就会想到“安全、舒适、大气、高质量和好服务”,想到赛欧,就会想到其倡导的“自立新生活”、“优质新生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 扎实的基础工作,使上海通用在中国市场上快速壮大,当其他企业因为市场火爆而受产能、规模、车型等问题的缠累时,上海通用却用其强大的体系、标准和品牌建设,专注地面对市场竞争,适时推出新品。从1998年12月第一辆轿车下线,到2002年年产突破10万辆,上海通用成为国内首家新建投产4年就达到生产设计纲领的汽车企业。 上海通用的经营之道表明:只要思路正确,中外合资就能造就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能为中国汽车业振兴积累经验,趟出新路。当中国汽车市场的容量足够大、经济实力足够强时,中国完全可以凭借在合资企业中积累的管理经验和产品工程经验,凭借整套体系的竞争力开发出适合中国市场、贴近中国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平台。
|
我来补充两句 |
相关文章 | |
|
相关分类信息 | |
|
|
网站登记 - 我们的客户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08号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